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藝術

很快的,又到了一年的尾聲,在每年的這個時候,也正是台灣的表演藝術界最忙碌的時候。除了有不斷的新作推出,讓觀眾眼花撩亂外,各表演團隊還要忙著年底結案、提明年的企畫……當然,還有不可錯過的、大家引頸期盼的「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也在此時開賣,加上較以往不同的是,今年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的北、中、南三場館到位,更讓TIFA的精采縱橫全台,所有人莫不睜大眼睛、惦著荷包,熱烈地討論著要投向哪個節目的懷抱。當然,敝刊也會在近幾個月,鎖定這個議題,為讀者們做最詳盡的報導。

在本月份,我們先聚焦在二○一七年就曾登上過TIFA的舞台,創下當年售票秒殺、加演的劇作《叛徒馬密可能的回憶錄》。這齣由編劇簡莉穎與四把椅子劇團導演許哲彬推出的作品,以愛滋病作為創作素材出發,直視這種「曾經」被稱為廿一世紀的黑死病。但是,關於這個議題,它真的是「曾經」嗎?除罪化了嗎?無論如何不可否認的,現在還是有人與它共存著。愛滋、AIDS、HIV這些名詞從當年到現在,除了在醫療、公衛上的專業領域之外,它被人們窺視的眼光、背後隱藏的包袱,又有多少的改變?若不了解它,又要如何面對?劇場就是反映現實的一面鏡子,世界各地探討愛滋病的作品,在這卅多年來不斷被創作出來,每個作品也代表了各個年代面對它的映照。大家不妨放寬心胸,隨著本刊共同追尋劇場愛滋啟示錄,一覽如同簡莉穎所說的:「為那個距今並沒有很遙遠的年代,為那些還不那麼被理解,卻與我們很靠近的人們留下身影。」

此外,在每年的十二月份,本刊的重頭戲,就是針對全年台灣表演藝術的現況,為讀者整理爬梳該年度的十大「表演藝術回顧╱現象觀察、趨勢探索」,當然今年也不例外。回顧二○一八年,台灣的表演藝術界除了本文一開始就提及的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開幕,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北、中、南三場館到位之外,如:原創音樂劇大爆發、參與式展演蓬勃發展、地方藝術節開始重視策展、強調藝術創作陪伴、作品製作期拉長、重演巡演節目增加等等,而在這十大議題間,也不乏互相交錯影響的環節,這些發展的軌跡與歷程,將會如何牽動未來台灣的藝文環境生態發展,都值得我們持續追蹤觀察。

最後,編輯部也選出了三位2018 PAR People of the year——布拉瑞揚、汪兆謙與林勤超,除了獻上我們對其表現的肯定外,也感謝他們的努力與對台灣表演藝術界的付出,並期待他們將來會有更亮眼的成績。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