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陳建騏

相關文章 9 篇
  • 陳建騏
    藝號人物 People

    我與我的相處之道——陳建騏 在沒有音樂的時候放空自我

    戴起耳機,選播喜歡的音樂,進入一個屬於自己的時空這大概是許多人在獨處的時候,最常做的事。但對陳建騏來說,音樂是他的工作,更是全部的生活,基本上,他沒有一時半刻離開音樂。打從還在念大學時,陳建騏就和音樂分不開了,他承認,其實以前從未想過會做音樂,但或許有點幸運,各種案子一個接著一個來,就這麼一步步地把他推向音樂這條路。如今,陳建騏的員工有廿多人,每天龐大的工作量也讓他始終心無旁鶩。 陳建騏說他有極為感性、也有極為理性的那面。說起音樂,他好似有種轉譯自如的程式碼,文學上的悲歡離合,生活上的喜怒哀樂,都可以轉化為音樂;但另方面,每個作品也等同他的收入,甚至簽下的每個歌手,他都得估量大概有多少產值。會計系畢業的陳建騏,很清楚自己是以音樂營生,似乎已很難從音樂中單純地享受。「以前會在睡前聽音樂,現在已經沒辦法了」陳建騏說來淡然,一旦樂音響起,他就會被莫名開啟工作模式,聽著旋律、和聲、編曲等,若要像個普通人那樣「聽」音樂,恐怕只有在運動的時候。陳建騏喜歡在夜裡十一點過後,趁此時人車稀少,空氣好,繞著大安森林公園,或是中正紀念堂跑步,耳機傳來的,是平時幾乎不怎麼聽的流行舞曲,就連Lady Gaga都會在播放清單中。說來似乎是可以純然放空的行程,但陳建騏依然不放過任何靈光乍現的時刻,從舞曲中依然可以找到驚喜,激發創作。

    文字|兆欣、李佳曄
    第336期 / 2020年12月號
  • 陳建騏與魏如萱
    藝次元曼波 HEART to HEART

    懵懂共渡音樂海 攜手逐夢真知己 陳建騏 ╳ 魏如萱

    遠看,你認得他是陳建騏,身旁坐著魏如萱;靠近一點,會感受一個總是微笑淡定,一個則是轉著骨碌碌的大眼睛,搜尋著驚為天人的妙點子。在我們的生活中,總能巧遇他們散出的蛛絲馬跡。不是如雷貫耳或是強迫推銷的那種,而是打開電視、進入劇場、聆聽廣播,甚至身處捷運中都可以聽得見聲音。不被發現也好、伴隨著日常也好,等哪天側耳聆聽,就能感受到他們輕輕撫觸著心靈。 曾經,他們住樓上樓下,一起吃飯、一起看電影、一起做夢失意時相互安慰,有能力時拉對方一把。那樣的單純中,才知道創作並不是刻意揉捏,而是在角落拾起日常。也因為這樣,筆下的樂曲才有了血肉。如今他們各有一片天,即使伸出觸角多方探索,音樂仍是他們最大公約數。一碰頭就互相吐槽、笑鬧,卻也不經意地替對方說出尚未脫口的下句話兩人不管是房東或房客、不管是製作人或歌手、不管是譜曲或填詞,彷彿是有對方為伴,就有勇氣放手追逐!

    文字|李秋玫、許斌
    第326期 / 2020年02月號
  • 黎煥雄(右)指導楊祐寧(左)排練
    即將上場 Preview

    繪本挑戰小巨蛋 走向親民又「娛樂」 《向左走.向右走》 就是要好好說故事

    相較於在國家戲劇院上演的《地下鐵》和《幸運兒》,這次黎煥雄要拋開「美學」、「藝術」包袱,不往劇情敘事、導演手法、表演形式等層次鑽牛角尖,而為走進小巨蛋的一般民眾服務,以自己二十年劇場經驗為基礎,做一個質感對得起自己,而又親切、可以親近的娛樂性作品。

    文字|朱安如、許斌
    第189期 / 2008年09月號
  • 《三姐妹》由劇場界實力派演員徐堰鈴跨行執導。
    戲劇

    非關契訶夫 攸關女同志 徐堰鈴的《三姊妹》 鬍子小姐來挑釁

    台灣劇場界實力派演員徐堰鈴跨行當導演,繼二○○四年顛覆《梁祝》故事中扮裝意象的處女作《踏青去》後,新作《三姊妹》再度挪借《白蛇傳》的三角戀,講述一對女同志戀人之間出現第三者後,三「姊妹」之間錯綜複雜的情感關係糾葛。

    文字|鄭尹真、許斌
    第161期 / 2006年05月號
  • 特別企畫 Feature

    從配角到主角的「幸運兒」 陳建騏 二○○五年台北最in的劇場音樂人

    一副黑框眼鏡、一件T恤、牛仔褲,背個深色旅行包的大學生打扮,這就是陳建騏,遊走於劇場、流行、電影、廣告音樂領域,可說是當今最炙手可熱的音樂人才。 隨著音樂劇《地下鐵》的走紅、《微笑的魚》動畫配樂專輯入圍金曲獎,到擔任即將演出的《幸運兒》音樂統籌,他幾乎被視為幾米繪本的音樂代言人,而這一趟音樂旅程,陳建騏投注了人生最黃金的十年歲月。

    文字|廖俊逞、陳建仲
    第152期 / 2005年08月號
  • 《百年孤寂》將擷取原著的十二個意象,呈現一個小城家族的起與落。
    戲劇

    南美魔幻寫實巨著 搬上荒山劇場 《百年孤寂》台灣版 重現馬康多城的起與落

    《百年孤寂》有著馬奎斯經雕細琢的動人文字魅力,讀了第一頁,便讓人欲罷不能;Baboo以寺山修司電影《田園死神》的超現實意象,加上安哲羅普洛斯電影中長鏡頭的悠悠凝視,作為這次在台北藝術大學荒山劇場演出的基調,將馬奎斯書中預言家的角色,換成台灣說書人的角色,將拉丁美洲的生活經驗,和台灣的本土經驗加以連結。

    文字|田國平、陳建仲
    第156期 / 2005年12月號
  • 最PAR!

    也算一種好菜回鍋! 從音樂劇《地下鐵》看劇場裡如何唱流行歌曲

    然而相較陳建騏以往的劇場音樂作品,《地下鐵》可能是他匯入流行音樂元素最多的一次演出。頭痛的是,即使有現成的流行歌曲作為素材,音樂統籌與編曲的工作就是要把一首原本用來唱的歌,變成有頭有尾,前奏還要配合劇情,並且跟戲劇發生關係的曲子。「那可跟一般演唱會的音樂統籌工作,相差很多!」陳建騏慎重地表示。

    文字|傅裕惠
    第127期 / 2003年07月號
  • 陳建騏。
    越界

    「聲音」,在劇場中漫舞 陳建騏與劇場的邂逅

    陳建騏並非音樂科班出身,而劇場音樂對他來說也完全是興趣、娛樂。儘管如此,這幾年來,他卻替劇場演出設計了不少出色的音樂。接受採訪時,陳建騏細數跟不同導演的合作經驗、也提出自己對劇場音樂的看法。

    文字|祁雅媚、賴雨農
    第99期 / 2001年03月號
  • 在《kiki漫遊世界》中,魏瑛娟吿訴音樂設計陳建騏她想要的音樂類型,等音樂出來,魏瑛娟聽了之後,才把音樂放在戲中適當的地方。
    特別企畫 Feature

    合塑完美曲線 戲劇與音樂的合作

    台灣的劇場導演是如何看待戲劇中的「音樂」?爲什麼在做戲的過程中他們較少與學院出身、有專業背景的音樂創作者合作?此次導演們將提出各自的觀點,探討戲劇和音樂該如何搭配演出,以突破隔閡。

    文字|秦嘉嫄、林凡妤
    第71期 / 1998年11月號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