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之歌
-
焦點專題 Focus 作曲家 温隆信
從植物音源 到花語的大地交響
美麗的玫瑰花與百合花,華麗誘人的外表下,聲音非常地嘶啞、難聽;外表很驢、有刺的仙人掌,聲音卻非常甜美好聽;外表害羞的含羞草,脾氣很大從小幫忙農務的旅美作曲家温隆信,對植物有一份特殊的情感,也驅使他在因緣際會下,參與了植物聲音的研究計畫。近期受疫情影響閉關在家七個月,温隆信用心觀察植物,發展出新作品《大地之歌》,每個章節都是以植物為題,借物發聲,也為世人祈福。
-
企畫特輯 Special
獻演經典人聲交響 為馬勒年揭開序幕
為了迎接接下來兩年的「馬勒年」,國內各大樂團皆安排了馬勒的經典作品以為慶賀,其中長榮交響樂團將在國慶日這天演出馬勒最後一部人聲交響曲《大地之歌》,這部鉅作不但是馬勒連串人聲交響實驗豐碩的終極成果,更是一部嫁接東西方哲學、深刻辯證生死的偉大作品。本場更邀來石易巧和王典這兩位國內首屈一指的聲樂家聯手演出,令人期待他們與長榮交響樂團如何詮釋出《大地之歌》的誇張精采與誠摯細膩。
-
音樂 NSO「大地之歌」
馬勒「最個人的」作品 真實體驗其獨特偉大
這次「大地之歌」音樂會中,NSO將演出華格納《齊格飛牧歌》和馬勒《大地之歌》,前者是華格納獻給愛妻的放閃之作,但《大地之歌》雖傳說是因其妻送了一本《中國笛》給馬勒而啟發之作,但實際並非如此,真相是由友人波拉克博士所贈。馬勒說《大地之歌》是他「最個人的」作品;也因此,唯有正確認識馬勒的人生轉折與創作心境,才有可能更深刻地體會這部作品的獨特與偉大。
-
新銳藝評 Review
細賞馬勒名作的良機
實際聆聽演出,馬勒的音樂線條的確更為鮮明,尤其像是法國號一些裝飾音都更有畫龍點睛之效;當然相較於原始版,樂手也必須面對更大的挑戰,因為每一聲部的重責大任都要由各個樂手獨力挑起,尤其在面對長線條時,沒了可相互替換的同聲部樂手,更要仔細計算,以免顯露破綻。比較令我意外的是,這場演出中樂團音色並未變得更為明澈,各個聲部在線條明顯之餘仍不乏音量
-
達人推薦 本月我想看
NSO馬勒系列「大地之歌」
《大地之歌》Das Lied von der Erde(英文翻譯:The Song of the Earth)是馬勒創作生涯裡的尾聲,寫作於一九○八到○九年間。此時的馬勒正遭逢事業、家庭、健康的多重危機,他在閱讀過Hans Bethge於一九○七年出版的中國詩譯作《中國之笛》The Chinese Flute之 後,心境上產生極大共鳴後所創作,可以說是樂迷認識晚年馬勒創作風格至高之重要作品。而懼怕音樂史上作曲家宿命之「第九交響曲」的馬勒,特意避開「九」, 冠上「大地之歌」之標題,三年後卻也無法擺脫這心中最畏懼之心魔,就在第十號交響曲未完成之際,於一九一一年五月逝世。 NSO音樂 總監呂紹嘉正帶領NSO逐漸融合,雙方在上一個樂季中共同展現亮麗票房與氣勢。因而在新樂季中,筆者則更期盼聽見更多的雙方的水乳交融,以及NSO對於馬 勒晚年大作的詮釋。六樂章的《大地之歌》,兩位國外優異演唱家東西方意向與音樂的結合,更增添我對此場音樂會的高度期待!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樂季壓軸 馬勒最夯!
當馬勒說「總有一天會輪到我出頭天」時,或許他就是預言今年春天的紐約。在沒有整數的生辰或忌日的情況下,卡內基音樂廳和紐約愛樂兩大古典音樂的龍頭,竟都以馬勒來結束本樂季,讓他出頭得十分徹底。
-
特別企畫 Feature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馬勒是一個太複雜的演說家。常在還沒有充分發展時就岔開主題,但他總曉得自己要說什麼,遠兜遠轉地又回來。小題大作,歇斯底里。白裡翻纏,死中求活。他怕自己說不清楚,標題不夠,還得加上歌詞。卻好像更離題了。但他那麼認真,你知道他是有道理的。然後在越來越長的最後一樂章,說了又說,咬住不放,非要你感動不可。
-
聲、歌與樂
我不知道,生命如何做到
「愛與傷痛,世界與夢」是馬勒音樂不變的主題,是他人格、靈魂、藝術的自白。前二者是浪漫主義的核心,但似乎馬勒特別把這小我的感受,放在與「世界」對應的高度與廣度觀看。這就是馬勒之所以為大,所以為深刻。沒有達成的是夢想。而真實的世界,即便有多少無奈,也如夢境般美麗。
-
聲、歌與樂
愛與憂傷,世界與夢
正就是這紛雜的人世風景,令人懷疑,沮喪,厭倦,疲憊。又總有小小的喜樂,永恆的憧憬,令人拳拳眷戀,就像馬勒用三個p標示的人聲,從管弦的陣仗中穿透出來。有時是無限綿長溫柔,驟然又有音程的突兀大跳,然而無論樂團如何五彩繽紛,總是清晰地傾訴著純粹真誠的本心。
-
即將上場
台北人室內樂團《大地之歌》
由莊福文敎基金會鼎力贊助的台北人室內樂團,將演出許常惠早期兩首室樂詩,以及馬勒交響曲《大地之歌》的室內樂改編版本。許常惠的兩首樂曲在一九五八到一九五九年間創作,將由女高音盧瓊蓉擔任獨唱。馬勒以中國詩爲歌詞素材譜寫的《大地之歌》,是他晚期作品的傑作之一。他譜曲時的人生遭遇和心境反映在歌曲的選曲上,對歐洲人而言,作品中的滄涼和對人生的慨嘆是作曲家揮別人間思想的呈現,雖然中國原詩中並未見此點。中國人則會產生從中找尋原詩的念頭。爲此,羅基敏博士將於三月十三、十五日在演奏廳開闢「唐詩與馬勒《大地之歌》」講座,探究馬勒如何以音樂勾畫出原詩的意境,引起中外人士的共鳴。 這首交響首的室內樂版本,荀白克改編未竟,由萊納.林(Rainer Riehn)在一九八三年完成。台北人室內樂團將藉這次音樂會,將樂曲中古詩虛無飄渺和淡出世間的意境加以呈現,獨唱部分由男高音莫華倫和女中音梁寧演出,全場由李春峰指揮。
-
台北TIFA
永遠的大地之母 路德薇希的藝術世界
將屆從心所欲之年的路德薇希宣布退休了。退休前舉辦世界巡迴演唱會與各地歌迷道別。她所詮唱的《大地之歌》至今依然膾炙人口,幾乎是馬勒的代言人,然而從她演唱過的角色來看,已經超越了我們對人聲分科的想像,再也沒有人比她在台上更大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