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首首樂章,一頁頁血淚史 (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提供)
音樂

一首首樂章,一頁頁血淚史

戰爭與安魂曲

追悼亡者的安魂曲,原是專為逝者舉行的儀式而寫的基督教音樂,但在音樂史上,卻有不少作曲家為戰爭中的亡魂特地打造安魂曲,同時也讓人反思戰爭的殘酷與人類的血淚命運。

追悼亡者的安魂曲,原是專為逝者舉行的儀式而寫的基督教音樂,但在音樂史上,卻有不少作曲家為戰爭中的亡魂特地打造安魂曲,同時也讓人反思戰爭的殘酷與人類的血淚命運。

NSO「如果你真懂得愛─戰爭安魂曲」

2月27、28日

台北國家音樂廳

每當偉人逝世或是追悼戰爭中的亡者,這時就會出現一部受人重視的安魂曲,就像在上個世紀末,二次大戰結束五十週年的時刻,史尼特克等四位作曲家為了哀悼人類史上傷亡最慘重、遍及最廣的二次世界大戰,聯手打造了一部安魂曲,而這樣的壯舉雖不是絕後,但應該是空前。

安魂曲這樣的曲種,在西方的基督教音樂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嚴格地說,它原是彌撒音樂的一種,是專為逝者舉行儀式而寫,這樣的彌撒稱為「亡者彌撒」(Missa pro mortis)而不稱安魂曲,但由於亡者彌撒第一首〈進堂經〉的第一句的第一個字就是“Requiem”,所以後來就將亡者彌撒簡稱為安魂曲。

從西方音樂的發展史來看,從古至今安魂曲的功能性,不單單只是為亡者所舉行的儀式,至今已有音樂會的安魂曲以及紀念性的安魂曲,而語文也不再只是拉丁文,已有使用各國語言的安魂曲,如布拉姆斯的《德文安魂曲》、亨德密特在美國時期的作品《當去年的丁香在庭前綻放--〈給我們所愛之人〉的安魂曲》When Lilacs last in the Door-Yard bloom’d—a Requiem “For Those we love”(1946)等等,已經打破安魂曲須使用拉丁文的規則,爾後更有在安魂曲中使用兩種以上語言的情形,最著名的莫過於布瑞頓的《戰爭安魂曲》同時使用拉丁經文與英國詩人歐文的英文詩,製造了時空的交錯,與古今儀式對二次大戰亡者的追悼與省思,然而這一類未遵守基督教彌撒音樂規則的作品,多半屬於音樂會或紀念式的安魂曲。

而安魂曲中,如史尼特克為紀念二次大戰的安魂曲或是布瑞頓的《戰爭安魂曲》,這一類與戰爭有關的作品自十九世紀以來已經累積不少,換言之,每當有慘烈的戰爭,人類就會為自己的同伴舉行追思,反省一下戰爭的必要性,以及人類的罪行,但是想從中得到反省與生命的體驗,倒是未必;而音樂家的純真與對生命的深刻體驗,卻為人類留下最寶貴的音樂資產,供後人欣賞與追思。

戰爭安魂曲的濫殤

最早與戰爭有關的安魂曲為白遼士的安魂曲Requiem(作品五,又名Messe des Morts),這部作品是為紀念一八三五年在阿爾及利亞所發生的恐怖事件的亡者所作。白遼士為了讓這部作品呈現壯闊、高貴與莊嚴的效果,作品本身不僅龐大並加入法國作曲家很少採用的續抒詠(Sequence)《震怒之日》Dies irae。整部作品共分為十章,樂團與人聲的總人數多達四百五十人,並在《震怒之日》的部分做了內容上的修改,尤其在〈神奇號角〉Tuba mirum這一節中充分展現白遼士豐富的想像力與音響上的設計。

白遼士在寫作時已經想像這首作品在巴黎傷兵院(Les Invalides)上演的情形,所以當這首作品於一八三七年十二月五日在傷兵院正式上演時,銅管被分成四群,分落在東、南、西、北四個角落,當他們同時響起時,所產生的立體音響效果震憾所有的人,使得這場葬禮顯得隆重且壯觀。白遼士曾在他的回憶錄中寫道:「被五個管弦樂團與八對定音鼓震憾到是有可能的,合唱團可以產生刺激性的攻擊,而神父在儀式之後在祭壇上哭泣長達四分之一小時。」

白遼士的這首安魂曲對於當時法國革命後混亂的路易.菲利普年代,法國在缺乏大型作品以激勵人心之下,顯得特別耀眼,它不僅是代表浪漫派音樂的佳作,也讓十九世紀的法國學派受到世人相當程度的重視。

小號不再是凱旋之聲

以《三便士歌劇》聞名的德國作曲家庫特.威爾﹙Kurt Weill,1900-1950﹚,在安魂曲方面的獨特表現,就是與當代詩人布萊希特合作,以歌詠曲(cantata)形式寫作的《柏林安魂曲》Das Berliner Requiem(1928)。這首作品當時雖是受法蘭克福廣播電台委託創作的作品,但庫特‧威爾是以觀看社會的角度寫下這部樂曲,當時正是一次大戰之後,歐洲百廢待舉,德國正為自己所犯下的罪行贖罪,所以作曲家懷著對社會的省思與生命存在的尊嚴與價值進行創作。

這是一部德文的安魂曲,歌詞內容採用布萊希特的詩。在音樂內容的編制使用一名男高音、男中音、男聲合唱團、管樂團與吉他、班鳩琴和打擊樂。歌詞分為五段,但樂曲結束前第一段會重複,形成六段章節的作品,並具有首尾的統一感。這是一部敘事性強的作品,前後兩章是〈偉大的謝頌〉Großer Dankchoral ,內容是用反諷的方式讚美著夜晚和黑暗的來臨,而它們的來臨帶來世間的不安,而花草與動物也因它們而亡;第二章雖名為(溺斃少女的敘事歌)Ballade vom ertrunkenen Mädchen;但它暗喻著世間的殘酷無情,上帝遺忘人間使得人間殺戮重重,屍骸遍佈;第三章為〈死難者紀念碑〉Martel是在悼念少女的死亡;第四五章為〈關於凱旋門下不明士兵的第一次報告〉Erster Bericht über den Unbekannten Soldaten unter dem Triumphbogen與〈關於凱旋門下不明士兵的第二次報告〉Zweiter Bericht über den Unbekannten Soldaten unter dem Triumphbogen是在討論戰爭的過程與最後的審判,而象徵凱旋的凱旋門竟是壓住士兵的墳場,凱旋的意義重新被討論。庫特.威爾在音樂上也用極低音管在敘事上的反諷,甚至向來代表凱旋之聲的小號在此聽來特別刺耳,竟也成為作曲家表達反戰的樂器。

庫特.威爾自稱這是一部「世俗的安魂曲」,一種「紀念碑文、墓誌名和悼亡歌曲的剪輯,它們符合了最廣大的民眾階層與觀點。」這部作品是為廣播電台量身定作,所以作曲家在寫作時特別注意這一點,將這部作品設定是為社會大眾而寫,所以音樂與文字內容皆以反戰作為思考的出發點,這正點出歐戰結束十年,人們對戰爭依舊恐懼。

鐵幕下的安魂曲

悼念二次大戰的安魂曲除了知名的布瑞頓的《戰爭安魂曲》外,還有俄國作曲家卡巴列夫斯基(Dimitri Kabalevsky,1904-1987)的安魂曲(作品七十二,1963)與愛沙尼亞作曲家圖賓(Eduard Tubin,1905-1982)的《陣亡士兵安魂曲》(1979)皆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卡巴列夫斯基曾任前蘇聯作曲聯盟的總書記,在當時俄國是不容許作曲家有這樣的作品出現,所以該曲的存在的確有其特殊意義。卡巴列夫斯基為寫作這部安魂曲,特地委託詩人羅滋德芬斯基(Robert Rozhdestvensky)寫作文本,而詩人也發揮他愛國主義的本性,與對二次大戰死於納粹德軍入侵時的俄國士兵的悼念,洋洋灑灑寫了一大篇,使得卡巴列夫斯基花了兩年的時間才將這首安魂曲寫完。這首作品就文字與音樂內容來看,已經脫離基督教文化,是一部歌詠式的國殤。當時作曲家另尋出路,請作家或詩人用俄文寫作一套完整不帶有宗教味的歌詞,爾後再譜上曲,是無可奈何的做法,如果作曲家遵循原基督教的傳統方式來寫,依當時情勢會引來麻煩。

這首作品的標題為《獻給那些為對抗法西斯主義而死的人們》,已清楚地表達對二次大戰死難者的哀悼。全曲依詩節的架構可分為三個部分,前兩個部分各有四個章節,末章為三個章節,第一部分是在讚頌士兵們為保衛家國犧牲的勇氣;第二部分是家的思念與母親的呼喚,但無名的士兵為了後代子孫的未來仍然要上戰場;第三部分悼念死者,為死者獻上榮耀的光環。

愛沙尼亞獨立運動血淚史

愛沙尼亞作曲家圖賓的《陣亡士兵安魂曲》Requiem for Fallen Soldiers是向追求獨立自由為國捐軀的愛沙尼亞戰士哀悼致敬。波羅的海三小國遭蘇聯併吞後,圖賓就流亡瑞典,定居於斯德哥爾摩,一九六一年歸化為瑞典公民。

這首《陣亡士兵安魂曲》歌詞取自Henrik Visnapuu(1890-1951)與Marie Under(1883-1980)的詩,作曲家從一九五○年開始寫作,於一九七九年八月十七日才完成。這首採獨唱、男聲合唱、小號、小鼓、定音鼓與管風琴特殊編制的作品,曾讓作曲家中斷寫作十九年,而首演時圖賓以七十六歲的高齡親自上場指揮,表達他對祖國的思念與死去同胞的致敬與哀悼。

這首非傳統拉丁文的安魂曲共有五個章節,第一章與第五章的歌詞與音樂相同,每一章都是一首詩,前三首取自Henrik Visnapuu,最後一首取自Marie Under,這些詩的年代分別為一九一九、一九二○、一九四二與一九四四,涵蓋了一次大戰後的愛沙尼亞獨立戰爭與二次大戰愛沙尼亞在強國併吞下的掙扎,是一頁頁的血淚史。每一章都是用音樂的速度術語為標題,第一章〈行板〉,向犧牲者敬禮致意;第二章〈快板〉,一個士兵的葬禮;第三章〈甚慢板〉,士兵的母親;第四章〈行進般的慢板〉,在愛沙尼亞獨立戰爭中學生們將丁香枝插在他們的墨水池中以表示其同學們的過世,所以此詩節歌詠著丁香花象徵他們英勇的事蹟;第五章〈廣板〉,向犧牲者敬禮致意。

十九世紀以後的安魂曲逐漸脫離基督教儀式的功能性,至二十世紀以後歷經兩次世界大戰與國家的獨立運動,安魂曲逐漸成為作曲家對家國思念與過去傷痛記憶表達的媒界,而藉由這些作品也可以了解到人類的血淚史,這些血蹟斑斑的安魂曲永遠訴說著人類擺脫不掉的命運。

文字|賴惠娟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碩士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