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名伸
-
面對大師
從體制外躍入體制內的舞蹈健將
崔莎.布朗(Trisha Brown)是美國六〇年代後現代舞蹈傑德遜時期(Judson Period)的健將,也是同期中目前唯一擁有自己舞團並活躍於世界各大主流劇場的編舞家。今年元月她本人第一次到台北國家劇院演出。本刊特地邀請國內編舞家古名伸爲讀者做一次深入的訪談,請崔莎談三十幾年來從「非主流」轉入「主流」的種種心得。
-
舞蹈
活力多了一點點、創意少了一點點 對《失樂園》的一番描繪
越界舞團的《失樂園》表達了前中年浪漫期對現世的不安與反省,也呈現了這個成員背景以中產階級知識份子爲主的團體,對末世的浪漫想像。
-
台前幕後
超越歲月與舞蹈樊籬的「台北越界舞團」
「舞台表演不再是年輕時人生目標的追尋而是生命自我的完成」──「台北越界舞團」
-
特別企畫 Feature
四名長髮女子的剪影 雲門舞集春季公演
「女性」是雲門這一季公演的「第一性」,黎海寧、古名伸、何曉玫和黎國媛皆應邀擔任客席藝術家。「老林」先生雖然也編作了一支有金黃稻穀從天空飄落的小品舞作〈稻香〉,卻只有同台演出的名份細細品味,您將發現女性創作除了細緻、空靈,也有氣勢、密度和深刻。
-
舞蹈
「舞之雅集」的四種風貌
來自南台灣的現代舞團「舞之雅集」,是國家劇院秋季舞展的壓軸。他們推出四個截然不同的舞碼,各有其獨特的節奏與風格。
-
演出評論 Review
古名伸/謝宗益舞蹈聯展的驚喜
儘管在人力、物力條件上頗多限制,古名伸及謝宗益在國家劇院實驗劇場所演出的三個作品,爲觀衆帶來淸新盈懷的滿足。
-
近期演出
古名伸/謝宗益師生聯合舞展
隨著暖春的到來,一齣以「人」爲主題的舞蹈創作,將在國家劇院實驗劇場演出。由古名伸企劃,謝宗益等參予編舞,演出〈狂人日記〉〈浮世繪五-行色〉〈緘默的島〉。 謝宗益與古名伸是兩種截然不同風格的舞者,一冷一熱,一暗一明,然而無論以晦澀或明朗角度觀看生活的世界,都充滿細膩關懷;而「人」這一永恆探討的主題,則是兩位編舞者共同的創作動力。舞台道具、服裝設計均精簡,卻富詩意,留給觀賞者想像的空間。 〈狂人日記〉是謝宗益的舞作,以反面的角度來肯定「愛」的重要,這也是他旅法之後的感懷。類似獨幕劇的舞蹈將「人」面對的孤寂、疏離、受傷一一呈現。古名伸的系列《浮生繪》舞作,這次以〈行色〉出現,幽默情趣流串其間,敍述的感觸是舞者的,也是你我的。〈緘默的島〉以雙人舞型態呈現男女之間互動關係,微妙而富詩意。一系列作品流曳的情境音樂,也有待心靈傾聽。 (魚兒)
-
演出評論 Review
重要的是去愛
也許正因爲演出的動機如此單純,元素如此簡單,反而格外感人。
-
入門
即興(Improvisation)
在音樂、舞蹈、戲劇的天地裏,「即興」是流動在某種架構内自由釋放的過程,像是呼吸與脈動,將活躍於表演者内心世界的當下感情思想,化作與外界對映的生動表演。 自十六世紀格雷果聖歌(Gregorian Chant)的吟唱與著名管風琴家即席演奏的對位即興,十七世紀運用既定根音的曲調即興,十八世紀聲樂的花腔與協奏曲的裝飾奏(cadenza),到二十世紀當代音樂加以全系列法(total serialism)反理性地採取裝置、機遇、鑲嵌與數位化,及流行樂、民謠、爵士風中的優美曲調──音樂的即興是非洲和拉丁民族強烈澎湃的節奏、是亞洲游移於調與非調間的絲竹梵哦、也是巴洛克的巴哈、韓德爾,古典的莫札特、貝多芬,浪漫的李斯特、法朗克、布魯克納。 在戲劇中,即興的運用十分廣泛,可以用於演員訓練,可以是揣摩角色的一個階段,或是現場演出的一部分。台灣當代劇場的發展與即興創作密不可分。 舞蹈即興則原是身體動作的本能,現代舞脫離古典芭蕾的制式語彙,重新將即興引入創作甚至演出過程中。本月二十四日起,「接觸即興」的始創者史提夫.派克斯頓(Steve Pax-ton)將在國家劇院實驗劇場與古名伸舉行聯合舞展,藉此機會,我們採訪了古名伸,介紹舞蹈即興的精神與方法,並對音樂與戲劇的不同發展做系列介紹,以期在生活的廣闊、藝術的限制中,發現生活的限制,藝術的自由。
-
入門
古名伸舞即興
什麼是舞蹈的「即興」? 最簡單的即興的觀念,就是「愛怎麼做就怎麼做」,這是人類的原始與本能。在藝術學習的過程中,我們常被一些風格與美學觀念所限制,而減少了許多可能性。「即興」則具有自發性與全民性。就舞蹈而言,幾乎没有一個編舞者没有即興的成份,許多嘗試都經由即興的管道完成。 它是一種創作的過程嗎? 即興既是創作的過程也是材料開發的源頭。但我比較喜歡没有任何目的的即興,它是自然發生的,不是爲了特定的創作與表演。中國人從小就箝制在過多的臨摹、規矩與條例的「不可以」裏,即興所需要的開放比較欠缺。 即興是把「不可以」的觀念去除嗎? 不,即興是一種解構的東西。表演者必須要夠誠實、有勇氣;欣賞者必須有包容性,没有「對」與「錯」之別。 你在跳編好的舞與跳即興舞蹈間的感覺有何不同? 跳編好的舞時,每個動作附有很多質感的雕琢與細膩的情節;但即興舞蹈不只是表達情緒(emotion),它未經任何的選擇、修飾,是更純粹與簡單的表現。當舞者素質夠好時,雖即興而你不覺其爲「即興」;即興舞蹈本身雖然不帶故事性,但動作間有直接關聯。 即興舞蹈的淨化功能會不會較高? 會。台灣這個環境非常崇拜技巧,但唯美只是藝術的某種形式而已,背後更豐富的應該是這個「人」與他的思想。古典芭蕾的原動力可能在技巧,舞伴是誰並不重要,最主要的是技巧夠不夠好;而即興像在任何狀況下都是一個「原型」,可以變成其他的型式。 受了即興訓練的人,日常生活中的「施」(give)與「受」(take)也會很自然地改變嗎? 對。這個人會變得非常敏感,不斷地進行這條雙向的道路。即興對於台灣的教育制度非常重要,因爲學生早已接受了太多人家給的東西,而找不出自己的表達方式。目前從小學的舞蹈實驗班開始就有即興課了,但老師若不能融會貫通各家之言,他所教的又成了另一套成規。 不鼓勵即興等於不鼓勵創作。創作就是由點滴的即興累積而成的?</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