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算一種好菜回鍋! (創作社 提供)
最PAR!

也算一種好菜回鍋!

從音樂劇《地下鐵》看劇場裡如何唱流行歌曲

然而相較陳建騏以往的劇場音樂作品,《地下鐵》可能是他匯入流行音樂元素最多的一次演出。頭痛的是,即使有現成的流行歌曲作為素材,音樂統籌與編曲的工作就是要把一首原本用來唱的歌,變成有頭有尾,前奏還要配合劇情,並且跟戲劇發生關係的曲子。「那可跟一般演唱會的音樂統籌工作,相差很多!」陳建騏慎重地表示。

然而相較陳建騏以往的劇場音樂作品,《地下鐵》可能是他匯入流行音樂元素最多的一次演出。頭痛的是,即使有現成的流行歌曲作為素材,音樂統籌與編曲的工作就是要把一首原本用來唱的歌,變成有頭有尾,前奏還要配合劇情,並且跟戲劇發生關係的曲子。「那可跟一般演唱會的音樂統籌工作,相差很多!」陳建騏慎重地表示。

創作社《幾米「地下鐵」:一個音樂的旅程》

7月24~27日

台北國家戲劇院

如果我們認為一齣戲演出之前、排練之中和開演之後,最焦慮的就是導演,其實答案可能不只一位。

就拿本月底即將於國家劇院演出新戲的創作社作品《地下鐵》來說,身兼音樂統籌與作曲、配樂的陳建騏,最近這一、兩個月來,幾乎每天晚上都沒有睡,熬夜熬到天亮之後,僅僅補眠五個鐘頭左右,然後只吃一碗香菇肉燥麵(拿採訪當天情形為例),或是好心的長輩為他準備的「冷凍水餃」(據陳建騏私下表示,非常好吃!),為的就是完成《地下鐵》中十數首原創與流行歌曲的統合與編排。而他的工作並非僅此而已,屆時還要陪著演員,每場蹲坐在舞台前緣的「游泳池」(樂池)裡,現場彈奏拉威爾與斯特拉溫斯基的鋼琴曲。

以「概念唱片」為創作方向

從創作社第一次記者會後兩週即焦慮發作的導演黎煥雄表示,自從一九九二年他在國家劇院實驗劇場,曾以河左岸劇團的名義發表過《海洋告別》,這是他第二次步入國家劇院、但是大規模的一次音樂劇創作。推究黎煥雄豐富資深的音樂界背景,以及對詩文的涉獵,再加上創作社與河左岸以往的作品風格,或許觀眾也會深深好奇,這回堪稱音樂與戲劇比重相仿的演出,黎煥雄號召了一批什麼樣的音樂工作班底?

除了請到國內大名鼎鼎的詩人夏宇擔任作詞之外,黎煥雄透過香港友人,找到了為香港著名歌手如黃耀明、王菲與國內陳珊妮等人編曲的「人山人海」成員之一的李端嫺。當然不可避免地,全劇也將會呈現演員陳綺貞及其創作夥伴林暐哲的幾首既有的流行歌曲。坦承自己偏好「雜食」的黎煥雄說,他是以過往為繪本畫家幾米製作音樂CD的經驗來判斷這次《地下鐵》的音樂走向;他選擇以「概念唱片」(Concept Album),呈現三至四位製作人(即這齣戲的每位編曲、作曲者)對這齣戲的想法,刻意避免找觀眾熟悉的或是學院背景的人合作。究竟會不會是最好的組合?也許《地下鐵》目前的音樂工作成員,可以算是他「測試水溫」的動作。黎煥雄說,以他對幾米繪本市場的了解,他深知自己不能拿太難或太重的音樂,同時,陳綺貞等人的音樂風格,幾乎也能訴求這群讀者(觀眾)。音樂既然佔有百分之六十的比例,黎煥雄自然也選擇了把「我」退出作品之外。

並非一般的音樂統籌

從古典到流行的前衛,忙到無法進行太多思考的陳建騏,倒是因此遭遇了目前工作上的最大挑戰;那就是如何避免讓《地下鐵》音樂變得多而雜?他還要放手一搏、賭注自己以承繼過往劇場音樂的風格創作,在這次的大舞台呈現中到底會是成功還是失敗?但在答案揭曉之前,陳建騏依舊有他一種幕後英雄的氣概──絕不妥協。

陳建騏自認自己橫跨流行音樂與劇場創作界,是他至今能「橫行黑、白兩道」的最大特色;當他在為流行音樂界編曲時,經常嘗試營造劇場的氛圍,例如他為歌星蔡依林編的兩首曲子,原本應該聽起來很「芭樂」,但他硬是加入「噪音」的感覺,而對方也是基於他這項創作特質,才邀請他合作。然而相較陳建騏以往的劇場音樂作品,《地下鐵》可能是他匯入流行音樂元素最多的一次演出。頭痛的是,即使有現成的流行歌曲作為素材,音樂統籌與編曲的工作就是要把一首原本用來唱的歌,變成有頭有尾,前奏還要配合劇情,並且跟戲劇發生關係的曲子。「那可跟一般演唱會的音樂統籌工作,相差很多!」陳建騏慎重地表示。

商業行銷無可厚非

今年二月才於國父紀念館演出的春禾劇團作品《愛情有什麼道理?》,倒是徹頭徹尾地使用了流行音樂教父李宗盛二十幾首作品。改編這些曲子,對於全方位的創作歌手、也是這齣戲的音樂編曲黃韻玲來說,容易嗎?據團長郎祖筠在彩排記者會上透露,黃韻玲幾乎崩潰好幾次。試想,要把莫文蔚唱紅的流行歌曲《陰天》,與影星張艾嘉的《最愛》(歌手潘越雲也唱過)搭成一首男女對唱曲──把「愛情究竟是精神鴉片?還是世紀末的無聊消遣?」這樣現代都會的頹廢愛情美學,縫繡在「一生只愛一個人,一世只換一種愁」的古典情感哲學之間,那也是要有相當的功力和想像才能達成。

《愛》劇對導演陳培廣而言,其實也是他執導的第一齣音樂歌舞劇。陳培廣表示,《愛》劇的創作完全是以李宗盛的作品為基礎,孫法鈞編寫的故事為前提,他則試著統整歌曲與故事,架構出一個將近三小時的劇本,試圖以通俗的劇情,當紅的流行歌曲──也是許多五、六年級觀眾族群的共同記憶,來訴求觀眾。就過去他與郭子的台北故事劇場和這次春禾劇團的合作來看,陳培廣認為大型製作訴求商業性行銷手法其實無可厚非,流行歌曲雖然登上標榜藝術的表演舞台,像《愛》劇這般擁有實力堅強的明星卡司如畢業自香港演藝學院的陳潔儀與鍾鎮濤(阿B),歌路清晰,演出自然具有市場磁石的效應。

此類創作盛行不衰

長年對音樂劇多所偏好的陳培廣指出,如果陀劇場於去年底推出以蔡琴唱老歌為號召的作品《情盡夜上海》以及像《愛》劇這類以歌曲為主的音樂劇,國外演出不乏先例。像是以瑞典老牌合唱團體ABBA歌曲為主的音樂劇《媽媽咪噢!》MAMMA MIA!(目前正以七國九個製作巡迴世界),甚至美國歌手史汀(Sting)與英國艾爾頓.強(Elton John),近來都在籌劃將自己的原創歌曲以音樂劇的形式搬上美國紐約百老匯舞台;《煙薰老喬的咖啡館》Smoky Joes Café更是毫無明確的故事主題,單單呈現兩位黑人音樂大師四十年歷史的作品。

英國劇作家班.艾頓(Ben Elton),也以崛起於六○年代的英國搖滾團體皇后(Queen)合唱團為靈感,創作了《我們要搖撼你!》We Will Rock You這齣搖滾音樂劇,從千禧年至今盛演不衰,目前正以六種語言巡迴全球。對於這類演出的導演與編曲,並非因為流行歌曲的歷史與魅力,便能在創作上借力使力;相反地,還要更細膩地斟酌如何把歌曲擺對位置,並且「強化」與「烘托」舞台上的情節氛圍。陳培廣舉ABBA的成名曲之一Dancing Queen為例,他說這首曲子描述的是八○年代一個愛搞舞會的女孩,但在《媽媽咪噢!》一劇中,這首歌卻出現在中年的單親媽媽跟兩個姊妹淘的合唱場景裡,在廿一世紀或說廿世紀的當下,成功地營造另一種懷舊的回憶。怎樣不著痕跡地敘述「弦外之音」,看來是觀眾品味導演與編曲烹炒回鍋好菜的門道之一。

「輕歌劇」有跡可循

不過,對資深樂評、也是《新原人》雜誌總編輯楊忠衡而言,《愛》劇與《情》劇並不算成功的例子。至少,對照西方歌劇的歷史,這類音樂劇的做法並不稀奇,而且很常見。興起於十九世紀中至廿世紀的輕歌劇(Operetta),即是承華格納樂劇概念之先,啟美國百老匯音樂劇之後;當時在歐洲的德、奧、法等國,就有古典音樂家將民間的流行歌曲串在一起,整合成一個演出。這類演出的原創性不高,所以也不須過於苛求其藝術價值。

然而,楊忠衡認為,這不應該成為創作者偷懶的藉口,或以為可以藉此省去很多工夫。好的音樂大師諸如小約翰史特勞斯和奧芬巴赫等人,都能讓這樣的編曲呈現創作的精緻,甚至為原作加分;沒有曲子用對或用錯的問題,只有「用得好不好」才是創作的考量。只要編曲用心、處理深刻,而場面壯觀,這樣的音樂劇創作才不會落入「渾水摸魚」的口舌。

應更深思本土原創價值

不諱言自己曾被壓縮工作時間的知名作曲家陳揚表示,無論是藉由流行歌曲鋪排表演,或是呈現原創作品,其實從嚴肅的創作來看,整個市場上都不應該充斥單一一種的創作價值,自然他也不是以對或不對、好或不好的二分法來看待這幾齣音樂劇。他比較擔心的是,以台灣劇場界目前的創作習慣來看,究竟該如何累積原創?而我們到底需要什麼?陳揚退一步從更廣闊的文化層面來看待台灣的音樂劇現象,以及當下社會、經濟環境對眼前音樂劇創作的影響。

陳揚一路為綠光劇團編寫原創的音樂劇,諸如《領帶與高跟鞋》與《結婚?結婚!──辦桌》等等,一向以掌握戲劇整體感、熟悉演員質地與確立感情出發點為原則;陳揚說他必須先有定稿的劇本,才能進行創作,即使時間被工作生態壓縮,只要夠專業,就能「窮則變、變則通」。他憂心地指出,儘管流行音樂界擁有較大規模的產業與市場,台灣觀眾一向不持久,文化中所有審美觀、人生觀與價值觀幾乎都是移植與挪借,連制度都是引渡國外或是抄襲西方的現代生活方式;「立即見效」的速成主義,讓文化創作向來罕見累積。倘使創作者抱持的是遷就歌曲本身,作為藉以面對當下的創作態度,而不是思考台灣的音樂劇應該是什麼,獨特的地方在哪裡,那麼,不但觀眾的口味會被寵壞,甚至養壞,這樣的創作慣性,恐怕對環境生態不是積極正面的事情。

擅玩Midi與彈奏鋼琴的陳建騏,正如陳揚、鮑比達、黃韻玲,與過去的張雨生一樣,在為台灣劇場寫不一樣的歷史。本來嘛!要是經費不虞匱乏,他寧可請一整個樂團跟他一起工作,省去他現在還要多學手風琴與吉他技巧之累與編曲錄音之苦;「至少會有比較多的人幫忙現場即興!」陳建騏儘管看來忙翻了,其實骨子裡卻享受著「被虐待」的快感。如果噁心一點,轉換成掏心掏肺的實話,像陳建騏這樣「刻苦耐勞」,多多少少就是陳揚對創作者所期待的那種為時代奮鬥的使命感吧!

(本刊編輯 傅裕惠)

廣告圖片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延伸閱讀:

本刊第34期,林綠〈當大鼻子遇上中文──《大鼻子情聖──西哈諾》音樂劇座談,p.4~8。

同上,李立亨〈我還是比較喜歡真的劇場〉,p.9。

本刊第53期,特別企畫〈音樂劇,亞洲發燒!〉,p.18~25。

本刊第71期,特別企畫〈戲說音緣〉,p.29~41。

本刊第76期,特別企畫〈劇場、創作、行銷〉,p.40~52。

本刊第77期,特別企畫〈獎不獎,有關係!〉,p.38~51。

本刊第87期,陳煒智〈土法煉鋼做中學──從歌舞劇中的演員表演與訓練談起〉,p.96~99。

參考網站:

http://www.abbasite.com/start/

http://www.mamma-mia.com

http://queen-fip.com/

專欄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