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 提供)
音樂 《安魂曲》及《b小調彌撒》

歲末兩部曠世巨作 以合唱撫慰人心

台北愛樂X簡文彬—威爾第《安魂曲》

2023/11/13  19:30

台北 國家音樂廳

 

德國指揮大師貝爾紐斯&台北愛樂—巴赫《b小調彌撒》

2023/12/5  19:30

台北 國家音樂廳

2023是一個特別的年份,在終於擺脫疫情後,表演藝術團隊精銳盡出,也期待粉絲們能夠再度回到觀眾席中欣賞演出。時值歲末,威爾第的《安魂曲》及巴赫的《b小調彌撒》兩部伴隨合唱的巨著,將以溫暖的歌聲安慰惶惶不安的人心,增添人們安定的力量。

簡文彬將指揮演出威爾第的《安魂曲》。(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 提供)
北市交-馬林、林易12/2-12/9廣告圖片

威爾第《安魂曲》  第7度在台上演

今年適逢威爾第誕生210周年紀念,台北愛樂合唱團特地推出威爾第《安魂曲》作為賀禮。執行長丁達明細數從1980年代開始至今,此曲這回是第7度在台上演。此次以台北愛樂合唱團、台北愛樂青年合唱團、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共250人的龐大規模登台,並邀請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藝術總監暨指揮簡文彬領軍。簡文彬透露,雖然對這部作品很熟悉,但這卻是他第一次指揮演出:「作品對於年輕樂手來說不容易,即使音符可以演出,但要表現內涵卻不簡單。」他指出:「根據首演的史料可以看到,當初在米蘭大教堂演出,也有一百多人。現在在音樂廳,舞台大很多,為了讓效果好,合唱團人數也要增加。在作品中有一首曲子還需要將合唱團分成兩個部分,而且4位獨唱者,都是需要有能力演唱歌劇等級的主角。」因此也特邀女高音林玲慧、女低音王郁馨、男高音崔勝震、男低音謝銘謀等國內好手為本場演出擇。

簡文彬進一步說明:「威爾第是一位擅長歌劇的作曲家,因此作品有很多人性的表達。在樂譜前言中,還指出先朗誦拉丁文歌詞,結束後音樂才下,而在作品中有很多看起來很普通的拉丁文,他都能將文字具象化,讓音符表現更有意義,也使聽眾有不一樣的感受。」此外,由於《安魂曲》的創作時間跟《阿依達》差不多,因此可以找到不少兩者的雷同之處。

Bravo-11/10-12/31廣告圖片
德國指揮家貝爾紐斯將指揮演出巴赫《b小調彌撒》。(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 提供)

巴赫《b小調彌撒》  總結巴洛克藝術的巨作

12月初,台北愛樂合唱團更與國立臺灣交響樂團聯合主辦,演出巴赫的《b小調彌撒》。此曲完成於巴赫臨終之前,當時他已經失明,然而這卻是一部堪稱畢生、甚至巴洛克藝術總結的作品。音樂總監古育仲認為:「有一說是巴赫《b小調彌撒》寫了20幾年,但正確說法是他這個想法醞釀了很久,思考到真正動手完成花了20幾年。這部作品可說是他在萊比錫生涯中汲取靈感的精華。」

台北愛樂合唱團在2008年首次演出《b小調彌撒》,至今已相隔15年了,但表演同樣不簡單。古育仲指出:「約2個小時的長度中,從頭到尾滿滿的合唱,而且唱法是相當困難的。」尤其巴赫對合唱團非常用心,在音樂較為澎湃的部分,不但以賦格的方式表現,還要求很高的聲樂技術,就像華彩,歌手要頻頻維持高強度,是相當困難的要求。除了考驗合唱團的能力外,古育仲也表示拉丁文的演唱並非一般:「相較於語氣較柔軟的羅馬式發音,巴赫在《b小調彌撒》所使用的是德國腔調的唱法,因此聽起來更為鏗鏘有力。」

對於音樂創作,古育仲認為:「巴赫的作品更為內斂,若花時間與精神理解,就能夠理解其蘊含的意義。但作為觀眾,若不去想這麼多,單純享受音樂、了解歌詞音符描繪的畫面與欣賞技巧,也是一部很好聽的作品。」而對獨唱者來說,雖然跟其他作品比較起來稍少一點,但卻絕不輕鬆。為了演出這部傑作,特別邀請身兼斯圖加特室內合唱團、斯圖加特巴洛克室內樂團、斯圖加特宮廷樂團和斯圖加特古典愛樂樂團的藝術總監貝爾紐斯(Frieder Bernius)前來擔任指揮。貝爾紐斯是此領域的佼佼者,至今已有120個錄音和50個國際獎項,並且來台數次。本場的獨唱歌手女高音林慈音、男高音林義偉都曾與他合作過,女低音鄭海芸、男低音葉展毓也將加入獨唱行列。喜愛古典音樂的樂迷對這部作品都有耳聞,但真正有機會在音樂廳親炙現場的機會並不多,在這歲末的倒數階段,讓我們在兩部曠世巨作中,享受祥和與祝福的樂聲。

本篇文章開放閱覽時間為 2023/11/10 ~ 02/10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