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凍水牡丹

相關文章 6 篇
  • 復刻選文 藝號人物

    廖瓊枝 情深繫命歌仔緣

    七十四歲的「台灣第一苦旦」廖瓊枝,今年初獲行政院文化獎、陳水扁總統卸任前又頒授總統府二等景星勳章,桂冠榮銜之多令人欽羨。但她念茲在茲的,仍是傳統歌仔戲的傳承使命。被尊稱為「廖老師」近三十年,早年算命仙說她命中帶「老師格」,絲毫無差,她在歌仔戲藝術上的授業,無人能及。

    文字|紀慧玲
    第239期 / 2012年11月號
  • 蝶谷殘夢》結合歌仔戲與大型西方交響樂,音樂豐富了,卻少了點鑼鼓原味。
    焦點專題 Focus

    是豪華版花車?抑或拼裝車?

    跨界並非萬靈丹,每次都靈,不靈的也別洩氣;所以,跨界也需要「試車」,既是「試車」定然會有「試乘期」。「試乘期」可以考驗觀眾的接受度,也是讓創作者重新考慮應否讓表演藝術回歸到它「質本潔來還潔去」的純真面貌。究竟,跨界是豪華版花車?抑或拼裝車?頗值得深思探討。

    文字|黃醒醒
    第193期 / 2009年01月號
  • 男中音巫白玉璽在《快雪時晴》中,相當程度融入傳統京劇的唱念作表。
    焦點專題 Focus

    台灣戲曲音樂發展的新景觀

    以傳統戲曲而言,唱腔與伴奏音樂在演出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此製作一齣新戲,編腔者與音樂作曲者對於該劇種之音樂體製要有深入的研究還有要重視唱腔「聲情」與「詞情」的配搭、「聲情詮釋」與「伴奏音樂」的配搭,進而才能在這基礎之上,新創發現代化的唱腔與樂團伴奏音樂。

    文字|施德玉
    第193期 / 2009年01月號
  • 樂劇《凍水牡丹》巧妙地將母親形象、歌仔戲、時空情境,透過舞者、歌者、戲中戲,與廖瓊枝本人疊合。
    回想與回響 Echo

    龜山島的意象

    《凍水牡丹》如此巧妙地將母親形象、歌仔戲、時空情境,透過舞者、歌者、戲中戲,與廖瓊枝本人疊合。其交織手法不循直線鋪陳,而是穿梭進退,偶有大片渲染,偶有停頓。這片拉開的大幕底,於是就有了戲劇人生的人影穿梭,也有音樂渲開的色彩空間,更有舞蹈抽象隱喻的感性魅力。

    文字|紀慧玲
    第193期 / 2009年01月號
  • 藝號人物 People

    一切榮耀,盡付舞台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這句老話深刻地印鑑著廖瓊枝的一生。過去常和她一說一唱、到處去推廣戲曲美學的文化評論家林谷芳,便曾分析道:「廖老師在台上唱〈哭靈〉、〈寫血書〉,你以為她在演祝英台、王寶釧呀?其實,她是在演她自己,哭她自己坎坷的身世!」

    文字|施如芳
    第135期 / 2004年03月號
  • 二分之一Q崑曲小劇場的《柳.夢.梅》
    特別企畫 Feature 創作觀察── 戲曲篇

    變與不變之間 創意迸發展望盛景

    這十年,可說是台灣戲曲藝術發展最劇烈的十年,原來主流、封閉的美學在新世紀幾乎全盤崩解,各類的創新、實驗、跨界次第開展,打造一齣齣令人耳目一新的繽紛戲碼。但在創新大纛之下,傳統功底依然是不變基石,變在不變之上,於是變出未來前景。

    文字|紀慧玲
    第205期 / 2010年01月號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特別企畫 Feature

    劇場與生活的忘年之遇

    李秀珣與不受既定想像束縛的「石岡媽媽劇團」
  • 戲劇

    走出彩樓.打開鏡框

    布袋戲在劇場的舞台景觀
  • 戲劇

    走進一場噩夢,再一起甦醒

  • 北京

    沉浸式戲劇在主旋律的另一端召喚疫後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