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徒馬密可能的回憶錄
-
特別企畫 Feature 編劇簡莉穎的閱讀術
鍛鍊自己的眼光,像讀一本書那樣閱讀角色的「世界」
這幾年我認真覺得市面上需要的不止是創作方法、編劇方法書,看那些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的《先讓英雄救貓咪》、《21天搞定你劇本》以及大量基礎三幕劇技術的教學,技術很重要,但我們技術永遠教不來的是你看待世界的眼光:「你為什麼會想到這個?」,而這樣的眼光是從大量的閱讀(各種各樣的閱讀)、互動,所有你經驗之事物所練就而成。比起技術方法,或許更需要的不是急著創作,而是學習如何鍛鍊自己眼光。 具有天份的人通常也都異常用功 平田織佐在《演劇入門》中,分享自己的取材方式,他寫一部劇,會閱讀30到50本相關書籍,另外看相關電影到底什麼才是「相關」書籍與電影?這部分與一直放在心中的創作目的有很微妙的感應,通常看到就知道了,當然也不排除看到其實沒有任何幫助的書,或這本書的目的是指引你看下一本有用的書如有需要,平田織佐也會去採訪,如此從一本書或一部電影中萃取出的事件也只有一兩個,如此費心才能構成60段劇情及相對應的事件。平田織佐自述他如果看到太淺薄的劇作,往往都是作者只從一本書創作出一部劇,但比起小說、電影,劇作需要更多樣性的結構。 大江健三郎在《讀書人:讀書講義》的後記寫道:「從大學剛畢業那段時期開始,我便每三年選擇一位詩人、小說家或思想家,每天下午就持續閱讀其作品和有關他(她)的研究論著。這已經是將近50年的習慣了。」 小說《長崎》(曾獲得2010法蘭西學術院大獎)的作者艾力克.菲耶(Eric Faye)在朱嘉漢訪談中,熱情地提到了他的創作醞釀期是他最喜歡的時刻,他喜歡在動筆前、第一個句子前、故事產生前,搜集著資料,放在心中慢慢醞釀的階段,這種還不知道變成的什麼的階段很迷人,「有時候你甚至不知道是否有門,這方向有路,但一旦找到了,就是令人興奮的『通道』(passage)。」一個主題可以刺激他兩年,他極其享受大量閱讀的時光。 我舉上述的這些例子是想說明,具有天分的人通常也都異常用功,你還在寫一部戲只看一本書?或是什麼都不看不取才以為光靠貧乏的生活經驗與意識形態就可以?不要做夢了,夢裡什麼都有,趕快去蹲馬步練基本功吧。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回首、遠望
很快的,又到了一年的尾聲,在每年的這個時候,也正是台灣的表演藝術界最忙碌的時候。除了有不斷的新作推出,讓觀眾眼花撩亂外,各表演團隊還要忙著年底結案、提明年的企畫當然,還有不可錯過的、大家引頸期盼的「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也在此時開賣,加上較以往不同的是,今年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的北、中、南三場館到位,更讓TIFA的精采縱橫全台,所有人莫不睜大眼睛、惦著荷包,熱烈地討論著要投向哪個節目的懷抱。當然,敝刊也會在近幾個月,鎖定這個議題,為讀者們做最詳盡的報導。 在本月份,我們先聚焦在二○一七年就曾登上過TIFA的舞台,創下當年售票秒殺、加演的劇作《叛徒馬密可能的回憶錄》。這齣由編劇簡莉穎與四把椅子劇團導演許哲彬推出的作品,以愛滋病作為創作素材出發,直視這種「曾經」被稱為廿一世紀的黑死病。但是,關於這個議題,它真的是「曾經」嗎?除罪化了嗎?無論如何不可否認的,現在還是有人與它共存著。愛滋、AIDS、HIV這些名詞從當年到現在,除了在醫療、公衛上的專業領域之外,它被人們窺視的眼光、背後隱藏的包袱,又有多少的改變?若不了解它,又要如何面對?劇場就是反映現實的一面鏡子,世界各地探討愛滋病的作品,在這卅多年來不斷被創作出來,每個作品也代表了各個年代面對它的映照。大家不妨放寬心胸,隨著本刊共同追尋劇場愛滋啟示錄,一覽如同簡莉穎所說的:「為那個距今並沒有很遙遠的年代,為那些還不那麼被理解,卻與我們很靠近的人們留下身影。」 此外,在每年的十二月份,本刊的重頭戲,就是針對全年台灣表演藝術的現況,為讀者整理爬梳該年度的十大「表演藝術回顧╱現象觀察、趨勢探索」,當然今年也不例外。回顧二○一八年,台灣的表演藝術界除了本文一開始就提及的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開幕,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北、中、南三場館到位之外,如:原創音樂劇大爆發、參與式展演蓬勃發展、地方藝術節開始重視策展、強調藝術創作陪伴、作品製作期拉長、重演巡演節目增加等等,而在這十大議題間,也不乏互相交錯影響的環節,這些發展的軌跡與歷程,將會如何牽動未來台灣的藝文環境生態發展,都值得我們持續追蹤觀察。 最後,編輯部也選出了三位2018 PAR People of the year布拉瑞揚、汪兆謙與林勤超,除了獻上我們對其表現的肯定外
-
焦點專題 Focus
當愛滋不再是絕症,這些人的故事會繼續……
二○一七年在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首演的《叛徒馬密可能的回憶錄》,是簡莉穎身為國家兩廳院駐館藝術家時所進行的田野調查與創作計畫成果,原本她想寫的是「台灣版」的《美國天使》,但在資料蒐集與訪談的過程中,發現愛滋已經不是絕症的現在,感染者面對的是不一樣的人生難題,於是方向轉了大彎明年此劇將搬上國家戲劇院的大舞台,本刊特地專訪簡莉穎,一談創作過程中的點滴與轉折。
-
回想與回響 Echo
她眼中的同志世界 舞台上的動人日常
平田說,我想要描繪世界,我覺知的世界。簡莉穎也在《馬密》中展示了她眼中的同志世界。這個世界裡沒有獵奇的刻板印象,有的是日常的溫馨,瑣碎的嫌隙,每個人都是普通人。這是《馬密》在情感上擊中我的地方。劇作家處理了一個司空見慣又難以描述的情感議題:人們因為種種機緣而結成一個緊密的共同體,抱團取暖的背後是近到失焦的親密關係的變異,最終對彼此造成不可磨滅的傷害。
-
即將上場 Preview 簡莉穎《叛徒馬密可能的回憶錄》
斷片重組的人生 你真的認識過「他」?
《叛徒馬密可能的回憶錄》是劇作家簡莉穎在為期一年的兩廳院藝術基地計畫後所完成的作品,故事描述一位被稱作馬密的人,曾主持過一個收留HIV感染者的「甘馬之家」。導演許哲彬表示,在雞尾酒療法發明後, HIV感染者所面對的不再是生死議題,而是該如何在現實社會中與病共生。但這齣戲卻一點也不沉重,更多是簡莉穎因這樣的故事而衍生的觀點,及她獨特的幽默。
-
特別企畫 Feature 今年我想看:
四把椅子劇團《叛徒馬密可能的回憶錄》 蘇文琪《全然的愛與真實》 法朵天王卡曼尼
預視未來一年所將策劃推出的表演,我自問:是否該突破過去的慣性?又或者該跟熟悉的藝術家,深入探索一直以來專注的議題。
-
特別企畫 Feature
今年我想看: 《叛徒馬密可能的回憶錄》 《少年金釵男孟母》 《手札計畫二部曲:異地共存》
翻完演出節目清單,數一數想看的數量已超過五十檔。要選出三檔「最想看的」,根本是得逼自己先演過內心小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