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魂曲
-
音樂 《安魂曲》及《b小調彌撒》
歲末兩部曠世巨作 以合唱撫慰人心
2023是一個特別的年份,在終於擺脫疫情後,表演藝術團隊精銳盡出,也期待粉絲們能夠再度回到觀眾席中欣賞演出。時值歲末,威爾第的《安魂曲》及巴赫的《b小調彌撒》兩部伴隨合唱的巨著,將以溫暖的歌聲安慰惶惶不安的人心,增添人們安定的力量。
-
藝術節 2022人權藝術生活節
跨越地域藩籬 打開被淹沒的傷痛歷史
2022人權藝術生活節將於11月19日登場,這次的主題「記憶導航」意在出土曾經被壓抑的歷史,恢復那些被否認的身分,發出曾被禁止的聲音,不論性別、族群、年紀;無論是否有過交集,這些曾被淹沒的歷史,都是引領我們向前推進的力量。 今年的人權藝術生活節邀請了包含飛人集社劇團、余余劇場、阮劇團、狂想劇場及來自香港的藝術家黃國才等藝術家與團隊參與,並將展演戲劇、舞蹈、音樂、裝置藝術、影像錄製與紀錄片等內容,其中最值得期待的是野火樂集所製作、再現鄒族歌手高菊花的紀錄片《派娜娜:傳奇女伶高菊花》。 高菊花是鄒族音樂教育家高一生的長女。1947年二二八事件時擔任阿里山鄉長的高一生因協助涉案者避難,被加上罪名「匪諜叛亂」,於1952年被捕,1954年遭到槍決,為白色恐怖時期的受難者之一。 高菊花畢業於台中師範學校,任教於阿里山國小,原本已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接受入學的她,卻因為父親被捕,中斷了求學之夢,家裡經濟因此一落千丈。此時經過朋友介紹,於是到台北的歌廳以藝名「派娜娜」登台演唱賺錢養家。她白天在歌廳以狂野的嗓音、風情萬種的舞姿演唱拉丁歌曲,迷倒當時不少權貴。各大唱片公司也捧著條件優渥的合約等著與她簽約,可是她一概拒絕,因為每晚走下舞台,在台下等她的不是歌迷,而是準備帶她去問話的情治單位人員,與她交換救援高一生的條件。但不管她如何努力賺錢,配合情治單位的要求,父親高一生最終還是走了。 這位為家人犧牲的奇女子,在野火樂集總監熊儒賢多年的採訪與籌備下,透過導演侯季然的影像,將這位傳奇歌手背後因歷史的殘忍、導致她必須度過的悲情人生,呈現在你我的面前,其父高一生對鄒族音樂的貢獻,因白色恐怖而中斷的憾事,也能從這短短25分鐘的紀錄片一窺端倪。
-
即將上場 Preview 歌劇大師的非歌劇經典
威爾第《安魂曲》 人性關懷更勝神性描繪
將於台灣國際藝術節中演出的威爾第《安魂曲》,可說是歌劇大師在歌劇之外的代表經典。一如威爾第那些史詩壯闊般的歌劇,這部與眾不同的宗教彌撒曲也展現了劇力萬鈞的磅礡氣勢。
-
達人推薦 本月我要看
威爾第《安魂曲》
一八六八年十一月,歌劇大師羅西尼辭世,義大利舉國哀慟。身為義大利新一代歌劇天王的威爾第號召當時正紅的十三位作曲家,聯手創作了一部《安魂曲》來向大師致敬,並安排在羅西尼逝世一周年時首演。可惜這件樂壇壯舉因故取消,這部作品也從此被束諸高閣。 五 年後,義大利文豪曼佐尼撒手人寰;威爾第傷痛之餘,決定創作一部《安魂曲》來紀念這位知交好友。他將當年為羅西尼所作的安魂曲中、自己負責的 〈Libera me〉樂章稍作修訂,同時把其他安魂彌撒篇章譜寫入樂,完成了威爾第自己的、完整的《安魂曲》。有別於以往安魂曲給人的印象,「歌劇之王」威爾第的《安魂 曲》色彩濃烈、感情豐沛、充滿戲劇張力;不過在這高潮迭起、充滿渲染力的音樂外殼之下,威爾第也展現了他深沉、內斂、崇高的靈魂。 在二○一三年、威爾第誕生兩百周年的此刻,還有什麼比呂紹嘉指揮、NSO國家交響樂團和台北愛樂合唱團聯手演出的「威爾第《安魂曲》」,更適合用來向大師致敬呢?
-
藝@CD
從此岸到彼岸
生命終點的旅程,是人生必經之路,卻也是人類最大的未解之奧秘。東西方的哲學宗教,對「死亡」也有截然不同的領悟及解釋。偉大的宗教領袖聖嚴法師在今年二月三日圓寂,遺言的最後他說:「無事忙中老,空裡有哭笑,本來沒有我,生死皆可拋。」,如此對生命的澈悟,透過世界音樂大師何訓田的《如來如去》,我們得以撇開人世間的紛擾,內觀生命純淨的本質。
-
達人推薦 本月我要看
莫札特《安魂曲》
一樣的規律,到了暑假,大師藏而合唱音樂節興。不過今年這場推薦節目,倒有別於往年提出的理由「多樣、活潑」,而是這首曲子真正難得。聆聽過萬千次莫札特的音樂,大部分他的作品已經讓我覺得厭煩。唯這部作品,相信莫老兄也會同意,始終讓我感到無比敬畏。就像面對每個人此生唯一一次死亡一樣,再怎麼不羈的心,也得嚴肅以對。莫札特譜寫此曲時,死神已經夜夜來來共枕,音符中毫不見晚期作品縟麗的詞藻,也不復以往樂天明媚,只有一種在慚惶恐懼壓力下,對生命記憶幾近瘋狂的撕扯。很難想像,一個寫出那麼多唯美音樂的神童,最後終究寫出這種恐怖的完結篇。 究竟安魂曲是撫慰亡靈的呢?還是鎮懾活人的呢?這是個有趣的心理課題,史上只有在莫札特這樣為自己送終的情況,二者始合而為一。我常把聆聽這部作品當成一種洗滌心靈的情境,如同教堂一般,進到裡面自然產生自省的心情。這和音樂內容或教義都沒有關係,它是一種直接的精神感染力。 在鬼月以這部作品做為閉幕音樂會,倒是有時間點上的恰到好處。本次演出由匈牙利指揮家嘉保‧豪勒隆指揮節慶合唱團、台北愛樂合唱團、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澳洲Coco's Lunch、瑞典古斯塔夫室內合唱團。顯然,又是杜黑熱愛的人海戰術,嗯,我也喜歡。畢竟「人海」本身是難能可貴的經驗。每立方公分的空氣都注滿了音符,那種爆發力,有點接近苦修者苦喜交雜的自虐。 文字|楊忠衡 樂評人兼唱片、表演藝術製作人,音樂時代出版社總編輯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你的莫札特經驗是什麼?
人人都用自己的方式去詮釋莫札特。 編輯廖俊逞提議說要做莫札特紀念專輯的時候,初時我皺了皺眉,這是最難做的題目,最容易被 看懂,最不容易被滿足,對老饕級的莫迷而言,認識莫札特,文字永遠比不上音樂本身;對入門的人而言,莫札特一生創作六百二十六首,我們算了算,一個常人就 算用每天抄八小時,也要花三十年才能把他所寫的譜抄完,我們要從哪一個角度來認識莫札特?難。 於是我們想:建立自己的莫札特經驗。二百五十 年以來,莫札特對人類的影響無遠弗屆:全世界暢銷排行榜的國際通童謠裡,「一閃一閃亮晶晶」應該是第一名如果沒有莫札特的話,它可能無法離開法國鄉間 的民謠身分;我知道有朋友在生產前,一再叮嚀醫生,如果可以的話,分娩時為她播《魔笛》裡的夜后之歌〈我心燃繞著怒火〉;當然,就更不用說,醫學上如何努 力證明,莫札特音樂不只使孩子不會變壞,更證明足以使孩子變聰明。 但是你認識莫札特嗎?我們反過來問,這位兩百五十年來像鄰居般存 在在世界各角落裡的長不大的音樂家,他真的靠天才過一生嗎?我們翻讀了許多關於莫札 特的書籍、書信之後,覺得他一生不快樂的時間應多過於快樂,他喝酒、說髒話,還愛對女生毛手毛腳;在金錢方面,如果活在現代,他肯定是各家銀行現金卡最搶 手的廣告代言人,然而天才與貧窮似乎是宿命裡的同卵雙胞胎,他給世人留下豐富的音樂遺產,自己卻窮得連棺材本都沒有。 關於莫札特的書多如牛 毛,除了《安魂曲》之外,這位作曲家裡的阿波羅永遠給人向上的、華麗的、優美的、光明的想像與慰撫。這本紀念專號的策畫,一方面為讀者先預告了一整年關於 莫札特的全球活動,另一方面,就像我們對潘金蓮仍有無限的想像與同情,全世界的歌劇導演都在嘗試重新詮釋莫札特歌劇裡的女人,今年國家交響樂團選擇了以兩 齣歌劇《女人皆如此》與《費加洛的婚禮》,導演賴聲川把兩齣歌劇搬到民國三○年代繁華時髦的上海,在這一期裡由賴導演詳盡說明了整個導演的想法。
-
音樂新訊 紀念一百六十歲冥誕
四月吹起佛瑞法國風
法國作曲家佛瑞(Cabriel Faur)或許不像德布西或拉威爾那樣為國人熟知,但卻不折不扣是奠定法國音樂風貌的重要人物。他在十九世紀下半葉,追隨聖桑學琴並共同建立了法國國民樂派,讓法國古典音樂擺脫德奧傳統的桎梏,發展出屬於自己文化風格的特色。佛瑞的作品以聲樂曲及室內樂聞名,而他也像貝多芬一樣晚年失聰,但仍譜出精采的樂章。 今年五月剛好是佛瑞的一百六十歲冥誕,四月就有兩組音樂會不約而同以佛瑞為主題。北市交邀請現任美國德州大學阿靈頓分校合唱系系主任及福斯堡市歌劇院副指揮的林菁,首度返台指揮,特別演出佛瑞的《安魂曲》。而在台灣努力耕耘的印象三重奏,則特地邀請了台北愛樂電台主持人、女高音黃瑞芬(Zoe),一起鋪陳一晚專屬於佛瑞的浪漫饗宴,除了演出佛瑞知名的〈夢後〉等六首歌曲外,還將演出佛瑞最重要的作品第一號鋼琴四重奏,以及佛瑞失聰後的傑作鋼琴三重奏。想認識這位法國代表作曲家的觀眾,這正是不容錯過的好機會!(莊珮瑤)
-
音樂
一首首樂章,一頁頁血淚史
追悼亡者的安魂曲,原是專為逝者舉行的儀式而寫的基督教音樂,但在音樂史上,卻有不少作曲家為戰爭中的亡魂特地打造安魂曲,同時也讓人反思戰爭的殘酷與人類的血淚命運。
-
舞踏特輯
死海 維也納華爾滋及鬼魂
懷愛死者的腳步 尋愛死者的迷亂
-
音樂
北市交合唱團首演 威爾第《安魂曲》
「北市交合唱團」以威爾第的《安魂曲》做爲首演節目;陳秋盛一氣呵成的指揮顯露了強烈的震撼,然而合唱團的默契仍稍嫌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