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巴黎歌劇院芭蕾舞團

相關文章 6 篇
  • PAR表演藝術
    即將上場 Preview

    春天的舞蹈

    「雲門舞集」二十歲了!在新春的公演中,他們奔跑、擁抱、打滾、彈跳,充滿靑春的愉悅。在林懷民的〈涅槃〉中,有著「太古踏」的原始活力和玄學思考。在何曉玫的〈紙天空〉裏,有著「舞蹈空間」的自由氣息。而一月下旬來台的巴黎歌劇院芭蕾舞團,也將讓我們的藝術視野,更形開闊。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3期 / 1993年01月號
  • PAR表演藝術
    藝視窗 News

    來美術館跳舞!法國舞蹈金童波赫士.夏瑪茲首度登台

    【台灣】 來美術館跳舞!法國舞蹈金童波赫士.夏瑪茲首度登台 波赫士.夏瑪茲(Boris Charmatz)本月下旬首度登台演出,並開設工作坊,地點不在劇院,而在美術館! 但這位向來以反骨著稱的法國編舞家早就對美術館的白盒子空間相當自在,他2009年接掌雷恩國立編舞中心後,就將其改為「舞蹈博物館」,挑戰舞蹈邊界。本次來台的《吃》Manger,首演於2014年德國魯爾三年展(Ruhrtriennale),去年夏天舞進英國倫敦泰德現代美術館,模糊了行動與舞蹈的邊界,讓觀眾看到這位不合常規的編舞家,如何緩慢地消化這個世界。 本次「口腔運動舞蹈博物館計畫 I」由臺北表演藝術中心主辦,活動將於3月20日至23日舉行,不僅在台北市立美術館演出,也舉辦講座、對談、工作坊等活動,而《吃》將在23日當天晚間7點半在北美館B2演出。值得一提的是,夏瑪茲也將與本屆台北雙年展的法籍策展人柯琳.狄瑟涵以「舞蹈博物館」為題,進行對談。詳情請洽02-25997973 王小姐,活動報名網址www.paap.org.tw/TPAC/oral/oral.html。(張慧慧) 「青年文化園丁隊」至東南亞交流計畫徵件 為了鼓勵我國青年藝文工作者與東南亞社區及藝術家交流,並將台灣經驗帶入東協文化網絡,文化部推辦東南亞「青年文化園丁隊」計畫,即日起展開徵件,截止收件日期為3月24日。 申請計畫須於東南亞地區進行,包括新加坡、泰國、印尼、馬來西亞、越南、菲律賓、汶萊、緬甸、寮國、柬埔寨。計畫期程為14至60日,可為跨國計畫。計畫型態以我國社造經驗為核心、東南亞社區為基地,創造與當地民眾或藝術團體共同藝文創作、對話的場景,計畫型態可包含影像製作、音樂、舞蹈、戲劇、戶外表演、工藝、社造、裝置藝術、文學與朗讀、漫畫、文創設計、田野調查、古蹟修復與保存及其他等項目。詳細計畫內容請參grants.moc.gov.tw/Web/Normal.j

    文字|耿一偉、本刊編輯部
    第279期 / 2016年03月號
  • 《舞動芭黎,掌聲蕾動》
    藝@電影

    金馬奔騰 馳騁舞台幕後

    十一月一到,又是每年影迷的朝聖大拜拜季節!今年的金馬國際影展邀來幾部紀錄片,讓影迷可以看到燦爛舞台背後的藝術家與工作者秘辛,優美演出背後的血汗與人性。

    文字|田國平
    第215期 / 2010年11月號
  • PAR表演藝術
    即將上場 Preview

    古典芭蕾的搖籃與創作之源

    巴黎歌劇院芭蕾舞團不僅是古典芭蕾傳統的繼承者,同時也是一座活躍的現代舞創作中心。 該舞團一五九一年在法國舉行的一場王族婚禮後創立成軍,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悠久歷史。他們結合音樂、詩、繪畫和舞蹈等藝術形式於一身的芭蕾舞劇,一度爲宮廷晚宴帶來輝煌無比的光彩。 在凡爾賽宮,盧利(Jean-Baptiste Lully)的音樂不時伴隨著路易十四的生活起居。當他起床、進餐或接待王公貴族之際,宛如一齣引人入勝的芭蕾舞劇。爲了達臻節奏劃一、結構嚴謹的古典美學境界,路易十四於是在一六六一年創立了皇家舞蹈學院。該校的宗旨在推展舞蹈專業訓練、界定五項芭蕾基本動作,並由人體自然動作中淬煉出曼妙的舞姿。

    文字|Cyprien Fronteddu、郭昭澄
    第3期 / 1993年01月號
  • 卡瑞拉斯在香港演唱後即將兼程來台演唱。
    專題報導 Feature

    —九九三香港藝術節前瞻

    去年第二十屆香港藝術節盛大而令人難忘。一共有來自廿二個國家的近千位藝人,在十三個場館舉行的一百二十四場表演,創下空前的一千五百餘萬港元的票房收益。第二十一屆香港藝術節將在九三年一月三十日揭幕,在爲期二十三天的節期中,來自十五個國家有超過一千位表演者,盛況可能將猶勝上屆。主辦單位並首度保留了部分票券給台灣年代公司預售。門票平均較台灣便宜百分之四十。

    文字|周凡夫
    第3期 / 1993年01月號
  • 巴黎歌劇院芭蕾舞團的《吉賽兒》,是技巧和學派的勝利,而非抒情與審美的卓越。
    演出評論 Review

    括了浪漫芭蕾一個耳光

    巴黎歌劇院芭蕾舞團對《吉賽兒》的新詮釋,是向一百五十二年前在巴黎歌劇院舞台上所創造的同名傑作的挑戰。

    文字|阿卡迪.索可洛夫、司格林
    第6期 / 1993年04月號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新銳藝評 Review

    再不換氣就缺氧

    評四把椅子劇團《呼吸》
  • 維也納

    導演米洛.勞7月起接任維也納藝術節總監

  • 戲劇(曲)

    臺灣豫劇團70周年團慶大戲 《鏢客》召喚武俠的多重宇宙

  • 特別企畫 Feature

    身障音樂家,後來怎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