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黃丞渝

相關文章 5 篇
  • 《大動物園》讓演員扮演動物,講述一樁動物園搬遷前夜,園區動物密謀叛逃的奇幻故事。
    戲劇 以動物叛逃計畫 反思人類視角的荒謬

    一座《大動物園》 人類社會的縮影

    台南人劇團新戲《大動物園》,由導演黃丞渝、編劇魏于嘉聯手創作,以一個動物園中動物密謀叛逃的奇幻故事,隱喻人類社會,也反思人類視角的荒謬可笑。編導將動物園成為人類世界的縮影,劇中由人類扮演的動物角色,將會非常故意地突顯出「扮演」這個行為,讓觀眾盡可能地看見「人類扮演動物」的過程。

    文字|陶維均
    第305期 / 2018年05月號
  • 《水管人》中,讓演員的身體物件化,化身各種道具。
    即將上場 Preview

    末路小花劇團推新作 《水管人》 挑戰人可以怎麼「變」!

    從一則男嬰在水管中被發現的真實新聞出發,導演黃丞渝拼貼串接人生中各種荒誕又真實的片段,探討人在社會化的過程中,如何自我定位與對待異己的認同問題。演出將焦點放在「人」身上,試圖挑戰「人作為的一切」的可能,舞台上演員的身體將被物化,變成桌、椅等各式情境中出現的道具。

    文字|廖俊逞
    第267期 / 2015年03月號
  • 荒廢的馬戲班,既是人們為了求生存而勾心鬥角的寫實舞台,更像是災難過後,拖著變形身軀努力從「馴養與依賴」之牢籠逃脫的倖存者。
    戲劇

    訴說愛與依賴的現實寓言 工業廢棄物打造《怪奇馬戲班》

    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新作《怪奇馬戲班》由劇場新銳王宏元與黃丞渝合力編導,捨棄了熱鬧喧騰,充滿魔幻色彩的傳統馬戲印象,舞台上半人半偶的動物角色們,穿戴各式回收物所拼湊的造型特徵,寓意社會的縮影;全劇緊扣「需要和依賴」的主題,從馴養動物的人類、被人類馴養的動物,到仰賴政權秩序的人類、被政權秩序囚禁的人類;甚至延伸到人類對於自然能源的依賴。

    文字|廖俊逞
    第262期 / 2014年10月號
  • 《末路小花》改編自法國作家惹內寫於一九四○年代的劇本《女僕》。(末路小花劇團 提供)
    戲劇新訊 改編惹內劇作《女僕》

    改編惹內劇作《女僕》

    兩名女僕,趁著女主人不在家的時光,玩起角色扮演的遊戲,當遊戲終止,潛藏其中的謀殺計畫仍持續上演,最終將他們推向意想不到的毀滅。法國作家惹內寫於一九四○年代的劇本《女僕》,以戲中戲的形式,刻劃出社會階級對立下,壓抑而扭曲的底層人性。由中山大學劇藝系畢業生組成的末路小花劇團,同名創團作即改編自此劇,導演黃丞渝表示,她企圖撥開劇本中大量的曖昧對白,以及其中的華麗腐敗、崇拜唾棄,把目光聚焦兩個女僕身上。「她們的真實面貌是什麼樣子?什麼原因讓她們必須用這樣的方式去愛去恨?當我們近身觀看她們,是不是可以更了解她們?」 演出空間的選擇,黃丞渝說,在學期間她就十分著迷運用校內各個角落作為舞台,那些在樓梯間、走廊、陽台、菩提樹下的演出,比起劇場內更拉近與觀眾之間的距離,產生虛實交錯的曖昧互動。延續這個想法,全劇發生在一個狹小、距離親密的地下室,觀眾就像闖進別人家的房間,碰巧遇見這兩個女孩。這裡是她們生活的地方,卻也是她們私密的扮演遊戲中的小小劇場;是她們的王國,也是被禁錮的牢籠;觀眾可以自由進出,她們卻永遠無法走上那個階梯給自己自由。在這個空間裡,觀眾窺看也參與,看她們如何在小小日常中,走向無路可出的終局。

    文字|廖俊逞
    第218期 / 2011年02月號
  • 陳仕瑛
    戲劇 新人新視野—戲劇篇

    改編西方經典 投射創作心境

    今年「新人新視野」戲劇篇的兩位新秀,不約而同改編西方經典文本,來投射自身心境陳仕瑛的《三十而立》呈現三十世代身處於社會與家庭的不安與惶恐;而黃丞渝的《小壞物》則感同身受地解讀米蒂亞面對背叛的極端心境。

    文字|廖俊逞、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第227期 / 2011年11月號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