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波羅的海絃樂團是基頓.克萊曼一手打造出來的。(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提供)
特別企畫 Feature 冰磚四國 北方驚艷 迷戀皮亞佐拉的小提琴魔手

基頓‧克萊曼舞弓撥弦跳探戈

來自拉脫維亞的「魔鬼小提琴手」基頓.克萊曼,對國內樂迷來說必不陌生,他演奏的皮亞佐拉探戈音樂,更是令人印象深刻。有樂評家說他「像是一座奇妙的橋,搭建在古典與現代的溪流中,連結夢想與現實間的灰色地帶。」帶著他一手栽培的波羅的海絃樂團,基頓.克萊曼將再度帶來令人迷醉的動人弦音!

來自拉脫維亞的「魔鬼小提琴手」基頓.克萊曼,對國內樂迷來說必不陌生,他演奏的皮亞佐拉探戈音樂,更是令人印象深刻。有樂評家說他「像是一座奇妙的橋,搭建在古典與現代的溪流中,連結夢想與現實間的灰色地帶。」帶著他一手栽培的波羅的海絃樂團,基頓.克萊曼將再度帶來令人迷醉的動人弦音!

PROGRAM  2005世界之窗─基頓.克萊曼與波羅的海絃樂團

TIME  12.1〜2  7:30pm

PLACE  台北國家音樂廳

INFO  02-33939888

在柏林愛樂指揮卡拉揚眼中,他是「同輩中最傑出的小提琴家」;紐約愛樂的伯恩斯坦曾在他演奏完一首樂曲後在樂團前大叫:「你的琴音太美了!你實在太棒了!我可以跟你結婚嗎?」另類、跨界、革新者、特立獨行都不足以形容他,俄系作曲家、東歐的冷僻音符、電影音樂以及探戈音樂都是他的強項。樂評家說:「他像是一座奇妙的橋,搭建在古典與現代的溪流中,連結夢想與現實間的灰色地帶。」他是素有「魔鬼小提琴手」之稱的基頓.克萊曼(Gidon Kremer)。

拉出皮亞佐拉音樂裡最深的情感

出生於拉脫維亞,求學於莫斯科,小提琴家基頓‧克萊曼在求學時代,即屢獲國際大賽大獎,如比利時伊莉沙白國際大賽第三名、加拿大蒙特婁大賽第二名、義大利帕格尼尼大賽首獎、法蘭克福音樂獎、二十三歲時更拿下莫斯科柴可夫斯基大賽首獎,自此在國際樂壇有了通行證。迥異於一般古典小提琴家的偏好,在他三十多年的演奏生涯中,當代作曲家的作品幾乎佔了他演出曲目的大半,像是阿爾沃‧佩爾特(Arvo Pärt)、約翰‧亞當斯(John Adams)、史蒂夫‧雷奇(Steven Reich)的曲子,都曾在他的琴弓下,找到發聲機會。

而就在五十歲那年,情慾低迴的探戈音樂不斷召喚著他,讓他成了阿根廷探戈音樂教父——皮亞佐拉(Astor Piazzolla)的死忠擁護者。皮亞佐拉讓原本在阿根廷街頭小酒館悲傷低吟的不入流曲調,透過古典作曲架構與精妙的演奏技法,全然改頭換面,而克萊曼竟在探戈舞曲中體認到「音樂裡的熱情、擁抱、失落與分離不再只是總譜上一列一列的音符圖案,那是生活、那是夢想,那是對於人類情感的禮讚。」他希望透過讓弓與弦所擦撞的騷動火花,讓我們重回舊時代的激情。

於是自一九九五年《向探戈大師皮亞佐拉致敬》Hommage à Piazzolla這張專輯開始,克萊曼便全心投入錄製皮亞佐拉的音樂,連同一九九七年的《探戈之美》El Tango,以及二○○一年的《尋找皮亞佐拉的足跡》Tracing Astor,他完成了灌錄「皮亞佐拉絃樂三部曲」這個多年的心願,除了對皮亞佐拉至上最高的敬意,也象徵了克萊曼身為小提琴演奏家的歷史責任。《波士頓全球報》給他高度評價:「縱使現在有這麼多音樂家爭相詮釋皮亞佐拉的音樂,然而在所有音樂家裡,克萊曼不僅是第一位、也是最好的一位…至今仍無人能如他探索出皮亞佐拉音樂裡最深的情感。」

將演出佩爾特「叮噹風格」代表作《兄弟》

基頓.克萊曼帶領他一手培植的波羅的海絃樂團再度訪台,首場音樂會,將帶來愛沙尼亞作曲家佩爾特自創的「叮噹風格」(Tintinnabular)代表作《兄弟》。另外,奧斯卡金像獎電影配樂大師Nino Rota的絃樂協奏曲,以及台灣樂迷較少接觸的奧爾巴赫《聖母悼歌的對白》都在選曲之列。此外,《四季》選曲將混搭韋瓦第、柴可夫斯基、戴席亞尼可夫及皮亞佐拉的《四季》,聽眾將在克萊曼的酷炫琴技,穿梭不同的時空。第二場音樂會由俄羅斯當代作曲家古拜杜林娜的作品開場,下半場以皮亞佐拉的探戈壓軸,曲目選自其所灌錄的經典探戈專輯。

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專欄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