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之都」維也納孕育出許多音樂史上重要人物,最為人熟知的就是莫札特,而「第一維也納樂派」奠定了古典樂基礎,廿世紀初「第二維也納樂派」更解放調性將古典音樂帶向「現代」與進步,這兩者之間,就以舒伯特、布魯克納與馬勒最能代表十九世紀的浪漫。長榮交響樂團的音樂會「聖神降臨」與「馬勒天國生活」,即以維也納代表作曲家來安排,以莫札特的協奏曲揭幕,布魯克納《第八號交響曲》承繼,總結在馬勒《第四號交響曲》。
長榮交響樂團
聖神降臨
3/15 14:30 台北 國家音樂廳
馬勒天國生活
4/19 14:30 台北 國家音樂廳
INFO 02-23516977
今日在樂團音樂會常被演出的作品中,若扣除掉十九世紀的樂曲,應該就屬莫札特的創作最常在音樂廳上演了。莫札特的出現,奠定了奧地利在音樂史上能夠與德國平起平坐的基礎,讓「德奧樂派」代表古典音樂的正統與大宗,「音樂之都維也納」更是奧地利的驕傲。
維也納確實孕育了不少一線作曲家:古典時期的「第一維也納樂派」或稱「維也納三傑」,奠定了西洋古典音樂的基礎,並將之引導至高峰;在廿世紀初,古典音樂面臨改變與否的重要轉捩點,「第二維也納樂派」三人披荊斬棘,勇敢地解放調性,將古典音樂帶向「現代」與進步。然而,「第一維也納樂派」及「第二維也納樂派」兩者幾乎間隔完整的十九世紀,在這最輝煌的時代,為維也納打下江山的又是誰呢?同樣有三人代表十九世紀維也納音樂的浪漫,以舒伯特為首,布魯克納最具代表性,馬勒集大成。對於音樂的傳統及未來,馬勒的音樂作品兼容並蓄,更是引導「第二維也納樂派」的關鍵人物。
長榮交響樂團在今年春天的兩場音樂會,即是以維也納代表作曲家來安排,以莫札特的協奏曲打開序幕,布魯克納《第八號交響曲》承繼,總結在馬勒《第四號交響曲》。
「聖神降臨」 盧易之演繹莫札特式小調憂愁
兩場音樂會皆由音樂總監葛諾.舒馬富斯(Gernot Schmalfuss)指揮。第一場「聖神降臨」將與國內鋼琴家盧易之合作莫札特《第廿三號鋼琴協奏曲》。盧易之不但是金曲獎最佳演奏獎得主,學生時期更是表現突出,除了在多項國際大賽脫穎而出,於世界各地演奏之外,更曾榮獲季弗拉基金會的「季弗拉大獎」,他的維也納求學背景也讓這次演出的莫札特更令人期待。《第廿三號鋼琴協奏曲》頭尾樂章活潑可愛、精緻童真,是最受喜愛的莫札特風格,中間樂章相對短小,對比風格卻為全曲畫龍點睛,是非常經典的莫札特式小調憂愁,淡淡的愁緒卻讓人深陷其中。
身為一位非常虔誠的天主教徒,布魯克納的樂曲常常讓人感到宗教般的洗滌與心靈深層的思索,《第八號交響曲》即是音樂會題名「聖神降臨」之來由。這是布魯克納規模最龐大的作品,也是他最後一首完全完成的交響曲。整部作品從莊嚴肅穆的氛圍出發,經過漫長的旅程,各種不同的思索與晦暗,最終以純粹燦爛的聲響走向光明,彷彿全身沐浴著榮光。樂評家漢斯利克(Eduard Hanslick)對這首樂曲的評論很有意思,他提到這首樂曲的細節非常有趣,但整體卻很奇怪,並解釋作品「將華格納的戲劇風格引入了交響曲」,或許也提供欣賞這部巨作的另一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