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巴瑞辛尼可夫

相關文章 8 篇
  • 看戲不忘電影

    電影中的波修瓦芭蕾世界

    擁有246年歷史的波修瓦芭蕾舞團是俄國最重要的文化資產,也是招待各國元首來賓的政治工具,毛澤東、卡斯楚、切.格瓦拉、尼克森、英國女皇都曾造訪觀賞,從舊蘇聯到共和國,盤根錯節的政治干預,貪污受賄醜聞都沒少過,但一代傳承一代鐵血紀律的芭蕾藝術,也將金字招牌磨得愈發閃亮。

    文字|貧窮男
    官網限定報導  2022/09/26
  • 多明哥跨「域」以男中音開創舞台第二春,圖為他演出《西蒙.波卡涅拉》的劇照。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唱跳不若當年勇 他們如何找到舞台第二春?

    平平都在表演舞台上,殘酷的是,聲樂家與舞蹈家的舞台生命受到相當限制,到了一定年齡,無法再如當年歌聲高亢或敏捷舞動,通常都得告別輝煌。但也不是沒有轉型成功的例子,如芭蕾舞星巴瑞辛尼可夫近年與名導羅伯.威爾森合作,演出風格化的劇場作品;而三大男高音之一的多明哥,不能再飆高音就改唱男中音角色,亦受好評。

    文字|謝朝宗
    第290期 / 2017年02月號
  • 以轉圈、跳躍技巧征服全世界的巴瑞辛尼可夫。
    專輯(一)

    舞台上的耀眼太陽

    從法王路易十四時代開始,男性在舞壇上位居主導,到了浪漫芭蕾時期,男舞者淪為陪襯的「台柱」角色,直到佛金與尼金斯基出現,男性才得以恢復原有的地位和應得的尊重。

    文字|林郁晶
    第132期 / 2003年12月號
  • 俄國不管是大城小鎮,走一走經常會被眼前美麗的建築或橋樑深深吸引。圖為莫斯科紅場的夜景。
    特別企畫 Feature

    一團神秘的燦爛國度

    沙皇時代俄羅斯帝國的燦爛藝術傳統與蘇聯時期充滿矛盾的政治遺產相互交織。而這個既貧窮又奢侈的國度同時令人陶醉和困惑。借用俄國詩人的說法,俄國人「熱愛受苦」,不過也很愛盡情享受生活的美好。

    文字|伊格爾
    第154期 / 2005年10月號
  • 一九五九年貝嘉在比京德蒙內皇家劇院(見圖)發表《春之祭》,因大獲肯定才有創設「廿世紀芭蕾舞團」的機會。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只要做愛,不要戰爭

    貝嘉的舞作可說延續自二十世紀初的法國新藝術風潮,在他的舞作裡沒有抗爭,沒有批判,他是舞蹈界裡的酒神戴奧尼索斯,認為生命應該是被用來享受的,同時也應該「浪費在所有美好的事物上」。

    文字|張伯順
    第146期 / 2005年02月號
  • 後現代舞蹈成了「白橡樹舞壇」當晩演出的寵兒。
    回想與回響 Echo

    舞壇永遠的巴瑞辛尼可夫

    滿堂觀衆聚集在國父紀念館内,為一睹舞壇超級巨星巴瑞辛尼可夫的舞台丰采。沒想到一晚不見其拿手的古典好戲,反而是平時略嫌冷門的後現代舞蹈。

    文字|古名伸
    第100期 / 2001年04月號
  • 白橡樹的演出充分表達「少即是多」、「慢比快還要難」的理念。
    回想與回響 Echo

    極限風在舞蹈

    「極限藝術」探索審美經驗的相對價値:畫作與雕塑不只是佔據空間的實體,也刻劃出畫廊中沒有被填滿的空間,原本是上下文的展場變成内容的一部分,《協奏曲》就有這個特點。

    文字|林宜靜
    第100期 / 2001年04月號
  • 巴瑞辛尼可夫的現代舞姿。
    表演.映象 STAGE & SCREEN

    巴瑞辛尼可夫之慾望城市

    曾經是美國芭蕾舞團藝術總監、以《飛越蘇聯》一片令世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芭蕾巨星巴瑞辛尼可夫,今年參與了美國知名影集「慾望城市」的演出,擔綱女主角凱莉的新歡。而回顧這位巨星的感情生活,與「慾望城市」相較,竟也不遑多讓。

    文字|田國平
    第140期 / 2004年08月號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戲劇(曲)

    臺灣豫劇團70周年團慶大戲 《鏢客》召喚武俠的多重宇宙

  • 看戲不忘電影

    速寫賴翠霜

  • 戲劇

    《和合夢》 以沉浸式展演回應酷兒想像

  • 焦點專題 Focus

    田孝慈:「身體會給出千萬種不同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