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基頓.克萊曼

相關文章 12 篇
  • 小提琴大師基頓.克萊曼
    音樂

    布達佩斯交響樂團聯袂演出 基頓.克萊曼 以樂音歡慶七十歲

    國內樂迷相當熟悉且喜愛的小提琴大師基頓.克萊曼將再度訪台!這回可說是意義非凡,因為正是為大師七十歲與波羅的海弦樂團創團廿周年的雙重紀念巡演。特別的是匈牙利三大交響樂團之一的布達佩斯交響樂團也將與克萊曼聯袂登台,將演出杜南伊、西貝流士與貝多芬的經典作品。

    文字|陀沅錄、Giedre Dirvanauskaite
    第293期 / 2017年05月號
  • 迪諾.撒路齊在手風琴源遠流長的敍事風格中加進反覆低迴的曲式,宣示皮亞佐拉後探戈生命的創新。
    焦點

    克萊曼演出曲目的非常相關CD

    當代小提琴現代曲目詮釋宗師基頓.克萊曼將於九月份來台,帶來全本的探戈曲目,樂迷除了可以現場印證他在華納唱片旗下所錄製的Plays Piazzolla專輯中,以精湛琴藝表現阿根廷探戈大師皮亞佐拉迷人風情之外,基頓.克萊曼在詮釋現代曲目上如何賦予曲目新古典生命與兼顧迷人旋律的功力,更是國內音樂界睜大眼睛、拉長耳朶注意的焦點。 雖然克萊曼在努力演出、錄製近代、現代作曲家作品的過程當中,曾遭受某些歐美古典樂評家的嚴苛質疑,但克萊曼詮新現代曲目內涵、藉以延伸古典音樂生命的成就早已壓蓋過所有其他聲音。克萊曼另外値得推薦的重要現代曲目錄音作品則有:與「皮亞佐拉作品集」同爲一系列的「史提夫.雷希作品選(Plays Steve Reich)」、「約翰.亞當斯作品選(Plays John Adams)」,還有他早期在ECM旗下與女中提琴家金.卡許卡山(Kim Kashkashian)合作錄製的一套彌足珍貴的雙專輯「蕭士塔高維契與史考霍夫作品集(Compositions By Dmitri Shostakovich/Erwin Schulhoff)」,從聆聽這些作品的過程當中不難體認克萊曼以其精湛技藝融合情感訴求,強烈企圖拉近現代作品與聽衆間情感連結的努力。 喜愛探戈樂風的樂迷除了可藉克萊曼的Plays Piazzolla專輯與此次演出的現場詮釋,親近阿根廷探戈大師皮亞佐拉外,本刊五十六期曾經介紹的皮亞佐拉「本尊」以手風琴加上管弦樂隊的「皮亞佐拉精選」是絕不可錯過的名演版本外,另一個致力以創新意念詮釋現代音樂的四重奏團體「克羅諾斯」(Kronos Quartet)在一九九一年與大師皮亞佐拉本人合作的專輯Five Tango Sensations則是一張極富「畫面想像語言」的探戈音樂新潮作品,可說是與克萊曼版本完全不同風味的饒富興味之作。至於另一位南美探戈音樂宗師迪諾.撒路齊(Dino Saluzzi)則仍然強健如昔地推出他的三重奏新作Cit de la Musique,當中旋律不但維持一貫手風琴源遠流長的敍事風格,更加進些許低限主義反覆低迴的深沉曲式,同時宣示了皮亞佐拉之後探戈音樂生命的延續與創新。 最後要推薦的是近年探戈的吉

    文字|朱中愷
    第57期 / 1997年09月號
  • PAR表演藝術
    達人推薦

    本月我要看 《求證》Proof 基頓.克萊曼

    綠光劇團取材的的《求證》Proof頂著普立茲戲劇獎及百老匯東尼獎「最佳戲劇」雙重得主的光環,前半年的上海及香港才剛剛搬演過。乍看下是姊妹與父女的親情故事,一如所有美國名劇與電影最關心的家庭價值問題。但情節藉著一個數學家的生與死,實則在探討理性(數學)與人生(複雜、無常、感情用事)的對比,形式雖陳猶新。幾位中生代實力演員擔綱,有直追當年《Art》的氣勢。 我還不想錯過基頓.克萊曼與波羅的海絃樂團的現場演出。這位「激動」先生組合維瓦第與皮亞佐拉兩套〈四季〉的《八季》計畫曾經真正讓我「激動」(華納有發CD),這次他居然端出四位作曲家的〈四季〉,喔買尬!聽他將所有古典作曲家當成最前衛的當代音樂來演奏,讓我如沐那些開創性劇場大師的風範。「魔鬼小提琴」的炫技聲名是給那位當年的神童的,對我來說,聆聽一位成熟藝術家獨到的精采詮釋才是畢生難遇的深刻經驗。

    文字|鴻鴻
    第155期 / 2005年11月號
  • PAR表演藝術
    達人推薦

    本月我要看 新加坡交響樂團 基頓.克萊曼與波羅的海絃樂團

    我必須承認十月節目真是多到爆。光是看節目表,就足以讓我打飽嗝。本土創作音樂劇、歌劇就有五部之多!外國管絃樂團也有五個。首先,我希望推薦新加坡交響樂團。新交十多年前,曾由前任總監朱暉帶團來過一次,當時基本上像個海外版的中國樂團。近年在新任總監水藍調教之下,從基本功整頓起,水準和聲勢已臻國際。鄰國馬來西亞的樂團,則是旱地開花,像是杜拜人在沙漠蓋滑雪場,是精美的人工品。 水藍雖出身蘇杭,但骨子裡頗為西方,音樂有精準的節奏性與細膩的層次,充滿流利與光采的現代質感。水藍來台多次,這是第一次率正規軍,除重頭戲拉赫瑪尼諾夫二號交響曲最值一聽之外,另一驚奇是由夏漢演奏《梁祝》。原班搭檔也曾於二○○二年在台灣演出《梁祝》(學生為主的節慶團),老實說,當時的演出令我不敢恭維。事隔五年,我倒很有興趣看看兩人的華樂有沒有稍微字正腔圓一些。 酷臉小提琴家基頓.克萊曼的樂團是另一個奇葩。這個長相古怪的小提琴家,當年被視為堪與西方樂壇並立的前蘇聯集團音樂家,後來以走出自己的風格和音樂路線為職志,怪到徹底!現在他幾乎已經很少碰主流音樂,也因此他端出來的菜都有新意,不會讓人覺得乏味。最後也歡迎到國父紀念館欣賞敝人創作音樂劇《四月望雨》,在西餐當中嚐一點台味。

    文字|楊忠衡
    第178期 / 2007年10月號
  • 小提琴家基頓.克萊曼
    企畫特輯 Special

    名家精采獻藝 秋之音樂盛宴

    秋高氣爽時節,正是聆賞音樂的時候!國立臺灣交響樂團推出的國際音樂節,今年邀來多位名家,如大提琴家林恩.哈瑞爾、薩克斯風演奏家文生.大衛、小提琴家基頓.克萊曼、鋼琴家白健宇、指揮克勞斯.彼得.弗洛爾等,為台灣樂迷鋪展出豐盛的音樂饗宴!

    文字|李宜萍
    第239期 / 2012年11月號
  • 鋼琴家巴許基洛娃一直是個充滿話題的人物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巴許基洛娃 世界樂壇的天之驕女

    台北市交響樂團歡慶四十大壽,團慶音樂會請來世界樂壇的天之驕女伊蓮娜.巴許基洛娃,擔綱演出莫札特《C大調第二十一號鋼琴協奏曲》。出身音樂世家的巴許基洛娃是知名鋼琴家暨教育家巴許基洛夫之女,前任與現任丈夫分別是「魔鬼小提琴手」基頓.克萊曼與指揮大師巴倫波英,自己也致力於室內樂的演出,擔任耶路撒冷國際室內樂音樂節的藝術總監。

    文字|李秋玫
    第196期 / 2009年04月號
  • 基頓.克萊曼與波羅的海絃樂團
    音樂

    魔鬼提琴手 帶來創新室內樂 基頓.克萊曼與波羅的海絃樂團

    曾站上最知名的舞台、與全世界最頂尖的樂團及指揮家共同演出,集另類、跨界、革新與流行於一身的基頓.克萊曼,將與波羅的海弦樂團完美搭配,再次抵台帶來巴爾托克的嬉遊曲、季辛的小提琴及絃樂的新作,此外,跨界的電影精選音樂也將帶給樂迷們驚豔的夜晚。

    文字|李秋玫
    第178期 / 2007年10月號
  • 維也納的莫札特雕像 ©ANTO/Wiesenhofer
    特別企畫 Feature

    全民動起來,讓你不「莫札特」也難! 二○○六奧地利舉國同樂「莫札特年」

    「莫札特年」舉世同慶,他的家鄉奧地利更是卯足了勁,全民總動員為莫大師賀壽!除了薩爾茲堡與維也納重新整理他當年的居所,要讓人體驗天才音樂家的當年生活外,更多的是莫札特各式作品的演出、以莫札特為主題的旅遊行程、美術策展,總之,就是一個超級超級大型的「莫札特」主題派對,讓你親近莫札特,了解莫札特

    文字|鄭巧琪
    第157期 / 2006年01月號
  • 基頓.克萊曼演奏水準高超,引起全場起立鼓掌的激情場面。這樣等級的偉大藝術家,國際樂壇已經寥寥可數!
    音樂

    總能令人連連驚豔的魔鬼提琴手

    西伯利亞女作曲家奧爾巴赫《聖母悼歌的對話》,係對裴高雷西名作《聖母悼歌》素材做現代透視,克萊曼和中提琴獨奏者尤莉珠娜天衣無縫的搭檔,加上絃樂團冷凝堅毅的表情,所喚起抱著基督屍體哭泣的聖母影像,感人肺腑。

    文字|陳國修、林鑠齊
    第157期 / 2006年01月號
  • 基頓.克萊曼演奏水準高超,引起全場起立鼓掌的激情場面。這樣等級的偉大藝術家,國際樂壇已經寥寥可數!
    音樂

    總能令人連連驚豔的魔鬼提琴手

    西伯利亞女作曲家奧爾巴赫《聖母悼歌的對話》,係對裴高雷西名作《聖母悼歌》素材做現代透視,克萊曼和中提琴獨奏者尤莉珠娜天衣無縫的搭檔,加上絃樂團冷凝堅毅的表情,所喚起抱著基督屍體哭泣的聖母影像,感人肺腑。

    文字|陳國修、林鑠齊
    第157期 / 2006年01月號
  • 波羅的海絃樂團是基頓.克萊曼一手打造出來的。
    特別企畫 Feature

    迷戀皮亞佐拉的小提琴魔手 基頓‧克萊曼舞弓撥弦跳探戈

    來自拉脫維亞的「魔鬼小提琴手」基頓.克萊曼,對國內樂迷來說必不陌生,他演奏的皮亞佐拉探戈音樂,更是令人印象深刻。有樂評家說他「像是一座奇妙的橋,搭建在古典與現代的溪流中,連結夢想與現實間的灰色地帶。」帶著他一手栽培的波羅的海絃樂團,基頓.克萊曼將再度帶來令人迷醉的動人弦音!

    文字|廖俊逞
    第154期 / 2005年10月號
  • 與女中提琴家卡許卡山共同灌錄的專輯,涵蓋了蕭士塔高維契與甚爲罕見的史考霍夫曲目。
    焦點

    小提琴大師奏探戈 基頓.克萊曼詮釋皮亞佐拉

    他像是一座奇妙的橋,搭建在古典與現代的溪流間,連結著夢幻與現實間的灰色地帶。

    文字|李茶
    第57期 / 1997年09月號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