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黃韻玲

相關文章 10 篇
  • 黃韻玲
    藝號人物 People 我和我自己的相處之道

    黃韻玲 獨處時跟自己說:「黃小玲你很勇敢!」

    五歲以前,黃韻玲是家中唯一的小孩,即使父母親上班不在家的時候,有祖父、祖母相伴,但多半她都是獨自一人,那時,她就懂得和自己相處。

    文字|兆欣
    官網限定報導  2020/12/01
  • 《台北秀秀秀》
    即將上場

    綠光酒吧演出《台北秀秀秀》

    爲了讓大衆覺得「戲劇」不是遙不可及的,而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綠光劇團到pub演出歌舞劇,創造一個看戲環境的另類新選擇。此次演出,演員陣容包括:女主角由流行音樂界名人黃韻玲擔任,她亦爲此次音樂設計者;另外二位演員則爲羅北安與鄧安寧。此次演出內容將呈現台北生活百態、兩性關係等。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72期 / 1998年12月號
  • 《紅伶》改編自小說《蜘蛛女之吻》,描述一個囚室中,兩個個性迥異的男囚犯的生命故事。
    戲劇 改編自《蜘蛛女之吻》 黃韻玲打造多風格新曲

    王柏森化身《紅伶》 看見煉獄中的天堂

    重新擁抱睽違已久的劇場,歌舞劇王子王柏森這回不再扮演戲迷心目中的夢中情人,演出改編自知名小說《蜘蛛女之吻》、描述政治犯和同性戀的《紅伶》,他將親自執導並演出戲中同性戀囚犯一角,並邀來黃韻玲打造全劇新曲,原住民歌手紀曉君、民雄參與演出。

    文字|廖俊逞
    第177期 / 2007年09月號
  • 主持人黃韻玲與3D偶魔力客一起彈琴說故事,帶領小朋友進入古典音樂的世界。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活潑動畫+生動介紹

    《古典魔力客》 讓親近古典音樂好輕鬆

    親切風趣的主持人黃韻玲,加上長得像「MMs」巧克力球的「魔力客」,還有生動活潑又搞笑的古典音樂家動畫,讓電視機前的小朋友不知不覺地被「勾」進看似「高深」的古典音樂世界。這個由公共電視製作的音樂啟蒙節目播出第一季就引發熱烈回響,但幕後製作的艱辛過程,也讓我們驚訝:原來要讓你看得輕鬆,其實幕後真的一點都不輕鬆呢!

    文字|鄭淑瑩
    第151期 / 2005年07月號
  • 《睡美人》
    特別企畫 Feature 瞄準下半年國內自製音樂劇

    本土音樂劇,製作也瘋狂

    對於喜愛音樂劇的觀眾來說,下半年簡直像是到了天堂一般!因為不但有國外的百老匯音樂劇上檔,還有許多國內劇團所策劃的音樂劇蓄勢待發。看來,樂迷們可得開始省吃儉用,存點錢買票好過過戲癮呢!

    文字|盧家珍
    第139期 / 2004年07月號
  • 李立群的一個角色是電影導演,這是他在劇中執導A片的一景
    目擊排練場REHEARSAL TIME

    那一夜,看見三個大老婆與一場審判

    跨過滿是下班人車的愛國東路,我走進行政院衛生署所在的大樓--當然不是去採訪衛生署長談健保費的問題,而是去拜訪衛生署長的新鄰居--果陀劇場。這個大 多數人已經下班的時刻,果陀新戲《我的大老婆》才正要「上工」,如火如荼地展開排練。 房子裡充滿剛裝潢好的木材油漆味,走在通往二樓排練室的樓梯間,滿滿陳列了果陀歷年作品的經典海報,《吻我吧娜娜》、《天使不夜城》、《情盡夜上海》、 《ART》。 演出「全世界夫妻間的種種問題」! 排練室裡,導演梁志民正在排《我的大老婆》的最後一場大審判的戲。這齣戲改編自好萊塢電影《大老婆俱樂部》,看過電影的觀眾應該都對片中貝蒂.蜜勒、歌蒂.韓及黛安.基頓如何整治她們的出軌老公印象深刻,是一部充滿女性意識的娛樂片。但到了編劇陳樂融與導演梁志民手中,卻呈現了不同的角度,梁志民說:「《我的大老婆》是從已婚者的角度出發,探討夫妻間的生活與兩性間的對話空間,」他還誇下海口:「光是戲中這三對夫妻在婚姻中面臨到的種種問題,足以囊括代表全世界夫妻間的種種問題。」

    文字|田國平
    第150期 / 2005年06月號
  • 雖然同樣學古典音樂出身,兩姐妹卻走上完全不同的道路。
    藝次元曼波 HEART to HEART 獵人與黑心廚師的故事

    黃韻玲vs.黃韻真 人生路上的四手聯彈

    即將在《人間條件4~一樣的月光》中與林美秀演出姐妹情的黃韻玲,雖然在戲中演的是妹妹,但在實際生活中卻是不折不扣的家中大姐。很少人知道,黃韻玲有個在國家交響樂團(NSO)當法國號副首席的妹妹黃韻真;同樣擁有古典音樂學習背景的她們,卻走上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活潑外向的黃韻玲從小就是個瘋狂追星族,生活中最重要的讀物是電視週刊,學音樂只為了寫歌給自己的偶像唱。如今活躍於螢光幕前,遊走於流行音樂、劇場和主持,對她而言,如果不創作,日子就像反覆練琴一樣無聊,但只要能從工作中發現一點樂趣,她便會義無反顧地「撩下去」。 黃韻真雖然個性低調,自稱不喜歡接近人群,最愛搞自閉,但她的音樂、她的插畫,卻自然散發著如法國號音色般溫暖爽朗的特質。訪談間她深怕我們採訪素材不夠,不時發揮逗趣本色,爆出許多家人相處間的趣事。 除了二○○一共同出版《有時候懶一點反而好》,這對姐妹檔看起來沒有太多的交集。但兩人之間深厚的情感,就這麼不經意地,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就像黃韻真說的那個既搞笑又感人的「還債」故事: 我是獵人,因為我吹法國號(編按:早期法國號是獵人打獵時吹的號角),我殺動物賣給我媽,她是老闆,但我媽很黑心,用低價買進,就交給黑心廚師,就是我姐,後來沒料理好客人中毒而死,客人就是我妹跟我爸。這輩子都綁在一起

    文字|廖俊逞、李秋玫
    第197期 / 2009年05月號
  • 以劇場形式在城市夜生活的據點pub演出,是過去台灣劇團未曾有的。
    戲劇

    給我更辣,其餘免談

    當觀衆(不管來自劇場或pub的常客)走進這個混合著相聲、脫口秀、餐廳秀、live演唱的表演空間時,其實是帶著更大的期待。

    文字|吳小分
    第73期 / 1999年01月號
  • 黃韻玲演起黑幫老大,和在廣告中受盡委屈的「唐先生」樊光耀演出對手戲。
    戲劇

    演出新訊:戲劇篇

    黑色的荒謬,錯亂的愛情 《媽在江湖》讓黃韻玲與樊光耀飆戲 《媽在江湖》是一齣大型黑色豪門荒謬音樂劇,光是演員與角色的陣容就已經夠荒謬: 歌手黃韻玲去年在綠光劇團《人間條件》中演出被阿嬤附身的小女孩,演技受到相當矚目,這回卻演起黑幫女老大,和在廣告中為蟠龍花瓶受盡委屈的「唐先生」樊光耀演出對手戲,陳為民與那維勳也分飾江湖上各大幫的頭頭。製作人郎祖筠為了讓黃韻玲專心演好黑幫老大的角色,找來音樂才子黃國倫首度投身劇場音樂創作。另外還有吳義芳擔任舞蹈設計,陳柏維擔任服裝造型設計,陣容堅強。 《媽》劇由單承矩與李建常共同編劇,單承矩執導,將目前各種社會問題的癥結,特別將盜版偽鈔、人蛇走私、毒品濫用、吸金詐財等等黑道幫派所從事的不法情事,運用歌舞音樂劇的形式呈現,在虛擬詼諧趣味的荒謬中,反映出現實痛苦無奈的生活。在劇中,黃韻玲隱瞞黑幫老大的身分將女兒帶大,女兒愛上的男人,卻喜歡她,在複雜的感情外,她的身分即將穿幫,她該怎麼辦? 港味十足的伊歐涅斯柯 改編自荒謬劇經典的《兩條老柴玩遊戲》 荒謬劇場大師伊歐涅斯柯,曾因反共的立場而來台三次,今年適逢他逝世十週年,來自香港的「劇場組合」將帶來改編自伊歐涅斯柯劇作《椅子》的《兩條老柴玩遊戲》。 光看劇名,便可以發現這是一齣香港味十足的劇作:「老柴」在廣東話裡是指沒有用的人,劇情描述兩個日暮途窮的老人,一面回首畢生,一面等待一位全知的演說家來,宣示他們的存在。演說家還沒到,一位一位的隱形賓客卻到齊了。老人面對著滿舞台的椅子,卻在混亂中跳窗自盡。 「劇場組合」以默劇與小丑技巧為主要表演風格,被譽為香港近年來最具活力的專業劇團。該團以身兼編、導、演的詹瑞文及甄詠蓓為首,以「幽默」、「深入淺出」見稱,此齣他倆自編自導自演的《兩條老柴玩遊戲》,曾獲二○○○年「香港舞台劇獎」的喜劇類「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舞台設計」以及「十大最受歡迎製作」四項大獎。

    文字|田國平
    第137期 / 2004年05月號
  • 吳念真採用時間軸上跳躍的方式描寫女人堅強的一面。
    戲劇

    吳念真 演出台灣阿嬤的生命力

    吳念真醞釀多年的作品《人間條件2她和他生命中的男人們》,是一篇台灣女人的史詩,讚揚台灣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地位,韌性與堅強孕育出今日的台灣與未來,同時譏諷台灣男性對家庭的不重視,相對於女性,男人只剩一張嘴。

    文字|田國平
    第157期 / 2006年01月號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特別企畫 Feature

    藝術(家),與它們的產地

  • 特別企畫 Feature

    劇場與生活的忘年之遇

    李秀珣與不受既定想像束縛的「石岡媽媽劇團」
  • 特別企畫 Feature

    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源自於斯、生根於斯,望向在地的未來

  • 書信體

    場面調度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