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音樂
-
焦點專題(二) Focus
原歌變奏
「如同不經琢磨的寶石,原住民音樂量的豐富,超過人口占百分之九十八強的漢族民間音樂,量之豐富包羅了整個歐洲的歌唱形式。」民族音樂學家史惟亮的話語,道出了原住民音樂的璀璨。為了這個塊瑰寶,學者們上山下海投身採集,然而隨著時代的更迭與耆老的凋零,田野調查工作更像是一段與時間的百米競賽。 但是,當狩獵、農耕、織布、祭典已不再是生活中心,傳統的土壤,又以什麼方式重生? 從近年來部落歌手的自覺,將日據時代遭受禁唱、歧視的古謠保存、傳承、再進一步推廣,讓古謠不再是全然地承襲舊傳統,而有更多有意思的變種。再加上不同世代的音樂家透過西方當代音樂的形式與語法,進行原住民音樂素材的融合與重製,持續展現台灣原創音樂源源不斷的生命力。最後,從部落到劇場舞台,以舞蹈、劇場、音樂劇等方法,在在蛻變出更強的生命力。 碰撞、轉變、再生珍貴的原住民文化其實並不古老,而是與時並進,只要願意換個角度去發掘,就會發現它永遠光彩閃亮。
-
表演書房
簡介《本土音樂的傳唱與欣賞》有聲書
《本土音樂的傳唱與欣賞》是與《聽到台灣歷史的聲音》同時發表的另一套有聲書。由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策劃,林谷芳教授主持編輯,望月文化出版公司製作,內容包括六張CD及精美書冊一本。 這套有聲書最大的特色在於著重欣賞性。從曲目的挑選和製作的方向皆可見其用心,是對本土音樂有興趣者極佳的欣賞入門,配合專家深入淺出的論述及樂曲解說,很容易使閱聽者產生歷史、文化的感懷和美的感動。 其次,內容的輯選兼顧了全面性及多樣性。原、漢兩系主要的音樂型態多已收錄,包括南管、北管、歌仔、說唱與民歌、客家音樂,及十族(包括平埔族)原住民音樂之代表性曲目,對於聽者認識、建立台灣本土音樂的整體印象和多元面貌很有幫助。 此外,這套有聲書並與過去相關出版品做了區隔,以不重複爲基本原則,兼及稀有性,其中又以歌仔戲名伶黑貓雲生前最後一次錄音、恆春說唱代表性人物陳達的即興演唱錄音等最爲難得。 聆聽之後,我相信,台灣本土音樂的知音將不再難尋。 文字|徐亞湘 中國文化大學戲劇系副教授
-
另類製作
迴盪在博物館外的音樂
製作的態度甚於製作的技巧 鍾適芳非常專注於對待那些 參與錄音、創作和演唱的人 以及那些藝人不同的文化背景
-
另類製作
錄音檔案
錄音是一件雕琢的工作,一開始錄音時並不順利,在力求完美與錄音的豐富上,學生一直達不到要求,後來余主任開始和孩子們玩,玩他們熟悉的遊戲,然後一首首可愛的、鏗鏘有力的、悠揚的兒歌就像行雲流水般,進到DAT裡(布農傳統兒童歌謠輯) 從前有一對男女上山工作,兩人手搭肩並行,行走時一邊哼著和音,經過河流上的獨木橋,不料一人滑下連帶的也拉下另一人,兩人雙雙墜落河谷身亡。從此河流發出人聲似的多音吟和之聲,人們經過那裡時,都會暫停聆聽那美妙的多音聲,後來每當聚會飮酒時,便以那聲音相互吟和,慢慢地演進成布農族傳統之無詞和音。(布農山地傳統音樂輯) 歡樂歌:大家辛苦了,我們如此辛苦工作,彼此深同感受。當我們想念你們時,就會看看你們帶給我們的禮物。(魯凱傳統歌謠輯) 註: ECM是Manfred Eicher於一九六九年創立,近三十年他擔任大部分作品的製作人,最早以爵士樂發跡,逐漸將觸角延向古典、電子、電影、民族音樂等範疇。有純粹的單一音樂類型的風格,也有來自不同界域融合的音樂,至今無法定位、無法類型化。
-
另類製作
安靜的河細細流
在擾攘鼎沸的消費年代與商業機制底下 沈聖德「曠日費時」的自組工作室 發行了四張原住民歌聲的專輯 這種吃力不討好的工作,他卻甘之如飴
-
台前幕後
來自高山與平地原住民的音樂對話
今年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特地針對台灣原住民的音樂藝術保存計畫,委託國立藝術學院將這些冰冷的原住民音樂硏究轉化成「栩栩如生」的文化經驗,透過有系統的族群現場演出,希望讓大家認識台灣族群音樂並不是僵化了的同質性文化,而是共容共生的「並行文化」(cultural parallel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