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大道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小粒訪RAY—關於百老匯的五四三(2)
登上戲劇桌獎與東尼獎典禮舞台 近身體驗紐約劇場盛事
「小粒」是台灣編劇簡莉穎,「RAY」是旅美影像設計孫瑞鴻,兩人透過一場老友間的專業閒聊,有問有答心得滿滿地解密百老匯除了有RAY今年「初登場」就榮獲東尼獎、戲劇桌獎入圍肯定的驚奇過程,還有這個劇場之都商業經營與運作的幕後種種藉著文字,也讓讀者沉浸感受「劇場產業」是怎麼一回事。
-
新銳藝評 Review
《日落大道》中的聲音裂縫:莎拉.布萊曼的「解構式聲響實驗」
音樂劇作曲家安德魯.洛伊.韋伯(Andrew Lloyd Webber)曾表示,《日落大道》(Sunset Boulevard)中的多首曲目,是以其前妻莎拉.布萊曼(Sarah Brightman)的聲音為靈感創作。距此劇1993年首演至今已逾30年,如今年過六旬的莎拉終於親自演出再製版中的女主角諾瑪.戴斯蒙(Norma Desmond),她會如何化身這位執迷過往,且深陷妄想的過氣影星? 事實上,莎拉早在1995與2005年的個人專輯中便曾演唱該劇選曲,包括以歌劇式唱腔詮釋的〈Guardami〉(義大利文版的〈With One Look〉)、甜美輕柔風的〈The Perfect Year〉,以及與約翰.巴洛曼(John Barrowman)合唱,採典型音樂劇唱法的〈Too Much Love to Care〉。但2025年我於台北國家戲劇院觀賞她現場演出時,發現她並未試圖重現過往的聲音榮光(或許出於生理條件的限制),而是選擇一種近乎挑釁的姿態,以不尋常、破碎、古怪、誇張且時而過度雕琢的演唱方式,使她過去的輝煌只能如同殘影一般呈現。 女主角登場的第一首代表曲〈With One Look〉,莎拉即定調將使用歌劇式聲腔為基底;然而,和1995年的版本之張力非常不同,她的聲音孱弱且沙啞,咬字時而不清,有些部分虛到幾乎快要聽不見,舞台上的男主角和觀眾們似乎不可能聽了這樣的「陳述」,會在理性上認為諾瑪有可能東山再起,但她又如此滔滔不絕,自信滿滿。第二幕的名曲〈As If We Never Said Goodbye〉,也承襲如此演唱風格,不過,應著劇情的發展,此刻的諾瑪來到派拉蒙(Paramount)片場,並且天真地以為將主演自編的電影《莎樂美》(Salom),聲音相較更柔順與飽滿,展現些許「希望」感,但依舊無法擺脫滄桑。可以說,莎拉是用音色演繹已「失去光澤」,卻自我陶醉的諾瑪。
-
關於戲劇的五四三
《片廠風雲》、《日落大道》、《Sunset Blvd.》的選角
一向喜歡塞斯.羅根(Seth Rogan)的喜劇,今年終於有他的新作了,Apple TV獨家,塞斯.羅根擔任聯合編導與主演的影集《片廠風雲》(the Studio, Apple TV)節奏緊湊、諷刺連發,一鏡到底的喜劇設計機智幽默,找真實世界的好萊塢編導扮演他們自己,更是內行外行的門道熱鬧都顧到了,塞斯飾演的一間片廠的CEO(Studio Head),熱愛電影,卻同時要解決片廠存續的現實壓力,雖然經過誇大,但細節與出發點的事件真實到不行。我一個在皮克斯畫分鏡故事板(Story Board)的強者朋友,也說一切都太真實了,試片、買斷劇本、頒獎典禮、選角、串流收購等等,想起那些看過的好萊塢併購故事:迪士尼買下皮克斯買下福斯、亞馬遜收購米高梅、HBO MAX到底要叫MAX還是HBO;第一集就請出馬丁.史柯西斯,看著看著,令人寬慰,連馬丁的劇本都可以被買下不拍了,其他人還有什麼好擔心?飾演Netflix執行長的還真的就是聯合執行長泰德.薩蘭多斯(Ted Sarandos),甚至還有朗.霍華、莎莉.賽隆、《絕命毒師》布萊恩.克萊斯頓、艾倫.索金等人,觀賞時完全可以感受到塞斯那種「嘿來做這件事!一定超好玩!」的瘋狂熱情。訪談中,塞斯被問到如何說服Netflix執行長來演一個Apple TV的影集,還是一位規定「演員得獎要在頒獎致詞中感謝Netflix」的串流高層完全不用說服,泰德很快回信,表示只要能喬得出行程就參與;塞斯強調,泰德就是一個熱愛電影的人。可以協調出這麼多大咖的時間、意願,佩服塞斯的協調能力跟精采犀利的觀察,要嘲諷內容產業的人,也要先開一個所有內容從業者都會覺得有趣的玩笑,以這些人的挑剔程度,肯定艱難,但這部做到了。 在這樣描述產業、演員真實與故事映照的作品中,想起了看《日落大道》、迷《日落大道》,搜查其中各種梗概的熱情。 《日落大道》(Sunset Bouleverd,1950)是比利.懷德(Billy Wilder)編導的世紀經典,任何時刻點開比利.懷德的電影,都可以深深沉浸在他精采的故事裡,作家編劇出身的比利.懷德台詞精妙,完美運用黑色電影跟喜劇元素,角色紮實結構強大。 屍體在游泳池漂浮著開始說起自己的故事,他是Joe,一個年輕失憶的編劇,因欠債闖入昔日默片巨星、好萊塢的標誌門面
-
莎拉.布萊曼重返音樂劇舞台 《日落大道》首度登台
安德魯.洛伊.韋伯(Andrew Lloyd Webber)打造的音樂劇鉅作《日落大道》,將於今年夏天首次來台,從8月2日至10日在台北國家戲劇院演出。
-
藝壇動態
藝壇動態
〔台灣〕 第二屆亞洲靑年編舞硏習營 國立藝術學院舞蹈系於八月十四日至九月九日舉辦一個亞洲靑年編舞家的暑期硏習營,邀請台灣、日本、澳洲、大陸等國的編舞家一同切磋,九月中旬將以國立藝術學院舞蹈系學生爲舞者,發表硏習營成果。洽詢電話 02-8938778。 (編輯部) 小西園布袋戲團加拿大演出 應加拿大愛蒙頓民俗節(The Ed-monton Heritage Festival)邀請,台灣的小西園布袋戲團將在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執行長曾永義的率領下,於八月四日出發前往加拿大參與民俗節的展演活動和巡迴其他省城表演。 位於亞爾博達省的愛蒙頓市每年八月舉辦民俗節,是加國最盛大的族裔文化交流活動之一,自一九七七年創辦以來,迄今已有十九年歷史。活動項目包括各族裔文化藝術展覽、民謠歌唱、舞蹈表演、手工藝、食品展等。活動地點在愛城最大的梅菲公園(Mayfield park),各族裔國由一社團代表參加,以搭帳篷方式設館(pavilion),今年約計有五十二館。 代表台灣參加的小西園布袋戲團帶往展演的戲碼計有〈關公斬顏良〉、〈武松打虎〉、〈夫妻重逢〉、〈快馬追踪〉等十幾齣精彩文武戲,此外並有布偶展覽、示範操作、結構解析等說明性的展演。在爲期兩天的愛蒙頓民俗節演出之後,小西園將巡演蒙特婁、渥太華、多倫多、溫哥華等城市。 (編輯部) 台北民族樂團徵員 文建會扶植的本土音樂團體「台北民族樂團」,七月赴紐、澳演出後獲得熱烈回響,擬擴編徵員,預計招收擊樂、撥彈、胡琴、古箏演奏者七至十名,除了一般演奏技藝之要求,應考者對本土樂種、劇種之硏習須具備強烈興趣與使命感。另外該團今年增設戲曲組,將招考六至十位團員,以薪傳台灣本土戲劇特別是北管戲曲爲主,亦歡迎京劇演員參加。 凡是對徵選項目有興趣者,或對行政、企劃工作有意者,可於八月十日前報名,八月十五、十六日甄試。洽詢專線:02-6430107、6438662 <p align="ri
-
環球舞台
日落大道 談洛依.韋伯新作首演
今年七月十二日,對英國劇場來說是個特殊的日子。因爲英國名音樂劇作曲家安德魯.洛依.韋伯(Andrew Lloyd Webber)的第十二部作品《日落大道》Sunset Boulevard在艾德爾菲劇院(The Adelphi Theatre)首演。劇院內由於名流薈萃,所以「星光閃耀」;劇院外則爲了要防止恐怖份子的爆炸行動,可謂防衛森嚴。有趣的是當許多藝評人觀後,大多嘲諷地說:「或許《日落大道》幸運地逃過了爆炸恐嚇的一劫,不過在舞台上它確實需要一些爆炸性的氛圍。」
-
藝壇動態
藝壇動態
〔法國〕 巴黎劇場的文學風 除去在餐廳和咖啡廳表演的那些較小的劇團劇目外,每天,巴黎至少有一百七、八十個在正式劇院演出的戲劇節目可供選擇觀賞。 在現、當代戲劇大師或文學名家方面,可以看到法國霍曼(Jules Romains, 1885-1972)的《克諾克醫生或醫學的勝利》,沙特的《無路可出》,尤湼斯柯的《禿頭女高音》、《課程》和《國王死去》,新小說名家薩侯特(Nathalie Sarraute, 1902-)的《靜默》和《她在那裏》,名詩人塔廸厄(Jean Tardieu, 1903-)的《只有他們知道》,德國布萊希特的《第三帝國的恐怖與災難》,史特勞斯(Botho Strauss, 1944-)的《她的婚姻信函》,以及日本三島由紀夫的《沙德夫人》等劇目。 在自小說改編成的戲劇方面,則有茨威格的《一個女人生命中的二十四小時》和聖.艾克徐貝希久演不衰的《小王子》等劇目。 自散文改編成的戲劇,除盧騷之外,可以瑞典達格曼(stig Dager-man, 1923-1954)的《我們對安慰的渴求永遠不可能得到滿足》爲代表。有些演出綜合改編幾位文學名家的作品之精采片段編綴而成,如法國奎諾(Queneau, 1903-1976)、裴外(Prvert, 1900-1977)和將頌(Jeanson)之作品改編成的《路過》,以及由維昻(Boris Vian, 1920-1959)和裴外之作品改編成的《巴黎的顏色》。 値得一提的是,法國劇壇對改編詩人名作爲戲劇特別熱衷。這方面的努力,最近有由墨西哥十七世紀著名女詩人克魯絲(Juana Ins de la Cruz, 1648-1695)的詩作改編成的《新世界的不死鳥》,由葡萄牙當代詩聖佩索亞(Fernando Pessoa, 1888-1935)的詩作改編成的《水手》和《香菸店》,由法國大詩人米修之名詩《衆陰影的空間》改編成的同名戲劇,以及由另一位大詩人裴外的詩作改編成的《話語的故事》等饒富文學氣質的劇目。 (簡拙)
-
藝壇動態
藝壇動態
〔大陸〕 廣西舉辦國際民歌節 一項名爲廣西國際民歌節的活動,於三月十五日在廣西揭幕。有新加坡、俄羅斯、越南、寮國等十多個國家參加。但主要演出仍是廣西民族,因此主辦機構除刊印了一册介紹中外優秀民歌的《中外民歌三十首》外,還編印收集百多首廣西民歌的《歌海情潮》和民歌集《民俗禮儀歌》。 (周凡夫) 沈湘在北京舉辦聲樂培訓班 著名聲樂家沈湘最近在北京以個人名義開辦了一個聲樂大師班,旨在培養高層次的聲樂藝術人才。該班的對象是三十五歲以下有發展前途的靑年歌唱家,每期兩個月,沈先生親自授課,已于二月十五日正式開學。 七十二歲的沈湘現任中央音樂學院敎授,在長期的藝術敎育生涯中,曾培養了郭淑珍、李晉瑋、楊比德、孟貴彬、金鐵林、梁寧、迪里拜爾、殷秀梅、鄧桂萍、程志、范競馬、劉躍、關牧村等幾代優秀歌唱家,桃李滿天下。近年他應邀訪問俄國、美國、英國、義大利、芬蘭等國從事講學活動,在國際樂壇也頗有聲望。 沈湘具有自己獨特的聲樂訓練思想,即所謂「頭、身、心三位一體投入法」,他對歌唱的要求是發自心底的感情流露,形成整個身體的共鳴。其系統的理論和特殊的技法,被國內外公認是具權威性的。 (蕭勇) 「上交」成立董事會 中國最老的「上海交響樂團」,多年前已進行體制改革,大刀闊斧做過不少手術,但成效仍不甚理想,樂手仍大量流失;樂團最近到香港訪問,水平更令人失望。今年二月一日,樂團成立董事會,則是一次革命性變化,有可能爲上海交響樂團帶來新的轉機。 董事會的成立,是作爲樂團的領導機構及後援組織,而且明確地表示,是要將「樂團隸屬於政府文化部門」單一的行政模式,逐步過渡到由各方力量(包括吸引海內外團體,個人以投資方式加入董事會)組成的社會化、企業化聯合管理形式,也就是說要將「上交」從一個官辦樂團,轉變爲一個民間團體。政府終於願意放手,樂團才有希望。 根據「上交」董事會章程顯示,董事會職責在於審議及監督樂團的發展方向、年度計劃、財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