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品任與長榮交響樂團「冬遊俄羅斯」 漫步北國的華麗與深沉
時至冬日,在跨年之前,長榮交響樂團以俄羅斯出品的精采樂章,帶領樂迷領略北國的多彩風貌。「冬遊俄羅斯」音樂會由莊文貞指揮,邀來小提琴家林品任演繹柴科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另也將演出俄國音樂之父葛令卡的《盧斯蘭與魯蜜拉》序曲與拉赫瑪尼諾夫第二號交響曲,音符將帶著樂迷,在這一夜漫步俄羅斯的華麗與深沉。
時至冬日,在跨年之前,長榮交響樂團以俄羅斯出品的精采樂章,帶領樂迷領略北國的多彩風貌。「冬遊俄羅斯」音樂會由莊文貞指揮,邀來小提琴家林品任演繹柴科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另也將演出俄國音樂之父葛令卡的《盧斯蘭與魯蜜拉》序曲與拉赫瑪尼諾夫第二號交響曲,音符將帶著樂迷,在這一夜漫步俄羅斯的華麗與深沉。
長榮交響樂團於十一月演出的「聖桑浪漫夜」音樂會將以歌劇《漂泊的荷蘭人》序曲作為開場,另安排兩個重頭戲貝多芬第五號鋼琴協奏曲《皇帝》與聖桑題獻給摯友李斯特的第三號交響曲《管風琴》,分別緊扣著創新突破及「邁向光明」為主題,在首席指揮舒馬富斯與鋼琴家陳毓襄的合作下,展現德法浪漫派音樂的光明絢爛。
時至九月,秋天的氛圍也漸漸瀰散開來,配合秋日的易感與浪漫氛圍,長榮交響樂團將演出「初秋浪漫情」、「希里瑪蒂VS克拉拉」兩場音樂會,皆以被稱為「浪漫時期」的十九世紀作品為主,由音樂總監葛諾.舒馬富斯指揮,分別邀請台灣鋼琴家胡瀞云與大提琴家簡碧青擔綱演出,從「序曲」、「協奏曲」到「交響曲」作結,邀請樂迷共享專屬於秋天的浪漫詩情。
從二○一六年起舉辦的「長榮交響音樂營」,讓非音樂科班的業餘演奏者有了共同學習、交流、一起團練與演出的機會,今年的第五屆雖因肺炎疫情,無法現場甄選,但後來出現「報復性報名」,愛樂者的熱情讓營隊順利舉行,年齡層從十六歲起跨越了三個世代,其中最年長的七十一歲爺爺,甚至是連續五屆全勤!長榮交響音樂營不僅提供舞台給音樂愛好者、為不同工作崗位上的愛樂者建立起友誼的橋梁,甚至意外成了月老,幫有緣人繫上愛的紅線。
「音樂之都」維也納孕育出許多音樂史上重要人物,最為人熟知的就是莫札特,而「第一維也納樂派」奠定了古典樂基礎,廿世紀初「第二維也納樂派」更解放調性將古典音樂帶向「現代」與進步,這兩者之間,就以舒伯特、布魯克納與馬勒最能代表十九世紀的浪漫。長榮交響樂團的音樂會「聖神降臨」與「馬勒天國生活」,即以維也納代表作曲家來安排,以莫札特的協奏曲揭幕,布魯克納《第八號交響曲》承繼,總結在馬勒《第四號交響曲》。
為了迎接接下來兩年的「馬勒年」,國內各大樂團皆安排了馬勒的經典作品以為慶賀,其中長榮交響樂團將在國慶日這天演出馬勒最後一部人聲交響曲《大地之歌》,這部鉅作不但是馬勒連串人聲交響實驗豐碩的終極成果,更是一部嫁接東西方哲學、深刻辯證生死的偉大作品。本場更邀來石易巧和王典這兩位國內首屈一指的聲樂家聯手演出,令人期待他們與長榮交響樂團如何詮釋出《大地之歌》的誇張精采與誠摯細膩。
大自然永遠是藝術家的靈感來源,而故鄉的風光景致,更為藝術家的創作灌注獨特的豐沛情感。長榮交響樂團六月初的「挪威森林 V.S.羅馬之松」音樂會,即將演出挪威作曲家葛利格與義大利作曲家雷斯匹基以家鄉風光入樂的傑作,在德籍音樂總監舒馬富斯帶領下,樂團與獨奏家將呈現經典浪漫樂響,更讓今昔的自然景象,在不同時空中以音符交相輝映。
五月中,長榮交響樂團將在「貝多芬情人夢」音樂會中,演出樂聖貝多芬的經典之作。上半場以貝多芬《艾格蒙》序曲開場,接著是與台灣鋼琴家巫熹芸合作演出《第四號鋼琴協奏曲》,重頭戲是下半場的《第七號交響曲》,被李斯特及華格納認為是「節奏的神化」、「舞蹈的神化」。因為影劇作品的加持,這首樂曲更成為近廿年來最受歡迎的交響曲之一。
四月底的「浪漫悲愴」音樂會,長榮交響樂團將在德籍音樂總監舒馬富斯帶領下,與兩位音樂才女小提琴家王子欣和大提琴家何美恩合作,帶來三首性格各不相同的大師之作:莫札特《費加洛婚禮》序曲、布拉姆斯的雙重協奏曲與柴科夫斯基的第六號交曲《悲愴》,三首各都有兩位才子間的過從故事,精采雋永,值得與樂同賞。
「莫札特冬之戀胡瀞云與長榮交響樂團」是長榮交響樂團二○一八年的最後一場音樂會,將以一整場莫札特的曲目,為樂迷帶來一個溫暖又幽默的歲末音樂之夜,除了特邀台灣旅美鋼琴家胡瀞云與香港新銳鋼琴家蔡惠萍演出鋼琴協奏曲,樂團也將在德籍音樂總監舒馬富斯的指揮下,演出莫札特的晚期作品歌劇《女人皆如此》序曲與《第39號交響曲》。
只要搭過長榮航空,就會對機艙裡播放的台灣民謠樂曲印象深刻,這些讓旅外遊子熱淚盈眶的悠揚音符,就是出自長榮交響樂團。在德籍音樂總監兼首席指揮舒馬富斯超過十年的帶領下,長榮交響樂團擁有優秀的演奏實力,至今國際邀約不斷,創下國內樂團出國巡演的場次紀錄。團長張逸士表示:「我們希望以古典音樂為基礎,演奏本土音樂為特色,『立足台灣、放眼天下』,再藉由長榮集團綿密的海、空運輸網路,將台灣美好的音樂,傳播到世界各個角落。」
這次「貝多芬浪漫饗宴」中,長榮交響樂團將在音樂總監舒馬富斯帶領下,演出三首貝多芬的作品:雷奧諾拉第三號序曲、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與第五號交響曲《命運》。其中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邀請曾獲帕格尼尼大賽首獎的小提琴家黃濱擔綱獨奏,清秀溫婉的琴音將演繹出怎樣的貝多芬式浪漫?而聆聽舒馬富斯這位德國指揮詮釋同為德國人的貝多芬,相信會多一分日耳曼味,更加貼切貝多芬英雄主義時期那種「亦狂亦俠亦溫文」的人道精神與社會關懷吧?!
旅歐多年的編舞家余能盛,在歐陸長期的浸潤下,對歷史文明的更迭興衰感觸深遠,繼《失落的影像》之後,再度以歷史感懷出發,推出新作《失落的幻影》,除了在舞作中以指涉意味強烈的色彩映射他對歷史交替的想法,也編入了許多世界災禍傷亡的紀錄影像,並將與長榮交響樂團合作,邀來加勒斯特國家劇院芭蕾舞團首席舞者一同演出。
從台北、台灣到走向世界,同時具有安排上的邏輯,在東西樂交融中更考驗著作曲家的功力。市國精心策劃的音樂會,讓觀眾在一場節目中可以完整聽到外來德奧、自己文化,更包含了作曲家將兩種不同文化結合的絕妙巧思。
美國唯一的國家舞團美國芭蕾舞團(American Ballet Theatre,簡稱ABT),暌違台灣十二年後,將再度訪台,以一百卅人的大陣仗,帶來規模宏大、國內尚未曾全本演出的《舞姬》以饗觀眾。這齣由古典芭蕾教父佩堤帕編創十九世紀末的舞劇,結合當時流行的東方風潮,以印度王宮為背景,鋪陳一段三角戀悲劇,不同於公主王子式的童話情節,呈現人性的神秘陰暗。
有樂評家說,廖英君天生就屬於舞台,當她一站上舞台,就如珍珠般綻放耀眼的光芒;更有樂評家說,廖英君的歌聲散發著與生俱來自信卻柔美的個人風格。這位近期崛起的女高音,聲音與外表一樣甜美亮麗,出身藝術之家卻非音樂科班的她說:「歌唱,是我人生最大的夢想!」所以從台大經濟系、康乃爾大學傳播碩士,一跳跳到羅馬音樂學院學習聲樂,就是為了打造自己的歌唱之路,她更期待自己成為「台灣的莎拉.布萊曼」。
瑞霖的指揮精確、自信而富於說服力,他帶出的音潮,雄渾有力,壯闊澎湃;他以沉穩的低音,構築了堅實的基礎,以圓融強勁的旋律拉出線條,營造出有如巴洛克大教堂般的壯闊、震撼效果。然而瑞霖所營建成的這部音響的偉構,它的許多細枝末節、它的許多繁複的層次,卻顯得不夠細緻敏銳。
節目以理夏德.史特勞斯《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的序奏開場,短短一分鐘的樂段充滿爆棚能量,音樂總監王雅蕙在尾聲做出巧妙分句,刻意塑造樂曲已經結束的感覺。接下來的巴赫的第三號管絃樂組曲,指揮設定的步調比較輕盈,品味偏向法國舞蹈組曲,嚴謹德奧紋理雖非詮釋重點,卻也適切召喚當年萊比錫商展或齊瑪曼咖啡館的悠遊氛圍。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