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從找尋江文也 到認識自身的文化
「呂家有個老宅在竹東關西的石光鄉,我的祖父、父親都在那裡出生。家中有個宗堂,我們的名字都寫在那上面。」說起自己的出身,NSO榮譽指揮呂紹嘉對先人有種崇敬又備受恩澤的體會。家裡男丁的名字輩分照著一首詩排下來,傳統的家訓跟著客家血脈一路傳承,那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是一切理所當然、無法用言語描繪的精神。這幾年,也有不少外在的事物,開啟他的自我探詢,如回到家鄉、探訪母親四合院的老家;另一個刺激,就是與客委會合作,以音樂家江文也為主題所做的計畫。 生於1910年的客籍音樂家江文也,一生與台灣、日本、中國都有著緊密關連,也因為如此,他的作品,反映了這3個地方所賦予的浸染,並且到處可聽見融合東西的思維。縱使生命起伏如戲劇般地起伏,他對創作的熱愛與孜孜不倦,仍是一頁不容忽視的音樂篇章。 為期兩年的龐大計畫 2021年12月開始,「《泅泳漂泊》江文也音樂系列活動計畫」由呂紹嘉擔任藝術顧問,規劃從江文也音樂文集、錄音專輯出版、相關作品委託創作、舉辦高中音樂班的講座音樂會,到兩場音樂會的表演等多方面展開,兼具深度與廣度。為期兩年的計畫,到2023年10月的演出時,恰巧是江文也逝40周年的紀念日。首度接觸「江文也」這個名字,是呂紹嘉還在念大學時,他回憶:「那是1980年代,有第一次江文也的復興運動風潮,音樂學者謝里法、韓國鍠、張己任等人開始撰寫文章,鋼琴家蔡采秀錄了樂曲。《臺灣舞曲》的第一次演出,由張己任指揮在社教館的音樂會,我也前往欣賞。」坦白說那時沒有太大的感受,但經過這麼多年,江文也的名字在幾次的復興運動中不時地出現,呂紹嘉「覺得並不陌生,但仍然沒有離他很近。」 直到年紀漸長,看江文也的故事與生平,覺得精采又悲涼,呂紹嘉才逐漸對他有很強的同理心。從音樂看來,呂紹嘉認為:「他可以在那麼早就有這樣前衛的手法創作管絃樂曲,真是超過同一輩人太多了!」從早年的成名到最後完全沒有舞台,甚至默默無聞,這樣的際遇,讓呂紹嘉決定參與這個大規模的活動。確實,在1930年代的台灣,江文也可說是唯一創作管絃樂、室內樂、鋼琴獨奏曲、藝術歌曲等的作曲家,也是唯一一位打入日本作曲界,能夠與日本人一較高下的台灣人。不僅如此,他更藉著《臺灣舞曲》的作品獲得1936年柏林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藝術部門作曲組比賽獲得「榮譽獎
-
特別企畫 Feature
給所有人的《藍衫之下》銀齡版
娶妻當娶客家女。」無論是田野調查,或是《藍衫之下》排練場中,這句話是不同年齡與背景的女性都提到的都市傳說。只因她們勤儉、刻苦、硬頸、堅忍,有所謂「客家女性美德」。但這些美德聽起來是不是怪怪的?如果不苦,何必刻苦?如果順心,何須堅忍?難不成沒有苦難就無法擁有美德?這些刻板印象是哪來的?她們真是這樣嗎?如果她們因為DNA品質保證,成為民間婆婆們與一般男性的首選,這是娶媳婦還是買奴隸?這句話到底是讚揚還是詛咒?為了理解原由,一個閩南男性戰戰兢兢創作了《藍衫之下》。 如果真有提案機會,我希望能如銀齡劇場的年齡設定,以60歲以上的客家女性為目標(客家男性不好意思),從她們的角度來探討同件事情。不需要百分之百客家人,只要有客家認同即可。以共同創作的態度了解他們從為人女、為人妻、為人母,甚至到現在當了祖母、婆婆,隨著台灣社會變遷,「客家」對她們來講是什麼?也有可能未有婚嫁或生養,對她們而言這又是什麼?她們在目前生命中所經歷的事情,是因為她們是女人、是客家人,還是客家女人? 計畫希望一樣是視覺展覽與劇場表演並行。視覺藝術創作者將會與這些客家大姐們以「秘密交換秘密」的方式,一對一進行近乎是側拍的拍攝與聊天式的訪談。拍攝成果會成為展覽,訪談資料是戲劇作品的基底。或許由受訪者本人直接演繹自己的故事,又或許和專業演員演出。 如果可以許願的話,希望時間與資源足夠,可以在排練場細心發展;希望可以找到最適合銀齡劇場的演出形式;希望不要被歸類在客家戲劇當中;希望可以讓更多人知道:「我們知道你的感覺,因為我們也是這樣。」
-
音樂 東區秋季國際爵士音樂節
當客家遇上爵士 台北東區撞出新火花
資深作曲家溫隆信,除了在古典樂界創作豐碩、備受尊崇,也是爵士樂的熱愛者。從早年就跨足流行、爵士創作的他,今年將自己出身的客家背景與爵士樂融合,策劃了第一屆的「東區秋季國際爵士音樂節」,國內外樂手以客家元素演唱、譜寫新作品,一連串沙龍音樂會、大師講座與大型音樂會,都將在台北東區各角落蓬勃發聲!
-
戲劇
2020的抉擇
藉由掌握發語權,訴說一段過去的歷史,有著政治意識的觀眾,很難不揣想本製作背後的政治意圖。然而保家衛國與國土認同的題旨,在被殖民的命運下顯得可笑保哪個家?保哪個國?劇終時,創業團隊了解到明知打不贏還要打,是因為不打才是真正的輸;重點不在結局,而是選擇。
-
戲劇新訊
桌遊裡的《1895火燒庄》 以古鑑今的人生抉擇
哈旗鼓文化藝術團與創作社劇團共同製作的《1895火燒庄:最終抉擇》裡,不依循過去《1895火燒庄》一作的內容,而是請來劇場編導王靖惇撰寫全新劇本,以現代場景出發,回看歷史中那些身在台灣的年輕人,他們的現實處境與最終抉擇,並以此為鏡,反思我們的信念與價值觀。 故事關於一個新創團隊、他們正在研發一款桌上遊戲,內容以一八九五年六堆客家義勇軍於屏東火燒庄(今長興村)力抗日軍的歷史戰役作為題材背景。他們在圖書館中查閱資料,進行人物設計和規則策劃,也進一步設身處地思考,試圖揣想當時的人們做出的判斷與選擇,及其背後的原因;然而,回到日常生活,他們又須面對屬於自己的家庭關係、職場狀況或愛情糾葛,那些選擇和判斷,對比著同樣身處在舞台上、存在於一八九五年的角色們,是不同卻又相似的處境。 而生命終究不是桌上遊戲,明知不會贏,人們為什麼要奮戰到底?王靖惇說:「古代人有他們選擇的價值觀,那現代人所選擇的價值觀,又是什麼呢?」穿梭古今的劇情、古今並陳的舞台,不只單純講述一場歷史事件、一段客家史料,其實也是知往鑑今、以古喻今。
-
舞蹈
舞說民族,擺盪在抽象與具象之間
正因為作者在創作企圖上顯然仍希望突出民族意象,故而不斷透過文字、穿著、明確的客家曲調等元素,呼應著「客家」的訴求意向。在元素的引入手法與運用上,這些等喻為「客家」的符號,作者在創作中部分直接以具象的手法引用、模擬,於是乎,必有所謂「像」與「不像」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