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創世紀

相關文章 10 篇
  • 拉脫維亞管風琴家伊維塔.艾普卡娜。
    特別企畫 Feature

    宏大開幕 啟動南台灣文化戰鬥力!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的四個廳院中,備受眾人期待的,無疑是全台首座以葡萄園式規劃空間,擁有全電腦自動化舞台操作系統,與擁有9,085支琴管的管風琴的音樂廳。開幕季中的四檔演出:「揭幕璀璨閃耀」開幕音樂會、管風琴天后伊維塔.艾普卡娜獨奏會、拉夫拉前衛劇團《創世紀》與伯恩斯坦輕歌劇《憨第德》,可說是為了展現這座音樂廳的可能性,也標誌了南南台灣文化戰鬥力的啟動!

    文字|陳政廷
    第309期 / 2018年09月號
  • PAR表演藝術
    達人推薦 本月我想看

    心靈樂篇24《創世紀》

    交響曲之父海頓創作生涯巔峰時期神劇《創世紀》,充分運用交響樂團磅礡的氣勢,模擬雷電交加、將天地劃裂為二的景象,揭開了神創造天地的序曲,第二部分及第三部分更運用器樂、人聲細膩刻畫出萬物生活在「伊甸園」的愉快熱鬧景象,以及亞當、夏娃的幸福生活,顯露出人性溫暖的一面,每一樂章帶來的奇蹟都令人心靈悸動,帶領大家一同領受造物主的偉大。 看到這次音契所邀請的合作獨唱家,個個都令人眼睛為之一亮!女高音陳美玲聲音清亮,有時帶著些許的柔美;男高音周柏谷音色乾淨有力;日籍男低音加賀清孝柔豐厚,有聽過二○一○年神劇《以利亞》的朋友一定不會忘記他!想到他們即將分別化身為天使長、夏娃、亞當,令人不由得閉起眼睛,準備來享受這場音樂饗宴。

    文字|韓靜雯
    第258期 / 2014年06月號
  • 《紅孩兒:決戰火焰山》
    電影導薦Movie

    暑假電影院,娃娃來當家

    暑假嘛,當然是兒童為大囉!不管是動畫片還是劇情片,都有不少以孩子為主角或主力觀眾的作品上映,讓孩子們享受看電影的樂趣。不過成人影迷也無須自覺被遺棄,想看新式武俠的、想看藝術經典的、想溫暖勵志的,電影院也能滿足你的需求!

    文字|田國平
    第152期 / 2005年08月號
  • 《音樂的往事追憶》書影
    好藝有好報

    好藝有好報

    【音樂】 無處聽樂,何不讀樂?─李歐梵《音樂的往事追憶》 農曆過年如果想要進入表演藝術殿堂,可能要失望了。二月照例是各大表演場地的年保養時間,音樂家多休兵居家養精蓄銳,預備三月再戰。好藝有好報趁時鼓勵各位愛樂人攜本好書,圖個耳根子清靜,徹底賞心「樂」目一番。 文學批評界的重量學者李歐梵出音樂書,有沒有搞錯?除了家學淵源(其父為作曲教育家李永剛),數些人不知,這位任教於哈佛名校的文學家至今猶以未能出走維也納習指揮引以為「終生遺憾」。李歐梵過去嘗抱怨其名西化,註定了他的漂泊人生,可是他似乎不忘父親所取的「歐梵」(Orphens),可徹徹底底是希臘神話中音樂神的名字。 書名《音樂的往事追憶》,李歐梵坦言追憶是一種悖論,過去一去不復返,充其量只是一種「重尋」(re-search),他相信過去人生片段所能追拾的「浮光掠影」盡在音樂,也盡是音樂,因此寫就成書。 李歐梵談心目中的「荒島唱片」、也自曝發燒友間的版本心結;他談音樂學領域熱門的「音樂語言的反諷」,也勾勒柴可夫斯基的同性情誼。書中透露最喜歡的鋼琴家是米開蘭傑理。他似乎不同意貝多芬,認為貝氏是為音樂形式而作;「他的音樂沒有一首我感動,他沒有旋律」。李歐梵也認為極簡派的格拉斯(Philip Glass)拿庸俗當趣事,不在他的品味名單之內。 文學課堂上有回教到《遊園驚夢》,李歐梵正愁如何向美國人解釋白先勇筆下「美人遲暮」的心境,不知怎得,想起《玫瑰騎士》的元帥夫人,李歐梵式的「往事追憶」,可能就從這樣的況味開始述說。(黃俊銘) 【舞蹈】 傳達起始與重生的希望─《創世紀》 遲早,你會問人、自問或被問這樣的問題──我是從哪兒來的? 或許你的父母曾經半開玩笑地回答:「垃圾堆撿來的。」或是:「石頭裡蹦出來的。」也或許你曾靦腆但強作鎮定地打開人體構造圖,為你的孩子解析精卵相遇的結果,但這個答案並未能終止,因為父母的前代還有祖父母,祖父母的前代還有前前代,族繁不及追溯。

    文字|黃俊銘、楊莉玲
    第122期 / 2003年02月號
  • 蘇古諾夫的電影《創世紀》。
    特別企畫 Feature

    雕刻電影膠捲的感性與理性

    俄國第一部放映的電影是在一八九六年帝俄統治期間,之後十年間看電影蔚成風尚,並開始有了本地的製作。一次大戰時,電影被管制,國內的電影才逐漸發展起來。總括來說,俄國電影的發展,受到政治的影響非常大,剛開始因為底片被管制,發展出了蒙太奇的剪接手法,後來又因政治干預與介入,在封閉中自我發展,蘇聯解體後又有另外一番風貌。

    文字|田國平
    第154期 / 2005年10月號
  • 藝號人物 People

    清晰,是演奏巴洛克音樂的第一要素

    享譽合唱界,海慕特.瑞霖是世界樂壇公認的巴赫權威,四月應台北愛樂合唱團之邀首度來台指揮全本布拉姆斯《安魂曲》音樂會。 身為德國斯圖加特巴赫學院創辦人暨藝術總監、美國俄勒岡巴赫音樂節藝術總監,海慕特.瑞霖曾以十四年的時間完成全套巴赫清唱劇錄音,是史上第一套完整巴赫清唱劇錄音;二○○○年,由他指導國際巴赫學院所完成的巴赫作品全集一百七十二張錄音計畫,奠定其在古典音樂界的威望。 在海慕特.瑞霖下禢的台北西華飯店,本刊特邀樂評人陳國修進行了一場如沐春風的訪談,表情豐富的海慕特也提出一般人如何循序漸進地聽巴赫聖樂作品的建議。訪談前他正研讀孟德爾頌小提琴協奏曲總譜,因為七月份他將赴委內瑞拉卡拉卡斯演出,由女兒擔任小提琴獨奏。

    文字|陳國修
    第150期 / 2005年06月號
  • 演唱者懷著最虔誠的宗教情懷及對海頓的景仰,高唱上帝造物的神奇、偉大。
    音樂

    神聖的創世感動,因海頓的樂聲而起

    在簡寬弘指尖下流瀉的《創世紀》,表露了對海頓的景仰,也化為他對上帝最虔誠的告白。

    文字|徐玫玲
    第102期 / 2001年06月號
  • 菲律賓Anteneo室內合唱團
    即將上場 Preview 第九屆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

    《創世紀》選粹揭幕 音樂饗宴澎湃開唱

    年度的合唱音樂盛宴又要展開了!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今年堂堂邁入第九屆,節目仍舊多采多姿,有傳統的大型合唱團、室內合唱團、清一色純女聲或男聲,更有搭配管絃樂團的盛大場景。除了精采的國際團隊,開閉幕聯演亦令人期待:開幕音樂會將演出海頓《創世紀》選粹,閉幕音樂會則將以三百人的龐大陣容,演出阿根廷電影配樂大師卡羅夫的跨界名作《探戈彌撒》。

    文字|李秋玫
    第199期 / 2009年07月號
  • 《創世紀》中,令人聯想到末日的〈奧許維茲〉一場,卻見白衣小孩玩著截肢遊戲,氣氛如夢似幻。
    環球舞台

    牽一頭公羊,踏上悲劇的探險

    悲劇的希臘字源trag-oidia意為「公羊之歌」,公羊意象出現在加斯特魯奇的A.#02、《裘利尤‧凱撒》和裝置展《拜訪迦太基》中。加氏說:「悲劇的觀看正是所有問題的核心」,在他的劇場,事件被推往極端,劇場的發生逼近真實,劇場碰觸到「再現」理念的邊緣。加氏即從那不可複製的點出發,透過觀看,展開他的悲劇探索。

    文字|蘇威任
    第119期 / 2002年11月號
  • 韓德爾1726年到1728年左右的畫像。
    大師.經典 Maestro and Master piece 逝世二百五十週年 創作中看見「現世」

    韓德爾戲劇的音樂人生

    今年的復活節,是個四月十三日, 而幾乎二百五十年前的同時 ( 一七五九年四月十四日 ) ,在倫敦Brook街57號的一棟四層磚樓中,有一位大師闔上了雙眼,他留下四十六齣歌劇, 二十五首神劇;還有,就是往後那綿綿影響著海頓、莫札特、貝多芬、孟德爾頓, 啟示般的音樂靈感 他是韓德爾。 二百五十周年忌 ,大師藉由音樂, 再度復活。

    文字|洪雯倩
    第199期 / 2009年07月號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焦點專題 Focus

    李羿璇:「希望每一次都是從零開始。」

  • 舞蹈

    離開殿堂,由你自己發現耀眼

    2023艋舺國際舞蹈節
  • 檳城

    「檳城廟會」帶頭,啟動癸卯兔年演出

  • 特別企畫 Feature

    和波孝禧:人生充滿挑戰,但人類有無限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