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德.胥坦
-
歐陸劇場
此景可待成追憶?
以《再會三部曲》無人不知的傳奇劇照當德國戲劇雜誌《今日戲劇》九七年十月號探討駐院劇團危機主題的封面,不僅因爲本戲爲柏林「戲院」的招牌戲之一,更重要的是,《再會三部曲》之所以成功,全繫於十六名演員無懈可擊的默契,使觀衆深刻感受到台上所見爲現代社會的縮影。《再會三部曲》可謂一駐院劇團的典範之作。
-
愛丁堡
從主流到邊緣
從主流的威爾森、胥坦、胥拓思,到邊緣藝術節的各種實驗性演出。八月的愛丁堡讓你覺得這裡就是全世界。
-
特別企畫 Feature
歐陸舞台上的契訶夫
在歐陸,俄國寫實主義巨匠安東.契訶夫一如莎士比亞,早已超越語言時空障礙,成爲不同民族在戲院裡所能共同溝通的作家。當代歐陸許多導演紛紛在事業高峰之際,把排演契訶夫當成是考驗自己的里程之作;除了契訶夫的個人魅力之外,上演契訶夫也是對導戲能力的考驗與反省。畢竟一說到契訶夫便離不開史坦尼斯拉夫斯基,而一說到史坦尼斯拉夫斯基便一定得重新考慮現代導演藝術。本文不擬追溯契訶夫的演出史,而是透過近十年來在歐陸重要的契訶夫戲劇演出來探討演出契訶夫對現代觀衆的意義,以及當代導演對契訶夫及寫實演技的反省。
-
專題報導 Feature
演出歌劇的深意──以彼德.胥坦導演的作品爲例
歐洲的戲劇導演近來紛紛導起歌劇,為刻板僵化的傳統歌劇表演注入新生命。彼德.胥坦(Peter Stein)在這方面成就卓著。胥坦於一九三七年生於柏林,為當代最受矚目的德國導演之一。他曾在慕尼黑大學主修德國文學、古文字學及藝術史達八年,六七到七〇年間於西柏林建立Schabhne劇場,以固定班底、邀請導演,每年推出多齣製作,成為今日德國最富盛名的劇場。他執導的《奧泰羅》(1986)、《浮斯塔夫》(1988)兩齣威爾第作品已成為歌劇演出史上的里程碑。今年他導演德布西一九〇二年的歌劇《貝雷阿思與美麗冉德》,又創新境。本文深入報導此次演出的排練過程及演出方法,相信能對國内歌劇及戲劇演出帶來啓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