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摩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嘻哈攜手巴洛克 文化混搭能量爆棚
巴黎歌劇院今年歡慶三百五十歲生日,十月在其所屬的巴士底國家歌劇院上演的拉摩歌劇《殷勤的印地安人》也是慶生系列之一。這齣芭蕾歌劇以狂野的嘻哈街舞替換當年異國情調的印地安舞蹈,與原作的巴洛克風格成功混搭,民族和形式歷史的衝突,形同講述在火山上、在能量爆發當頭跳舞的故事。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當代歌劇製作的新「光」景?
知名的燈光裝置藝術家艾里亞森,去年參與了柏林國家歌劇院的製作、法國作曲家拉摩的《伊波呂特與阿麗西》。這齣講述四位神話主角間情愛糾葛的歌劇,滿溢著音樂奇才拉摩的豐富創意,但這次兼任燈光、服裝與舞台設計的艾里亞森,卻沒能體現拉摩作品中的戲劇質素,導致抽象舞台的象徵意涵相對薄弱,缺乏戲劇張力與吸引力。
-
特別企畫 Feature 合作說源頭
藝術國度「一見鍾情」 盼給人夢想渴望
這是萌荷舞團繼一九九八年之後第二次訪台,他們以雙人編舞合作方式,創作出新混合形式表演,創作歷程令人好奇。 艾維爾在一九八一年與蒙塔沃相遇,兩人合作持續至今。艾維爾說:「我們兩人可說是一見鍾情──純粹是藝術合作!」 艾維爾從小學習體操和古典舞蹈訓練,科班舞者出身;蒙塔沃起初學舞蹈,則是因為舞蹈教室裡有很多女生,後來因緣際會遇到一名懂得適時開發舞者內在能力的老師,才立訂志向要當編舞家。艾維爾說:「約瑟受的是德式現代舞訓練,和我的古典舞蹈學習歷程全然不同。我認識他時,他開始試著編舞,而他不只和相同的舞者合作,也找有不同舞蹈基礎的舞者。他在那時已開始嘗試突破界線。」 「我們很快成為有默契的合作伙伴,說來在藝術上真是一見鍾情」。所以兩人初識時,相異點竟不亞於相似之處,艾維爾說:「我們接著花了四年時間,才漸摸索出兩人創作模式」 艾維爾在舞蹈之外,開展學習領域,學習默劇、嘻哈舞。另外,二人都對達達主義、超現實主義感興趣,對打破不同創作界線有共識。艾維爾說:「達達主義在形式、內容組合上,突破一般人的習慣,讓戲劇、詩、舞蹈、聲音表演等不同創作形式理得異質性自由交錯混合,釋放創作自由。」 而負責舞蹈作品裡影像概念創作的蒙塔沃大量使用變形隱喻,在《拉摩的異想世界》裡的影像呈現像是個動物狂歡節,他表示,人的內在都有動物的成分,不同動物代表人不同個性。動物顯示歡愉、動物野性又像都會舞蹈動作富含攻擊性。 比起艾維爾像個老師似的理性說明方式,蒙塔沃顯得一脈輕鬆,不使用哲學字眼,但柔軟的話語中透露哲思,笑容和眼光則又太甜。 針對創作雙人組的關係,艾維爾說:「我們二人是世界上最好的朋友,我已不知道我們是因為處得好,所以選擇一起工作,還是因為我們是工作伙伴,所以處得好」。蒙塔沃一旁說:「她先是我的舞者、助理、合作伙伴,現在跟我一起主持舞團,我看,以後我大概會變成她的助理。」 結合學院和通俗 二人從一九九○年代起使用巴洛克音樂創作舞作,巴洛克對他們來說代表什麼?蒙塔沃說:「十七、十八世紀時的巴洛克是混合藝術概念,內容多樣,其間甚至不一致。後來廣泛影響藝術、文化、建築等不同領域。」艾維爾說:「巴洛克本質是寬厚包容、情感洋溢,
-
柏林
仲夏夜花園與蠻夷舞曲
頗具現代感的柏林愛樂能不能演奏出道地的古樂呢?由克利斯堤指揮柏林愛樂所演出的巴洛克歌劇之夜,樂評界以「魔法」、「煙火」、「無重力狀態的夢境」等字眼,毫不保留地予以讚揚,今年二月,克利斯堤亦將率領其創辦的繁花古樂團(Les Arts Florissants)光臨今年度的香港藝術節,搬演相同劇目。本刊特邀柏林特約作者為這波古樂風潮留下見證,也讓亞洲的樂迷先睹為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