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佳構劇

相關文章 5 篇
  • 《奠》所建構的故事情節實屬荒謬,卻刻意強調生活感的劇場語言與寫實場景來說服觀眾。
    戲劇

    死去與活著之間的儀式

    《奠》雖展現胡錦筵於詼諧語彙背後的沉重與寂靜,卻因有意隱喻、埋藏張力而顯造作痕跡。特別是與親情、記憶交雜而述的政治指涉,既成負擔而略顯綁手,難以深化便戛然而止。其更著墨糾結的情緒,並擺盪於柏君等人如何與麗娜相處、如何面對回憶的顛覆,而不曾質疑身分與血緣的真實。

    文字|吳岳霖
    第303期 / 2018年03月號
  • 《十二個溫柔的日本人》DVD封面。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多種類型 橫掃劇場

    雖以喜劇知名,但三谷幸喜卻是凡事規劃仔細的嚴謹作家,除了受委託而寫下的作品之外,其舞台劇作鮮少授權其他導演經手,凡事他都親力親為以確保品質。他的舞台劇常從東西方名作改編,但卻切換角度從主線周邊的人物入手;而喜劇的入徑則選擇「慌亂喜劇」,透過阻礙不斷、問題愈滾愈大來營造笑料;他也喜愛切入幕後,鋪陳創作者不為人知的一面或許三谷不像其他劇場人長於批判現實,但卻透過「笑」讓觀眾得到積極正面的能量。

    文字|黃資絜
    第301期 / 2018年01月號
  • 《理想丈夫》的主角是王爾德劇作中特有的人物形象,他的風趣機智、倜儻自賞、懶散不振,卻又見解通達,論者幾乎一致認為,他就是王爾德的化身
    焦點專題 Focus

    傷人也唯美 英倫紳士的優雅諷刺

    戲謔嘲諷是王爾德面對世界的人生態度,也是他劇作一貫的基調。他最知名的四部喜劇:《溫夫人的扇子》、《無足輕重的女人》、《理想丈夫》、《不可兒戲》,無不顯露一種英國紳士風雅的幽默,筆調機峰、語言犀利、話中帶刺,整體看來卻相當優美溫文,毫無尖酸刻薄之氣。

    文字|廖俊逞
    第233期 / 2012年05月號
  • 亞瑟‧米勒
    話題追蹤 Follow-ups

    亞瑟‧米勒與「靈感之鳥」的唯一相遇

    美國劇作家亞瑟‧米勒上個月十一日以九十高齡辭世,他最為世人所知的除了他與知名女星瑪麗蓮‧夢露的婚姻外,就是奠定他劇史不朽地位的作品《推銷員之死》了。但你可知,《推銷員之死》居然是一夜之間就完成三分之二的奇蹟?該劇的中文版演出也有曲折內幕?曾執導《推銷員之死》中文版兩次大型演出的資深導演楊世彭,為我們說出他與米勒先生的過從往事。

    文字|楊世彭
    第148期 / 2005年04月號
  • 《黑夜白賊》藉著家庭中光怪離奇的事件,表現一個母親在一個家庭裡的樣態。
    劇場思考

    說「母親」,何必太沉重?

    當代台灣劇場的母女關係往往被塑造成親密仇敵,基調沈重,而且常不小心就流於討論,忘記了以戲劇的手法包裝。討論母女關係的戲,有輕盈的可能嗎?

    文字|黃麗如
    第110期 / 2002年02月號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音樂

    班貝格交響樂團亞洲巡迴 攜手陳銳在台演出

  • 特別企畫 Feature

    和波孝禧:人生充滿挑戰,但人類有無限可能性

  • 特別企畫 Feature

    蕭煌奇:記憶、練習與模仿,作為建構視覺的方法

  • 焦點專題 Focus

    田孝慈:「身體會給出千萬種不同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