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澄雄
-
焦點專題 Focus 藝術與技術的競技場
國際賽事如何規劃?三階段發掘中樂指揮人才
香港中樂團舉辦的國際中樂指揮大賽,是全球首個專注於中樂指揮的比賽,旨在發掘與培養新一代中樂指揮人才。此次大賽在決賽前經歷了初賽、複賽和準決賽三個階段,每一階段均有嚴格的選拔和評審程序,為參賽者提供了一個展示與提升技藝的寶貴平台。 初賽、複賽:篩選優秀人才 本屆的初賽於2019年疫情前完成,根據參賽者於2019年10月底前提交的影像資料進行評審,由評審團於2020年1月底前公布入選複賽的名單。最終從初賽選出的27位參賽者中,因各種原因,包括找到教職或成為樂團的駐團、助理指揮及健康因素等等,僅有20人持續參加之後的賽事。 複賽於2024年7月中在香港中樂團演奏廳進行,由香港中樂團演奏。複賽分為兩部分:參賽者需先指揮指定曲目,接著透過抽籤形式指揮兩首樂曲其中之一。各階段的評審委員雖略有變動,但聯合主席由前臺北市立國樂團團長兼指揮、前國立臺灣交響樂團團長兼指揮陳澄雄及中央芭蕾舞團原首席指揮、中國民族管絃樂學會專家委員會委員卞祖善擔任,以示公平。
-
音樂
曲目失焦的「國樂二十年」
除了指揮,曲目的安排與演出還真令人乏力!首先曲目顯得凌亂沒章法,也沒有準確抓到時代風格;而兩場以大合奏為主體的「采風民族管絃樂團」,更找不到代表的正當性(采風民族管絃樂團是為這次音樂會臨時組成的樂團),這樣的安排,真太讓人意外了!
-
音樂 藝術活力膠囊~音樂包
合唱大閱兵 國樂大會師
四月份開始陸續推出的兩廳院藝術活力膠囊系列的音樂部分,即將上演的是人聲與國樂兩種不同類型的精采節目。雖然有各自不同的表現,整個系列的構想有別於一般的音樂會演出,從演出者、指揮、曲目到場地,皆帶有整合及反叛傳統的意味,意圖創造出耳目一新的心靈宴饗。
-
回想與回響 Echo
感性海洋中的理性支柱
她所特有的激越與委婉間相交錯的表達方式,逐步帶領聽衆從高潮迭起的第一樂章進而投入細緻内斂的慢板樂章,再從融合了幻想與俏皮的第二樂章切入狂放有力的終樂章。
-
後新聞
躍上國際舞台需更強勁的後盾
去年下半年各樂團紛紛以不同形式出國演出,顯示出國內音樂團體(個人)在多年耕耘後,開始轉向國際樂壇開疆闢土,接受更嚴格挑戰的決心和趨勢。但相較於表演團體在外的優異表現,國內各相關政策似仍停留在厚「公家」而薄「民間」的情況,而未能與表演藝術團體建立一套溝通管道,也讓許多政策更動時未能立即傳達給表演團體以致表演團體錯失權益。
-
里程碑 Milestone
傳統樂器的時代新節奏 台北市立國樂團創團十五周年
對「市國」這個台灣樂界的早產兒而言,十五歲實有著不凡的意義,在慶祝其平安成長的同時,更應回頭檢視這十五年來市國與台灣音樂環境的關係,俾能有效解決目前市國所面臨的種種問題。
-
演出評論 Review
虐待或驚奇 大師作品發表會
對許多聽衆而言,「現代音樂」是「虐待耳朶」的代名詞。然而,只要經過溝通的努力,現代音樂不一定令人生畏。省交的「大師作品發表會」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
演出評論 Review
海濤練劍 評兩場中國音樂發表會
避開台灣、大陸主流派的老曲目,開發優秀新作,這兩場演奏會創作者和演奏者的熱潮和勇氣,都是値得高度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