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馬天狗
-
特別企畫 Feature 現代變身-當代戲曲
肉身有限妖不成妖 翻騰怪美贏喝采
傳統戲曲以敷演歷史與民間傳說為主,《西遊記》、《白蛇傳》等等妖怪主角的戲碼遍布各劇種,不管妖怪角色正派反派,總是能以精湛身手贏得戲迷大大喝采。真人扮妖有限制,台灣布袋戲偶發揮奇想,造型聲光更是盡情揮灑。台灣歌仔戲的妖怪戲不多,但以演出神怪戲出名的明華園就有不少經典角色。國光劇團的新編戲也做過《狐仙故事》,狐仙三世變女又變男。擅長胡撇仔風格的奇巧劇團把日本妖怪也搬進戲裡,《鞍馬天狗》造型創意又吸睛
-
戲曲
文本的共塑,標籤的裝卸
回歸奇巧劇團對創作的分類,包含胡撇仔、瘋言等,是否有準確指涉?或有預設模式?我認為,更多的是劇團自黏的標籤。於是,《鞍馬天狗》到底是對胡撇仔的驗明正身?創造新局?還是自圓其說?甚至,是向詮釋者提供的論述路徑這是開放,抑或限制?
-
新銳藝評 Review
無力的語境 失能的脈絡
《鞍》或許是在對自己血脈中的胡撇仔精神進行正反辯證,試圖建構一個工整的「拼貼世界」,然後再自行拆解:「難道胡撇仔真的需要被整理並且重新建構一條準則嗎?」如此看來,《鞍》便得到了新的當代意義。意即以戲劇語境、美學形式的構築與拆卸,後設性地探討胡撇仔劇種的「精神」。複雜的混搭形式、無法臻於完美的脈絡,拼貼的語言,異文化的植入,都在在展現了屬於胡撇仔該存在的「野性」。
-
常客推薦 本月我想看
奇巧劇團《鞍馬天狗》
一年又即將進入尾聲,我被工作填滿的生活,也隨著逐漸下降的氣溫來到了低點。 我想看《鞍馬天狗》,二○一六年的我無緣窺見它在衛武營現身,今年正好可以一睹「天狗」風采。看看演出後造成熱烈回響的這隻「天狗」,能否也令我熱血沸騰。《鞍馬天狗》取其胡撇仔戲拼貼之特性,捻揉傳統戲曲及流行藝術於一身。身處於文化交融行為頻繁的時代下,異文化無疑已成為某些族群的生活信念與追尋目標。而這些異文化之元素在《鞍馬天狗》中,巧妙置於兩組對立的角色上,除了劇情上的「政權殖民」,同時也間接展現「文化殖民」之概念,但奇巧劇團是否會在二○一九年──這個對政治極其敏感的時刻──對「天狗」進行改造?實在令人期待。而歌仔戲、京劇、豫劇如何在奇巧劇團的創作脈絡下與現代搖滾、華麗寶塚、日本殺陣產生對話?眾聲喧嘩下,究竟會譜出高山流水之曲調抑或只是「傳統」與「創新」二者的雞同鴨講?端看奇巧劇團的混搭美學,在時過三年的時間,能否更為成熟,再創「天狗風潮」? 文字|戴宇恆 戲劇教育工作者
-
演出評論 Review
搜神與求道
天狗的文化意涵被挪用到當下的台灣,劇情走到最後,透過僧人的媒介,我們了解到天狗有可能只是宗房面對巨大創傷的心像投射,舞台上虛實的演繹,到了結尾也不讓我們知道到底天狗最後有沒有出現,成與敗、生與死都變成了一個謎,這個開放的結局,讓我們看見天狗作為一個搜神願望的視覺形象展現,在劇裡打開了關於超越歷史創傷,尋求個人解脫之道的哲學思考空間。
-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鞍馬天狗》 非常奇巧,非常胡撇仔
風格多元的奇巧劇團,再度推出「現代胡撇仔」風的新作《鞍馬天狗》,改編自日本小說家大佛次郎同名小說,主角是個匿名武士,以蒙面之姿行俠仗義,專事對抗幕府軍政的暴力分子。編導劉建幗將歌仔戲、豫劇、現代搖滾、寶塚歌舞、殺陣劍術揉雜成一齣華麗多元的魔幻寫實戲劇,加上豫劇王子劉建華、歌仔戲小生李佩穎與李郁真等堅強陣容,當代台式的武俠劇場令人期待。
-
達人推薦 本月我要看
《皇民化布袋戲-鞍馬天狗》、《弄臣》、管樂歌仔交響夢-《宋宮秘史》、Taiwan Connection音樂節
十二月節目像繁花錦簇,多樣、富創意是特色。其實,我最想看的是賴聲川、王偉忠的《寶島一村》,但聽說已經聲勢驚人,就不在此錦上添花。亦宛然掌中劇團《皇民化布袋戲-鞍馬天狗》是個了不起的活史料,反映這種台灣最珍貴的民俗藝術,在特別時空下產生的奇異變貌。辜公亮文教基金會年度大戲則推出大型京劇《弄臣》,沒有錯,這部新奇的製作是移植威爾第歌劇《弄臣》,由李寶春和舞台名演員樊光耀跨界演出,音樂還是由鍾耀光擔綱。且看女人如何在京劇中善變,台上見真章吧。至於桃園交響管樂團的「管樂歌仔交響夢-《宋宮秘史》」,由李哲藝創作、指揮,依我的音樂經驗來說,真是太超過了。不過他們可是排出正式的導演、戲曲指導、編舞、編腔,認真的程度,讓人好奇程度一百分。 最後正經推薦一個嚴謹的音樂節目,胡乃元組織的「Taiwan Connection」音樂節。胡乃元是極少數不安於上台、下台、回家的一位音樂家;人家是往外找創意,他是朝音樂底部找內省。他準備長期辦藝術節,透過交流、研習深耕藝術性,這次推出全本室內樂曲目,沒有一部有標題,但都是精品,與觀眾一同探索音樂邏輯中的純粹美感。非常下苦心的節目,加上大提琴家王健助陣,認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