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
-
《1875拉威爾與波麗露》走過戶外巡演 回歸劇場重新詮釋舞蹈風景
重複樂章,仿如生命流逝和累積,在得失與悲喜之間用舞蹈體悟生命「活在當下」 意義。受20世紀初作曲家拉威爾作品《波麗露》啟發,編舞家周書毅集結生命經驗創作舞作《1875拉威爾與波麗露》,從拉威爾出生那一年連結到他人生最後一首曲子,這些數字就像人生開啟的密碼,誕生與再生到逝去,舊時記憶的浮現,四季更迭的循環,生命未止。
-
企畫特輯 Special
從劉秋兒到港都好男兒
透過「行走」、「勞動」,劉秋兒確實地深入高雄各種邊緣空間,也掌握到這個城市的核心內在格調。這種完全田野的藝術參與,對於創作資源的汲取,完全不同於在室內看投影片、畫冊的模式。或許就是這樣第一線的參與,真正觸摸到高雄這個海港工業城市的骨肉血脈,當轉換為藝術創作,就成為「有血有肉」的「有味」作品。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來去高雄.夏日表演小旅行
到高雄旅遊 西子灣、壽山公園、澄清湖、春秋閣 除了走馬看花的觀光景點 現在的高雄 有更具人文藝術風情的玩法! 攤開高雄捷運路線圖 「西子灣―大寮」的橘線 一條表演藝術旅行軸躍然紙上 從大東藝文中心、衛武營、文化中心 一路玩到鹽埕埔的駁二 吃吃喝喝、看表演、品建築、聊藝術 還有隱藏版的藝術景點空間等你親自探查 別再說這座南方大城只有工業、國防和港口了 快趁著艷陽初起、海風涼爽的早夏 來一趟深度與享樂兼具的高雄表演旅行吧!
-
特別企畫 Feature
側寫華人國際性都會的文化策略
在政經局勢變化趨烈的今天,尤其是自由貿易與資本主義的日趨發達,使得世界資本家無不絞盡腦汁地在尋找最有利的商業戰場,文化藝術界當然也不例外。於是,隨著中國大陸的經濟改革與開放,這個佔有四分之一世界人口比例的大華人市場圈,逐漸受到世人的矚目,而「華人文化圈」也變成文化藝術界不得不具備的經營視野與觀點。 我們邀集北京、上海、香港、新加坡等四個都會的戲劇學者、藝術工作者、文化評論人與媒體工作者,分別針對各都會的文化策略或市場現象,提出他們對華人都會文化政策的觀察和看法。 另一方面,我們彙整來自台灣宜蘭、花蓮、桃園、新竹、台南與高雄的文化局或文化政策執行者的意見與建設,並專訪台北市文化局局長龍應台,試圖從小處比較台灣各地文化建設的差異,更期待能尋找出台灣(或應該說台北)在所謂「大華人文化圈」裡可能扮演的角色,甚至是彼此競爭的空間。
-
系列專題
我演故我在 台灣行脚繞境看表演
從民國六十八年起,台灣全省各縣市地平上,陸陸續續立起一幢幢的文化中心,作爲在地居民民俗藝文活動的場所。 習慣在廟埕露天看野台、聽民謠小曲的民衆,都有機會走進所謂的内台,看所謂的鏡框式舞台的表演了。 可是,不幾年,但見媒體競相嘲諷:文化空殼子只會造硬體,没有軟體。 一些表演團體及經紀公司也(逕或不逕地)傳出:某某表演到了某某地方一定死。 事隔多年,這些風聲,至少,非關眼前了吧!且不帶著一片雲翳,新鮮眼、新鮮耳地行脚到各處,看一看在地的表演環境、表演人。 今次,我們去到──港都高雄
-
台灣行脚
調養文化土壤 他們爲港都演藝耕耘
對於高雄的表演藝術環境,在官方有照料市民文化生活長達十一年的李文能,在民間有文化三劍客策劃講座、表演節目及監督政府文化政策。他們以及其他爲港都文化盡心盡力的人,亟亟在工業領先的高雄,調養出文化藝術的土壤,以促進高雄成爲一個有文化、有內涵的城市爲目標。
-
台灣行脚
在地的星星 他們演出港都的舞台人生
高雄雖然一直不是表演藝術的天堂,但長年以來,無論音樂、戲劇、舞蹈方面,始終有一些不畏淸寂的贄心人在培苗在創作在一而再地演練。李彩娥的舞蹈班長達半百之年,已是兩代事業。就是這份勇往直前,他們漸漸掌握到高雄人的性格和觀賞型態,星星點點的散熱,終也搧暖了表演舞台的空氣。
-
台灣行脚
港都高雄演藝情
漁村、漁港,易主又易主、又打狗、高雄洲、高雄市、工業重鎭、國際大商港。日頭間,不知有多少冶煉爐烈烈轟轟地在高雄遍燃;而當西灣掛起嫣紅落日時,高雄大大小小的舞台上,彷彿一日之晨般地響動活絡起來。
-
回想與回響 Echo
野台與殿堂 「南方露天藝術節」之後的一些思考
去年十月,高雄市中正文化中心廣場上,由民間團體主辦了別開生面的「露天藝術節」,吸引了近兩萬名的市民前往參加,蔚爲盛況。本文作者做爲參與演出的一份子,從劇場的角度思考「露天」和「室內」表演的差異性;並談及藝術節活動對南部文化生態的意義及影響。
-
瞭望台 Preview
南風之薰兮──《三個不能滿足的寓言》北上演出
高雄人最自豪的是具有大將之風的寬闊市容;高雄人最感慨的是文化沙漠般的貧瘠生活,但是高雄究竟仍深藏了許多熱愛藝術的種布,他們竭力地發芽生枝,於是港都擁有點狀分佈的文化綠洲。南風劇場,就是這樣一棵生命力旺盛的綠樹。 南風劇場座落於高雄文化中心旁幽靜的小街衖中,地面樓是劇場咖啡座,平日聚集了許多愛好文藝的靑年,同樓四樓則是排練室和辦公室。 早在民國七十五年,南風負責人陳姿仰女士爲了讓高雄民衆能觀賞好的戲劇演出,以經紀人身份安排了李國修的《三人行不行》、西班牙捕風(Bufons)默劇團等的演出。捕風的《蝸牛》(Kuenca),由畫家莊普與舞者Alberfo Jeau,合作呈現一部結合繪畫與肢體語言的默劇。這場前衛的表演形式,在五年前的高雄實屬罕見,但這部戲也奠定了南風朝實驗性的劇場風格發展的開端。 民國七十八年至八十年的南風則以劇團教育爲主。南風辦了四屆的劇場研習營,以培養高雄的戲劇人才,同時發展了《佈告欄》、《背叛》、《玻璃動物園》等劇。 八十年七月,南風正式登記爲劇團,十月演出馬森的三個短劇,總結爲《三個不能滿足的寓言》。演出後,引發良好迴響,高雄的藝文人士都欣喜於見到本地的實驗劇團的誕生。這齣戲也將在十月廿二至廿九日在台北國家劇院實驗劇場演出。 從教育走向創作,南風朝原創性的表演邁進。八十一年五月,眉原編導環境劇《吶喊──天堂的審判》,諧擬此地特有的廣告花車沿街演出,目的在喚醒民衆重視並且思考「表演」這個問題。《吶喊》受到的注意與爭議,使南風決定要朝原創性表演發展,將戲劇與當地民衆生活結合成爲「地方劇團」。 台灣劇場的大環境,本來就是「專業人才缺乏,劇團也養不起劇場人才,財源困難」,更何況是在南台灣!但南風卻毫不畏懼地努力耕耘。 談到十一月的新劇──《應許之地》,談到今年夏天新開的小南風劇場教室,陳姿仰露出笑容,她相信地方劇團的未來仍然充滿希望,她説:「劇場的魅力在於創意和批判力,我們要讓劇場這股活水注人我們的生活中,灌溉我們生長的南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