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藝術
演出評論 Review 演出評論

虐待或驚奇 大師作品發表會

對許多聽衆而言,「現代音樂」是「虐待耳朶」的代名詞。然而,只要經過溝通的努力,現代音樂不一定令人生畏。省交的「大師作品發表會」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對許多聽衆而言,「現代音樂」是「虐待耳朶」的代名詞。然而,只要經過溝通的努力,現代音樂不一定令人生畏。省交的「大師作品發表會」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大師作品發表會》

國家音樂廳

3月31日

當一場音樂會被冠以「現代」的主題時,是否就會是一場虐待聽眾的音樂會呢?「現代音樂」果眞那麼遙遠,那般可怕嗎?我個人並不排拒現代作品,但是的確是鼓起勇氣買票進場的。稀稀落落的聽眾,想多是親朋師生好友捧場。其實錯過這場演出是很可惜的,主辦的陳澄雄先生讓作曲家親自上台解說,拉近了聽眾與樂曲的距離,是一次很好的作曲家與聽眾的溝通。

來自俄羅斯的左貞觀帶來一首原意就是要模仿布西〈牧神的午後前奏曲〉的〈前奏曲〉,目的達到了,就是德布西。德布西的作品原本就有著東方味道,再溶入些中國風,並不會牽強。旅奧的第一屆藝專作曲畢業生陳懋良自稱〈門的超現實聯想〉靈感得自對靜物的凝思而產生的生命,如達利(Salvador Dali)的超寫實畫作般,以「音響造形」來呈現音樂的幾何組合,非但是音樂手法的現代化,創作思維上也有突破。不過,點與三角形較容易區分,方形與面則因幾何的重疊而混雜,將平面及三維的具像轉換成乘在時間軸上及頻率震動上的抽象,觀眾需要有想像力配合。台灣的曾興魁強調他對細微變化及前後追趕的節奏的追求,將長笛幻化成毛筆,以此想法寫作〈天問〉這首長笛協奏曲,將中心音響的構想架在傳統的骨架上,樂團力有未逮,難以體會出細微平衡之妙,不易達到思維創作的要求。大陸大老級的作曲家杜鳴心特別寫了一首〈第二號鋼琴協奏曲〉,由葉綠娜作首演,這首作品是可預測的,大陸式的壓抑美使得它比較「近」於心靈,過分強調中國風是這一類作品的通則。

陳其鋼自己指揮他的〈水調歌頭〉,中國名詞卻找位老美來唱,卻又偏偏唱得不差,陳其鋼必定對他在巴黎孤單,壓抑又無奈的生活感慨良多,巧妙的音色變化,配合吟哦吶喊的歌聲,將有家歸不得的苦,深沈地表現出來,所用的現代作編技法反而不重要了。這首作品令人陷入感動及思考中,而忘了音樂本身,陳其鋼眞是有感而發。譚盾則以外婆逝世時的場面及思念引發他寫作〈道極〉的靈感,譚盾自己吟唱及指揮,震憾人心的原始力量自遙遠空曠的時空中傳來,捕捉到了人鬼分隔的一幕,錐心之痛透過道士的儀式傳來,較之濫情式的悲歌,更令人感動莫名,技法也就不是重點了。香港的羅永暉則帶來一首較傳統的〈天驕〉,作曲者有其創作的動機及作曲方式,但這首作品除了熱鬧外,可供討論的並不多。

省交放膽推出此次的音樂會,値得肯定。雖然陳澄雄挑戰觀眾失敗,現代音樂還是沒票房,但誠如他自己說的:「沒有廿世紀的創作,廿一世紀聽什麼呢?」許常惠則補充:「沒有創作,就是沒有意見」,創作是絕對必須的,大陸、台灣及香港等地培養的作曲家,各有不同取向,大陸老一輩致力於中西交融,年輕一代重視感覺的表達,台灣重視技法,學院味道濃厚;香港則匠氣太重。無論如何,創作是必須被演奏的,好壞自在人心,而此次音樂會也因陳澄雄神來之筆,才使「現代音樂」顯得親切近人。

 

文字|蔡登法 樂評人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