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舞蹈

穿越幽暗尋找光明 TAI身體劇場《最後的隧道》探索身體與土地深層對話

文字|張震洲
攝影|張震洲
官網限定報導  2025/10/23
這個秋天,讓我們一起走進這條隧道,在幽暗中傾聽身體的聲音,在微光裡尋找回家的路。 (張震洲 攝)

當你走在一條看不見盡頭的隧道裡,四周只有呼嘯而過的車燈與微弱的警示燈光,在那漫長的黑暗中,你是否曾思考過:我是誰?我從哪裡來?這不僅是一個存在的叩問,更是一趟尋找文化根源的旅程。今年秋天藝術節,TAI身體劇場將帶來全新創作《最後的隧道》,這不只是一場演出,更是一次穿越時空的身體探索,邀請觀眾一同走進那條連結過去與未來的神祕通道。

2025秋天藝術節 TAI身體劇場《最後的隧道》

2025/10/24-25  19:30

2025/10/26  14:30

台北  國家兩廳院實驗劇場

藝@書廣告圖片
《霸王虞姬》交響組曲CD廣告圖片

故事要從2024年初說起。那是一個尋常的清晨,TAI身體劇場藝術總監瓦旦.督喜與團員們參與自家發起的「100公里俱樂部」行動,從花蓮基地「工寮」出發,用雙腳丈量土地。當他們徒步穿越萬里到金山之間那條長達1.1公里的隧道時,一種奇特的感受襲來。

在幽暗的隧道中,隊伍被拉得很長,行走間只剩下自己、聲響流動、氣流穿梭,彷彿整個人漂浮在這個通道之中。就在快走到出口之際,突然迎面而來一群同樣正在行走的南投孩子們。那一刻,在一片光之中,他們終於走回了現實世界。

這個隱隱的觸動,啟發了瓦旦的書寫,創作了極短篇小說《最後的隧道》(2024年3月發表於PAR表演藝術雜誌第359期);而現在,這些文字將化作舞者的身體,在舞台上流動、呼吸、提問。

當我們穿越這最後的隧道,或許會發現,那閃爍的果實不只是希望,更是文化延續的生命力,是我們與土地、與祖先、與自己最深刻的連結。(張震洲 攝)
演出評論廣告圖片

「隧道」在這個作品中,不只是一個具體的空間,更是一個充滿象徵意義的通道。它讓瓦旦想起太魯閣族的創生神話:久遠以前,有個巨大半樹半岩的裂縫,某一日,這個裂縫射出了光,先祖就從這個光裡走了出來。

「隧道作為一個人造的產物,卻又在某個巧合下,適切地延伸了樹洞的形象,甚或是生命棲息地的概念,」瓦旦說,「這個『通道』也成為一種連結,連結過往、現在與未來;在這個幽暗的長廊,可能也蘊含著層層疊疊的時空。」

作品提出了一個深刻的提問:「神話之於我們的身體是什麼?既然我們是以身體來作為一種表達,當我們身體失去了神話,我們還可以用什麼東西來說話?身體跟土地的連結,這個連結其實很多時候要透過神話,可是當神話都消失的時候,我們身體跟土地的連結,又是什麼?」

這不是一場普通的演出,而是一次靈魂的洗禮。在隧道的盡頭,光正在等待著每一個願意穿越黑暗的人。(張震洲 攝)

TAI身體劇場以獨創的「腳譜」作為舞者基礎訓練而聞名。自2013年創團以來,瓦旦在田野間研究土地與腳的關係,建立了超過80種步伐序列檔案,解構與重組後,發展出獨特的身體語彙。舞團作品曾兩度獲得Pulima表演藝術獎首獎,並入圍台新藝術獎。

《最後的隧道》採用非線性敘事,透過舞者肢體語言、光影變化與空間設計,交織出一段跨越時空的文化旅程。舞台運用裂縫與鏡像等視覺元素,結合光感營造流動、轉變與穿越的氛圍,構築詩意的觀演體驗。

一場穿越時空的身體探索,帶領觀眾重新找回與土地、神話之間最深刻的連結。(張震洲 攝)

在這個被世界遺忘的孤絕時空裡,當金錢與名譽皆成虛無,記憶與未來一同失重,「存在本身」已是最赤裸的拷問。舞者以身體回應遷徙與文化重構的脈絡,呈現與土地、祖先與自然的連結,也呼應原住民族在全球化壓力下的文化抗爭與認同重建。

這不僅是一次視覺與感官的探索,更是一場身體與靈魂的文化對話。70分鐘的演出,將帶領觀眾穿越那條連結生命、記憶與未來的隧道,在黑暗中尋找微光,在失重中找回根源。

延伸閱讀

焦點專題:2025秋天藝術節專題/藝術家特輯/瓦旦.督喜

Kndsan:從舊的地方帶著什麼到新的地方生活——瓦旦.督喜和TAI身體劇場的創作方法(上)

Kndsan:從舊的地方帶著什麼到新的地方生活——瓦旦.督喜和TAI身體劇場的創作方法(下)

《最後的隧道》 當科幻與神話在隧道中黏合

瓦旦的工作手稿

Authors

作者

《霸王虞姬》交響組曲CD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