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
-
對話體
讀者
YC, 最近特別體會到,身為創作者最幸福的事情,就是成為讀者。「怎麼說?」你問。我想起那天演出結束後,遇見一位觀眾,問他看戲的感覺,他說:「還不錯啊。」
-
編輯室首頁
編輯室首頁
問:頃讀貴刊九八年三月號《沙丁魚與蘿蔔糕、比薩餅:不同版本的「大家安靜」》一文,其中第八頁上提到「劇本改編上,則幾乎忠於香港話劇團藝術總監楊世彭的譯本」等語,使我感到頗爲意外,因爲我根本沒有翻譯過這齣戲。 文中所指Michael Frayn的喜/鬧劇Noises Off,香港話劇團的確曾在一九八六年上演,並在八七年重演,但劇本卻是由導演鍾景輝先生自譯,劇名則改爲頗富粤語趣味的《蝦碌戲班》。那兩年我尚在美國執敎,沒有看過香港版的演出;但這個劇本的英文原版,我則曾在倫敦紐約兩地看過。 其實台灣版本的劇名,已與原意大有出入。Noises OFF者,noises offstage也,中文或可譯作並不完全妥貼的「後台風波」。進行式劇場當年的導演及改編者叫它《大家安靜》,很可能誤解了原文意義,將劇名解作turn off noises或keep noises off了。這個譯名上的錯誤不應由我負責,譯文素質是好是壞更與楊某無關,合當借貴刊一角作此申明。 (香港.香港話劇團藝術總監楊世彭) 答:本刊三月號《沙丁魚、蘿蔔糕與比薩餅》的報導中關於《大家安靜》過去演出翻譯版本的來源,乃直接採編導陳培廣所述。近日經査證,陳培廣表示因時間久遠,或因記憶模糊而交代錯誤,在此謹爲楊世彭先生與讀者所帶來的困擾致歉。 問:編輯們,辛苦了! 很喜歡表演藝術第六十四期企劃的即興專題,希望可以看到關於即興表演的其他報導。不過在刊頭有個字拼錯了,「即興」應該是improvisa-tion。另外,在六十三期提到的DV8的影像作品,請問在台灣可以找得到嗎? (台北.程于珉) 答:謝謝您來函指正,往後定當更加細心校對。 經本刊向〈DV8的肢體劇場及其影像作品〉作者黃琇瑜査證,目前市面尚未見到 DV8肢體劇場的影像作品發
-
編輯室首頁
編輯室首頁
問:對於台北愛樂電台主持人蒙巴薩所撰寫的《電子馬戲團》感到極度好奇,因爲原本舞台演出的音效與電子音樂器材問題,觀衆都像霧裡看花,經過此趣味文章的介紹,才發覺在幕後有這麼多有趣的技術問題,但爲何沒有圖片配合呢?(台北.蔡佳秀) 答:這的確是編輯部疏漏之處,由於蒙巴薩本身除主持電台節目外,也同時是音樂製作人與錄音師,十分忙碌,我們會盡量請他抽空,讓我們的特約攝影拍攝他的電子音樂與錄音器材使用情形。 問:《表演藝術》雜誌的攝影照片都相當不錯,但是否能在印刷與紙質上改善,不要看起來灰撲撲或糊糊的?(高雄.謝純佩) 答:印刷與紙質是複雜的課題,其中包括了美術的呈現與成本的控制,但我們會以您的意見作爲參考,以作爲改進雜誌品質的參考。 問:看過貴刊最近發行的八月號,感覺版面與內容已經比過去活潑許多,但爲什麼我還是覺得焦點與風格有點凌亂?(台北.小彭) 答:其實「版面與內容活潑」只是我們新的方向之一,也許是因爲本刊表演藝術的分類互相混雜,所以會看到戲劇、戲曲、舞蹈、音樂類的報導與文章,每期依不一樣的比例與次序出現。如果嘗試限定每種類別的頁數與欄目,或許看起來會比較整齊,但各類報導的篇幅與觀點,都會受到考驗。這點與我們日後朝向「多元化、跨媒體」的想法有所出入。 問:請問爲什麼要增創新的單元「現象視察」?新開闢的「非演評」與過去的「回想與回響」有什麼不同?(桃園.林欣怡) 答:謝謝讀者這麼細心地觀察到這兩個單元的不同。「回想與回響」的內容較爲廣泛,是作者針對事件或演出分享的一些想法。而「非演評」則較偏重個人主觀抒情性的發揮,作者可以針對演出中某些片斷,提出個人獨特的觀點。對於非單一事件而引發的現象,我們規劃出新單元「現象視察」,做更直接與集中的「省視」與「觀察」。 歡迎讓者針對《表演藝術》雜誌的內容、編排方式、風格,踴躍
-
讀者來函
讀者來函
二月號的實驗劇展彙評令人興奮,台彎的劇界好多年沒有這樣密集的討論與交流了。謝謝《表演藝術》提供了空間,讓愛戲與做戲的人,可以聽到不同的意見。只是希望: 1.如果要評論一齣戲,請把它看完──不管它多難看。這是基本的「敬業」精神吧?(事實上我對參與座談的評論者能有如此誠實的品德,坦承有些戲沒看過或沒看完,而感到敬佩!) 2.當今許多劇團的成立眞是以參加國家劇院實驗劇展爲目標?評論者如果對劇場活動及劇場人的想法先深入了解,再下判斷,會更好。 3.如要使用「垃圾」、「掛勾」、「最爛的詮釋」這樣的詞句來下結論,請同時提出理由,好讓讀者更能知其所以然。 4.該檢視的是創作的「實驗」是否成功,而不是齣戲「應該變成怎樣」的「指導原則」。是不是? 片面之見,敬請諒察。希望戲越做越好,評論也越評越高明。 劇場人 劇場人先生: 上期刊出的劇評,有不少讀者都和您一樣「興奮」。畢竟,有多角度的評論,才能使表演藝術的得失得到較多面的鑑鏡,而多角度且嚴謹的評論,正是我們努力的目標,謝謝您的來信。 編者敬覆 《表演藝術》辦得眞好!前兩天我對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台柱林連昆(編按:即將來台演出之《天下第一樓》男主角)又講到這本刊物,我說當你把這本刊物拿在手裡的時候,你就感到戲劇是高尙的藝術! 北京 陳祖芬 表演藝術啓事 爲使更多愛好表演藝術的朋友能把觀劇賞樂的感想或心得發表出來,本刊的「回想與回響」單元徵求三百字以内的演出短評(不限兩劇院節目)。來稿請註明所評節目之名稱、演出者、演出時地(來稿本刊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 來稿請寄 台北市中山南路21-1號表演藝術編輯部 刊出後稿酬從優
-
讀者來函
讀者來函
在看到內容之前,我們對貴刊的名稱是有著很大的想像的。我們以爲在現今多媒體表演日漸盛行,藝術範疇間的分界線逐漸模糊消失之際,「表演藝術」是用來稱呼並頌揚如Robert Wilson、John Cage等大師所帶起的多樣性藝術表演風格。因此對《表演藝術》的出現及命名便有如斯的設想,並希冀它代表著跨越藝術阡陌的決心,有著兼容並蓄的精神。 可惜的是,我們發現,《表演藝術》的命名背後似未藏有太多可深究的意涵,在內容的選取上也僅止於以兩廳院可供演出的型態爲限。即使我們能了解貴刊運作的限制並肯定其作爲一先鋒者的意義,仍無法免除對貴刊在此一思考上的要求。 台大人文報社 林怡君 怡君同學:謝謝你的來信。 爲什麼「表演藝術」該界定在「稱呼並頌揚如Robert Wil-son、John Cage等大師」的風格上而不及其他呢?作爲花了納税人的錢,也應該提供全體國民的相關知性閲讀的刊物,我們永遠不可能、也不應該把雜誌的内容只限定在「多媒體」或特定的「多樣性表演」的範圍内。事實上,我們在創刊的試刊號上就作了John Cage的紀念單元,並以他爲當期的海報。迄今才出到第三期,我們已報導評論過許多不屬於「兩廳院可供演出的型態」的演出,包括若干「地下」表演,包括上山下海廟前街口的許多民藝活動、民間演出,我們的「兼容並蓄」當然永遠不會夠,但也更不可能只以校園標準爲標準或只以Wilson、Cage爲標準。 但是,我們仍以「跨越藝術阡陌的決心」和「兼容並蓄的精神」與您共勉。 編者 敬覆 幾個月來,《表演藝術》的內容與報導爲熱愛表演藝術的我提供了不少寶貴的資訊,至爲感謝,然而,閱讀刊物中的劇評時,卻發生如下兩點疑問: 1.有些節目我沒有看過,而表演又是「曇花一現」的東西,缺乏與劇評文字相對應的可能,所以,劇評中「表演細緻」、「缺乏整體節奏」等等劇評家的個人論斷,只能視爲生花妙筆下的散文,可是: 2.卽使我有幸看過這些節目,也無法對這種「直觀外推」後的結論盡表認同,於是產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困惑。
-
讀者來函
讀者來函 LETTERS
改變設計之後的《表演藝術》活潑不少,彩色照片精美,彌補了一般報紙照片粗糙的缺憾。不過,一路翻閱下來,也有一些疑惑: 1.每篇文章起首不空格,不知是什麼道理?看到開頭,總疑心要去找前文。 2.專欄應是談觀念、談現象的場地,現在頻頻出現個別演出的感言,令人納悶。 3.介紹新歌劇《旅程》專文,令人無限神往。可惜文章只作週邊報導,未能深入描述舞台演出的表現,使人身歷其境。如果也能一提評論界和觀衆反應,就更理想了。 讀者 許右軍上 右軍先生: 1.起段不留空是美術編輯的實驗。因爲理論上起段應是「不言可喻」,不須空格也知是起始。起段避掉聞頭的一個視覺上的「洞」,是西洋雜誌近來的趨勢。不過,實驗的結果,這個作法顯然並不合中文版面的閲讀習慣,這期我們已作了一點修改──您大概會發現,《表演藝術》是一份喜歡「實驗」的刊物。 2.您的意見已轉告相關作者。 3.演出反應的報導本期開始已酌量刊出。 編者 敬覆 第二期的版面,雖有輕俏之效,但以我對貴刊之直覺與期待,覺得風格不合。 總編輯「編輯室報吿」,對自棄歷史的劇場各界提出義正嚴詞之規諫警醒,眞令我們這些人微言輕的小劇場人感到有人替我們伸張正義(以及提醒我們更要自重於歷史)的大大快意!!感謝。 我雖是挑嘴的讀者,但對挑上的都不挑剔。已經愛上貴刊及刊頁後的心血努力,萬分敬重。謝謝你們。 讀者 夏日華敬上 貴刊如果以報導兩廳院節目爲主,在每場演出時同時出售,豈非美事? 讀者 陳棄疾 棄疾先生: 站在兩廳院的立場,我們當然很願意這樣做。但是,我們更大的心願是讓這份刊物不只屬於兩廳院,而能更廣泛地得到不同時、地的讀者的認同,更全面地介紹表演藝術的整體,您以爲呢?<p align="ri
-
讀者來函
讀者來函
先後拜讀了兩期《表演藝術》,除了要感謝貴刊所提供的專業知識和最新的訊息之外,在此,更要寄上莫大的慰問之意。每讀一字,似乎都嗅到各位在筆耕時的汗水;每翻一頁,似乎看到各位尋找資料時的手繭。 爲表謝意,在此提出幾點建議供各位參考: 1.「分類」不夠明確,應將舞蹈的歸舞蹈,音樂的歸音樂。以第一期爲例:弘一法師就被分開在「專欄」和「里程碑」的兩個區域出現。 2.應有「人物專訪」。所謂專訪,是以「對話」形態展現,而不僅限於敍述或報導方式,「對話」可使讀者與被訪人物更爲親近,並可使文章更爲活潑、生動。(以第一期劉鳳學專訪爲例) 3.每一頁的下端處,印有日期,實顯多餘。 4.「訂購單」,及「讀者通訊」的撕邊虛線,應改爲「虛洞」,可方便讀者使用,更可提高讀者投寄的意願。 5.第一期的封底設計,像外太空飛來的怪客,與兩期的封面風格無法並駕齊驅,令人遺憾。封面如貴婦,封底如卡通。 基於期盼貴刊「更趨完美」的關懷,直言之處,尙請各位卓諒。 誠心的讀者 吳若菱敬上 吳女士: 謝謝慰問。 您提的幾點問題敬答如下: 1.專欄作者有時正好寫了和某一單元内容相合的題目,請參照閲讀。因此把專欄搬入那個單元以成「同類」?這,呃── 2.生動的人物專訪,我們會儘量做到。 3.日期大約並不是多餘,我們印時增加一點點麻煩,日後讀者即使單篇讀到或影印,也不至於找不到出版時日的資料。請視之爲「體貼」或專業刊物的「體例」如何? 4.「虛洞」會較貴一些,日後希望做到。 5.很對,我們也有此感。設計公司一時事急找了個不同的人設計封底,您的眼力眞好。不過,本期開始,我們有了不同的設計者了,觀感如何,仍歡迎來信。 編者敬覆 很喜歡《表演藝術》編排的空間感,文字和圖片的比例也很適當。啊,我眞想把它們撕下來吃掉,太美味了。 我希望貴刊能繼續在報紙和書籍之間,遊走出自己的風格。旣然它不是報紙,截稿的dead line沒那麼致命,記者稿就要更精心一些,不是流水帳一筆。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