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
-
攝影手札
《素度》方妤婷系列
從我的美術養成時期延伸至今的人體動態速寫,藉助律動中的舞蹈身影為筆,輔以攝影的中途曝光技法,將手操作炭精筆摹寫對象的動態過程,轉換為速寫對象直接以光影形式印記於感光載體上。 此《素度》子系列,邀請舞蹈家方妤婷,運用有限的肢體結構為素材,演繹嵌合體生物的無窮想像、或複合表裡的顯/潛意識。 構成嵌合體生物形象能用的素材僅限於表演者肢體與衣著,在長時間曝光下紀錄模擬生物類型的律動軌跡,過程中以閃燈凝結影像,選取特定動作節點構成嵌合體。 而承載潛意識與顯意識的視覺語彙,便是貫穿《素度》的中途曝光基調,正像與負像既是同一主體,正負之間又產生局部反轉的視覺特性。 素度,以身為度的動態素描。
-
攝影手札
時間地敘積
快門作為視覺總和的瞬間,記錄了無數秒間當下,攝影本我自述的世界觀、源於創作者的概念、演出者的情感及表演動能,比起最終那場獨一無二的完美構圖,每一次的攝影,都仍思索在這過程中,有什麼隨時間流失而未完成的記錄?在看不見的角落中,還有更多嗎? 劇場內迷人的是反覆排練所累積的時間,建構彼此的總和,我情衷排練時走進劇組,尋找彼此創作的核心,遇見不同的過程;日常則流解在隨身經過的風中,拍攝成為與相遇的暫別,你無法時時與四季纏綿,但仍期盼累積下一次相會。時間是我們目前最能計量的共同單位,也是在繁複的旅程中最容易丟失的:我在想,攝影凝結了輾轉思辨人生的一種跨度。 註: 名稱也意表指時間╱在地╱蓄積,照片不應僅止於框景,透過不同的時光流程,輾轉變貌成不同的時空嫁接。 繁複的升降吊桿,是機械幕後數學小數點及指關節的操作、升起鐵捲門要同時彎腰的登場、等待平交道的每1分鐘,火車已經多行2公里,而等待在不同地域也相繼存在與消失。數時段排練,都為了演出那時片刻。
-
攝影手札
戲台上的風景
在國道上奔馳的昏暗夜車上,稀落的鼾息伴隨著耳機洩出來的文武場樂,而酸澀的眼皮早已不敵疲憊,沉重地垂下。 這一刻,緊湊繁忙的外台演出工作才告一段落。 「年年繡花紅,千年鐵樹開;三仙齊下降,福祿壽仙來。」 「吾乃~福仙是也。」 「祿仙是也。」 「壽仙是也。」 「大仙帶何寶前來慶賀?」 「吾帶喜神前來慶賀。」 「何不獻上~」 鑼鼓喧天價響,燈火璀璨的華麗戲台開始扮仙科儀。 八方匯聚而來的戲迷陸續湧入戲棚前,熱絡地寒暄後井然就坐妥當。 後台此時悄然守靜。 在燭黃的燈光下,或有在鏡前細細梳飾,或有閉目吟詠曲牌,或有倆倆細聲地應答口白,或有挨著頭盯著手機屏幕複習演出的錄像。師輩有板有眼地指導身段,示範唱腔。團長事必躬親,前前後後不厭其煩地叮嚀囑咐。箱管師傅手不停歇,一絲不苟地打理著演員的戲服與盔冠帽鞋等行頭。更別說舞監,道具布景等工作夥伴,莫不如履如臨,猶似弦上之箭。 一切備便,就待大幕升起。 「戲台上的風景」作品是近年來跟隨明華園戲劇總團下鄉巡迴公演時,在前台與後台的近身側寫記錄。藉由影像的詮釋向專注於傳統藝術的推廣與傳承不遺餘力的戲曲人,致上最誠懇的敬意。
-
攝影手札
水面的月光
在拍攝《毛月亮》與《定光》的宣傳照期間,為了揣摩舞作對自然的想像,前前後後往山上跑了幾回;山景多變,蓊鬱的植被氣息鮮活,在一片生意盎然中,我靜下心感受著日夜光影在地貌上起伏流動,眼前美麗而原始的樣貌卻不期然喚醒兒時回憶。 聯翩的思緒霎時騰空而起,乘著濤聲掠過花崗岩岬角與赭紅丘陵,在金門鄉間度過的童年印象至今歷歷在目;一轉念,場景切換至高中禮堂,10來歲的自己在台下怔怔看著雲門2的舞蹈演出 原來,廣袤的自然意象與片段的藝術經驗早在記憶深處融會貫通;儘管時地迥異,那相輔相成的美仍暈映著朦朧卻多彩的微光,互為表裡、遙遙相映,彷彿一輪初心在茫然的未知裡,為我勾勒出切實的輪廓。
-
特別企畫 Feature
一位接案攝影師看劇場影像是如何被建構?!
我其實不是專門拍表演藝術的攝影師,但每一次拍攝我都覺得很有趣,我發現劇場影像跟接案攝影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 表演的高潮跟照片的高潮是分開的 首先是表演藝術的人感覺都很豁達。常常聽他們在表演開始前開玩笑,我都有一種他們看破世事的感覺。當然這很可能只是我表面的觀察,說不定他們有什麼心酸我不知道。但是也有可能是因為表演藝術的工作者習慣在拮据的情況之下生存,與人合作。相較之下,攝影還是一個單打獨鬥的行業。我們也會跟人合作,譬如妝髮、設計。但是我總覺得真正跟攝影師對話的,就是那個小小的monitor,我們就是一直看著它,反反覆覆地輸入指定,然後等待照片回饋,然後再調整指令。說到底,攝影終究只是透過一個觀景窗,然後從單一視角,看到獨屬於那個拍攝者的視野。這整個過程幾乎像是一種神秘的儀式,不待外人的干預或第二個觀點。 第二,我發現表演的高潮跟照片的高潮是分開的。其實每次接表演攝影的工作,我都在偷偷比較不同表演畫面的設計。最基本的當然是燈光、道具與舞台,有些設計好的表演拍攝根本就不需要費心,每個畫面拍起來都很好看。有的時候我會觀察表演者的動線,在平面攝影當中,主要是指畫面當中人物的分配。我發現有些成熟的表演,他們會很自然地讓人在畫面當中有一個恰當的分布。但是有時候表演的高潮其實跟視覺的高潮是不一致的。譬如有時候戲劇很平淡,但是畫面很生動。有時候則是反過來。 在拍攝結束之後,我的照片會給表演的團體使用在臉書或是宣傳海報上。這時候我會開始觀察他們挑選照片的美學,其實跟攝影師的想法並不完全一致。一開始我會拍攝一些具有形式感的畫面,所以畫面會比較遠,結構感會比較強烈。但是後來我慢慢發現,表演團體希望鏡頭能夠更近一點,人物的動作與表情要更有張力。有時候,這種張力不僅僅是視覺上大的動作,而是一種表演之中「有戲」的感覺。我覺得這跟攝影師所謂的「瞬間」不一樣的地方在於,「有戲」是一種持續的狀態,也就是在這個畫面之外彷彿讓人覺得整個事件會繼續發生。但是我們談的「決定性瞬間」是一種比較凝固的感覺,那個畫面彷彿暗示:在現實之後,還有一個抽象的世界。
-
攝影手札
:
:我第一次把頭髮剪這麼短,願意幫我記錄下來嗎? :我不再跳舞了,能記錄下我最後這支舞嗎? :我懷孕三個月,身體非常不舒服,又正在揣摩演出的角色,拍攝我現在的狀態? :我帶了新的作品回來了,找時間一起工作紀錄? :我失戀了 :我有個作品還在醞釀中,可以拍攝這個發想的階段嗎? :我當爸爸了 :我要結婚了 :可以幫我跟家人拍全家福嗎? :可以拍攝懷孕時的我嗎? :幫我跟我的玩具熊合照,他陪伴我三十多年了 :我的畢製難產中 :把拔,拍我 屬於攝影師最美好的時刻
-
攝影手札
預設值
大幕升起之後,「景」和台前、台後的工作人員與觀眾一起變化。
-
攝影手札
來回
身處在劇場中,有時意識會飄移、連結到某個日常時刻,生活裡的切片也常經提煉,被納入為黑盒子裡的元素。 看似不同的空間切換,但思緒與創造是既連動也流動的。此以紙作為第三種形式,試圖將影像們匯作另一個小劇場。
-
攝影手札
夢十夜(上)
劇場,濃縮過往與現今真實或幻覺的總合。那種當下與即時的特質,始終擁有一種無可取代的時間與空間感Now and Here。 在劇場中的發生的各種暗喻:各種物質、角色、物件、服裝、聲音、燈光、空間轉換,對創作者或觀者來說,每一場都是獨一無二的有機對話。 此選集為過往錄像美術、劇場劇照與其他視覺材料的組合與再現,不同時空的畫面彼此對應。從喜歡看戲到開始參與劇場視覺創作,在回溯自己與劇場關係的過程中,好像重看了一場戲,看見自己如何在劇場裡被啟發、滋養或創作。
-
攝影手札
夢十夜(下)
劇場,濃縮過往與現今真實或幻覺的總合。那種當下與即時的特質,始終擁有一種無可取代的時間與空間感Now and Here。 在劇場中的發生的各種暗喻:各種物質、角色、物件、服裝、聲音、燈光、空間轉換,對創作者或觀者來說,每一場都是獨一無二的有機對話。 此選集為過往錄像美術、劇場劇照與其他視覺材料的組合與再現,不同時空的畫面彼此對應。從喜歡看戲到開始參與劇場視覺創作,在回溯自己與劇場關係的過程中,好像重看了一場戲,看見自己如何在劇場裡被啟發、滋養或創作。
-
攝影手札
池塘的表面(上)
劇場或是更廣義的劇場之前之後, 除了是語言敘事得以伸展,行為意義得以擴延,也是感官能夠拓展的異空間。時間,空間,重心,光線,色彩,質感,濕度在此被從日常規則的理解中舒展出來,彼此之間以脫軌的邏輯串連起來。 用非日常的機能去重新探測感受,瀰漫在文本之外的情感資訊。照片來自過往為表演拍攝的現場記錄,或者是宣傳視覺的素材,來自不同現場的畫面,彼此之間也有串連對話的可能性存在。
-
攝影手札
池塘的表面(下)
劇場或是更廣義的劇場之前之後, 除了是語言敘事得以伸展,行為意義得以擴延,也是感官能夠拓展的異空間。時間,空間,重心,光線,色彩,質感,濕度在此被從日常規則的理解中舒展出來,彼此之間以脫軌的邏輯串連起來。 用非日常的機能去重新探測感受,瀰漫在文本之外的情感資訊。照片來自過往為表演拍攝的現場記錄,或者是宣傳視覺的素材,來自不同現場的畫面,彼此之間也有串連對話的可能性存在。
-
攝影手札
話說舞台「幕後紀實」——從《牡丹.吉祥》簡單說
人生諸事,因緣所致;緣聚則生,緣散即滅; 紀實攝影,就是眾緣和合。 若無眾生象,則無眾生相; 舞台幕後紀實,無象即無相。 每幅影像,都是身體;每個身體,是一齣戲; 每齣戲有多個身體,這些身體推衍無數人間戲碼。 幕後,並非台前另一頭的空間, 而是生命無數、層次無窮的世界。 舞台「幕後紀實」一言難盡;今以洪振宇編舞、導演的《牡丹.吉祥》開門,跟大家一起逛幕後、說舞台。 洪振宇幼年隨祖母偷渡澳門,蝸居《牡丹.吉祥》舞劇背景的祐漢新邨,以弟弟的身分進夜校讀書,直到「龍的行動」獲發澳門永久性居民身分證。《牡丹.吉祥》首作於2014年,二版創作於2019年澳門藝術節,洪振宇以生命經歷編舞、導演,藉祐漢新邨數說澳門50年史跡。 洪振宇的特殊人生,讓《牡丹.吉祥》幕後記錄,自然延伸至祐漢新邨實境。 人生,戲一齣; 幕後,無涯界。
-
攝影手札
劇場風景
演出之外,台下、幕後的等待、化妝、排練、謝幕、休憩、散戲都可以成為鏡頭裡的一幅幅動人景緻。因著演出者許許多多不設防的一刻,劇場生命才足以完成有血有肉的立體面向。 捕捉用身體說故事的人們,藉戲劇、舞蹈各種肢體演繹,看他們耗用身體,為伊百轉千折傷痕累累終不悔,彷彿是上了癮頭似地,每個登場與謝幕,隱藏在身體後的是顏色、夢想與無盡的故事。 逝者是青春,青春會謝;身體是載具,身體會老;唯以快門捕捉不朽的美麗剎那,向用身體說故事的人們致敬。
-
攝影手札
透過鏡頭走入音樂世界
一場場匯集各專業領域人物的精采表演,除了演出當下的極致完善之外,透過專業劇場拍攝者的記錄,留存下經典永恆畫面。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腦殘山水 破除水墨傳統的鬼魅
早年以顛覆批判的行為藝術與攝影聞名的姚瑞中,近年居然拿筆畫圖,畫的還是「山水畫」!但用原子筆畫的山水谿壑,姚瑞中不改惡搞風格,在展覽「腦殘遊記」中,他將過去針砭政治、歷史所做的行為與影像攝影融入繪畫,揶揄當年的揶揄。他還加入當代視覺語彙如視窗和漫畫對話框,破除傳統水墨的結構,「台灣的水墨不能被中國傳統的鬼魅籠罩,即使是繪畫,我還是在談認同的問題。」
-
藝@展覽
攝影之眼 凝視「庶民」的真實
即使在數位攝影已成主流、電腦修片無所不在的今日,影像記錄真實的功能仍然存在,且也是攝影藝術家期待的方向。在由十二組藝術家/團隊參與的「出社會:一九九○年代之後的台灣批判寫實攝影聯展」與林盟山「流動攝影棚」個展中,即以「庶民」為鏡頭主題,或呈現社會真實透露批判觀點,或回復單純攝像的原點,皆著眼於攝影的本質來發揮。
-
藝@展覽
篠山紀信的攝影 精心安排的謊言?
以替十八歲時的宮澤理惠拍攝全裸寫真集造成轟動,在日本藝能界有神一般地位的攝影師篠山紀信,他的鏡頭下除了有女星的美麗形貌外,其實還有許多對日本社會的多角觀察。這次在北美館展出的七十二件攝影作品,具現七十歲的篠山紀信自一九六○年代至今的八大主題,分別呈顯上癮東京、篠山廣角、藝術家、女星、歌舞伎坂東玉三郎、東京胴體、魅影、夢幻等。
-
特別企畫 Feature 賴聲川影子系列攝影作品
影子,在我的鏡頭裡
這些年我旅行到各處,也有機會較長期居住在不同的城市工作,我開始對影子有興趣,可能跟《如影隨行》的創作氛圍有關吧,我就開始比較積極地用我的Contax G2相機(有一年我請教攝影家劉振祥,我應該買什麼相機隨身攜帶方便,品質又好,他推薦這一台)捕捉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影子。因為po了幾張在網站上,《PAR表演藝術》雜誌覺得有趣,就希望我能提供一些給讀者。 這六張是許許多多相片中挑出來的,沒有特別邏輯,大概想配合《如影》的感覺,所以用了兩張有人影的。其實我大部分影子相片是沒有人的。 我絕對不是專業攝影師。振祥、大家,請多包含! (J5-01)Palo Alto, 加州,2007,我在Stanford教書時經常去的咖啡店附近。除了左下角,全是影子。 (J5-02)Atherton,加州,2007,朋友家外面。 (J5-03)上海新樂路,2007/10/15 (J5-04)北京北劇場,2002 (J5-05)香港尖沙咀,2007/7 (J5-06)史丹佛大學校園,2007,自拍像
-
一本藝術經
陳宏一 鏡頭之下 揮灑藝術叛逆
曾拍過多支音樂錄影帶、電視廣告、短片的導演陳宏一,是個寡言安靜的人,他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包括司迪麥及中興百貨電視廣告等,鏡頭下犀利的影像風格,與桀傲不羈的意識形態,總是在每次出現時,讓人不能忘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