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DV8肢體劇場

相關文章 5 篇
  • PAR表演藝術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挑戰禁忌的身體政治

    華麗的紅色帷幕前,身著晚禮服的女主持人被幾位穿著正式的「男伴」抱出場,當女主持人開口說話,男伴便如玩弄芭比娃娃般,費心地幫她擺弄不同姿勢,彷彿身體是一處提供觀者消費和娛樂的場域。接著,舞台上3D影像光影變幻,舞者遊走其間,誇張地展示美麗的肢體、高度賣弄炫技的動作這是二○○五年,英國前衛舞蹈劇場DV8首度訪台演出的作品Just for Show。當然,這場演出絕對不只是一場Show而已。在「好看」的表象下,DV8的編舞家洛伊.紐森(Lloyd Newson)透過浮誇與扭曲的「完美」形體,嘲弄現代社會的膚淺假象與膨脹虛無,更對這種為了「好看」而無所不用其極的手段,提出質問。這支舞不僅挑動觀眾的敏感神經,更挑戰社會主流價值。當編舞家以身體當武器,以舞蹈抵抗這個世界的媚俗與虛偽時,其企圖無疑是充滿政治性的。 是的,DV8的作品向來充斥政治性。創立至今廿六年來,DV8宛如現代舞壇的「深水炸彈」,批判性格始終未變,從反抗同性戀情的禁錮壓抑,對階級文化的顛覆挑戰,一路發展到對傳統社會制約的質疑,一方面對虛偽做作冷嘲熱諷,一方面更向墨守成規的道德規範與老舊偏見宣戰。因此,看DV8的舞從來不輕鬆,它的手段幾近殘酷、直截了當,刺激著我們習以為常的審美經驗與視覺習慣,更進一步檢視最底層的靈魂、慾望、動機和思想。它鬆動層層疊疊的自我保護機制,扒開傷口,檢視痛楚,並與生活中無所不在的政治正面對峙、衝撞。此次來台作品Can We Talk About This?探討伊斯蘭教的言論自由、審查與著作自由等議題。舞作名稱一語雙關;表面上像口語的「我們可以聊聊」;但也反諷著,這事我們能談、可談嗎?「有話要說」的DV8,這回說什麼?又將如何說? 過去劇場長期為男性所主導,女人在劇場多屬於「噤聲」的配角。直到一九六○年代隨著婦女解放運動,女人在劇場也開始「有話要說」。雖然女性的劇場活動起步甚晚,然而其表現卻是百花齊放、千姿百態。以女演員而言,台灣女演員在每一世代都各有風情與不同的舞台能量,變化多端、自成路數,為台灣劇場樣貌組出多變且漸層的光譜。本期企畫特別找來林鈺玲、王安琪、謝俊慧、王世緯、張詩盈、謝盈萱,六位不同特質,卻同樣在舞台上備受矚目的新生代女伶。經過改造變身之後,透過鏡頭捕捉,她們將各自呈現

    文字|黎家齊
    第232期 / 2012年04月號
  • 《你走?》以地中海/拉丁文化為本,回歸純舞蹈路線,強調觀衆應以欣賞畫作的態度面對。
    雪梨

    人我裡外,各抒心境

    除了DV8與澳洲火種舞團的作品是由藝術節委託編排,其他多為各舞團這兩年的巡迴作品,就節目的新鮮與創意度而言,實在有點炒大鍋菜的感覺。不過,能夠讓舞迷在一週内觀賞歐、亞、美、澳四大家的風格,也算是功德一樁。

    文字|黃琇瑜
    第95期 / 2000年11月號
  • Can We Talk About This?的內容大膽揭露當今世界最敏感的伊斯蘭極端主義爭端。圖中表演者為Seeta Patel。
    巴黎

    DV8新作Can We Talk About This? 揭露伊斯蘭主義爭端

    暌違上一個舞作五年之後,DV8肢體劇場十月初在巴黎市立劇院,推出新作Can We Talk About This?,內容大膽揭露當今世界最敏感的伊斯蘭極端主義爭端。延續上個作品的記錄式舞蹈劇場形式,此作融合了舞蹈、劇場、影像和音樂,舞者以語言傳述、爭論關於宗教、暴力、思想自由等事件的意義。

    文字|謝東寧
    第227期 / 2011年11月號
  • Can We Talk About This?深入探討英國所發生的伊斯蘭教法問題,以及由此衍生的其他課題。圖中舞者Hannes Langolf。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深入探討伊斯蘭教 就是要「事實」!

    繼二○○五年首度來台演出,向來不畏挑戰禁忌、顛覆世俗美感的DV8肢體劇場,將在五月份帶來最新力作Can We Talk About This?。編舞家洛伊.紐森藉此作探討伊斯蘭教的言論自由、審查與著作自由等議題,舞作名稱一語雙關;表面上像口語話的「我們可以聊聊」;但也反諷著,這事我們能談、可談嗎?

    文字|俞秀青
    第232期 / 2012年04月號
  • 舞動的表演者在台上一邊跳著精準的動作,一邊朗讀一連串複雜的台詞,令人讚嘆!圖中為舞者Ira Mandela Siobhan與Hannes Langolf。(Prudence Upton 攝  2012高雄春天藝術節 提供)
    演出評論 Review

    落幕後,仍要talk about it……

    或許創作者立場鮮明,淪為說教。而從另一種角度來看,歐美向來以蠻橫的方式入侵中東與西亞等國時,我們又如何看待?或回顧周遭值得我們勇於力挺的人事物,又是否被關注?這些議題,正是值得我們在演出之後,仍需繼續talk about it

    文字|林亞婷
    第233期 / 2012年05月號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特別企畫 Feature

    身障音樂家,後來怎麼了?

  • 新銳藝評 Review

    再不換氣就缺氧

    評四把椅子劇團《呼吸》
  • 特別企畫 Feature

    艾芙琳.葛蘭妮:以多重感官,打開世界的多元聆聽可能

  • 特別企畫 Feature

    解讀點字樂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