「舞台上的自然,應該是經過技巧磨練之後的自然。自然不是美,經過訓練之後所產生的『自然』才是美。」
現代劇場很偏重演員的一張嘴、去傳達劇作家的意思;可是我覺得劇場還是應該回到人的身上──所有的劇場元素和人之間的關係,都應該像是紅花配綠葉一般的在劇場裡來相映成趣。
技巧是吃,摸索是「化」
台上的演出並不是你想要做什麼、就做什麼,你要呈現出最佳狀態,這要怎麼做到?這時候就需要訓練、需要技巧做基礎,你什麼都沒有就想上台,這怎麼算是藝術呢?不過,如果只是技巧的展現,那將會是非常醜陋、噁心的東西;你得將技巧「化」到你的特性裡。
學習的過程裡,門派、技巧是重要的。所有風格、門派的成立,其實是在呈現這個人的風格。摸索的過程,會讓你建立起自信心。技巧是吃,摸索是「化」:你把技巧「吃」進肚子裡的時候,你得把它「消化」之後再表現出來。
可是學習技巧之後,你還得有「歸零」,要找到自己。以前只有技巧的時候,我不能不去展現技巧,因爲如果把技巧拿掉,我就不知道要怎麼做才好。怎麼辦?我吿訴自己,不要去做慣性的東西、不要去重複自己。
讓身體有潛意識、有直覺
台上的演出就像是一個人要去拍別人的手,手要拍到巴掌才會響。演員要有自己最基本的技術,同時他又要每一分每一秒都保有自己的特性。這樣台上就會有一個生命、兩個生命、許多生命,這樣的演出你想會有多好看呢?人的特性不管美醜,你都該誠實的「立」在那裡。
身體不應該跟著腦袋走,身體應該有自己的主體性、思想。你要有技巧,同時又要將他們忘掉、存檔、放在身體的背後,讓你的身體有潛意識、有自己的直覺;這時候,你會覺得自己的身體大有可爲。
舞台上的自然,應該是經過技巧磨練之後的自然。我覺得有個觀念很重要,那就是:自然不是美,經過訓練之後所產生的「自然」才是美。
(本刊編輯李立亨採訪整理)
口述|林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