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張贊桃

相關文章 9 篇
  • 雲門排練場是張贊桃的另一個「家」。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張贊桃 以劇場為家,襯光影入夢

    張贊桃小檔案 ▲雲門舞集技術總監及駐團燈光設計。美國紐約市立大學布魯克林學院設計系碩士。一九八二年加入雲門實驗劇場。 ▲設計作品包括雲門近年重要舞作,如《狂草》、《烟》、《竹夢》、《行草》、《水月》、《白》、《流浪者之歌》等。 ▲雲門之外,也曾為台北越界舞團、果陀劇場、明華園、蘭陵劇坊、三十舞蹈劇場、金枝演社、舞鈴劇場等表演藝術團體設計燈光。 一聽到採訪計畫便堅持我們到雲門排練場的張贊桃,正是雲門舞集的技術總監,也主導雲門的舞台燈光設計,他謙稱家中無長物,但願與我們分享他以雲門為家的劇場 生活。採訪時正逢新的舞台地板送達,工作人員忙著洗去嶄新地板上的油膜,整個排練場熱鬧翻騰,轟隆作響,就這樣,進入了燈光設計師張贊桃的舞台與家。 在全暗的閣樓中檢示舞台燈光的魔力 雲門搬來八里已經十多年了,當初設置這座排練場的目的以實用為主,因此設計沿用工作室的模式,選在八里的主因是因為場地大,加上日後有可擴充的腹地。初來 時,荒煙蔓草,不時有山蛇闖入,但是排練場所在的這片美妙山景,卻也成了外國舞團參訪時羨慕的優質環境,就在這麼與自然並生的工作空間中,張贊桃成就了他 一齣齣的雲門大戲。 素樸直率的張贊桃,談及工作時,眼神每每綻放出耀人光彩,他展示了雲門燈光師工作的小閣樓;位於排練場上方的一間漆黑的 暗室,可以讓他確認每件登台舞衣在燈光照射下的精確色光。要真正測試舞台燈光的效果時,燈光師張贊桃也必須趁舞者練舞時,在排練場裡爬高爬低來調整燈光進 行「try out」;他笑說:「幸好在國家劇院就不必」。國家劇院專業的調燈梯,讓他的工作可以變得單純,得以專心觀察彩排的舞台燈光。 堅持手工畫燈圖,科技中保留一絲人味 仍用手繪燈光圖的張贊桃,說自己是手工派而非電腦派的,每一幕的燈光,皆在這一張張的平面圖剖面圖中成形,晒圖紙讓非常科技的燈光控制保留一絲人味,就如同 張贊桃的爽朗性格,是他專業之外,更貼近人情味的聯繫。長久在高音量的舞台從事幕後工作,太太說他「眼睛比耳朵好」,而對於日常光影也一定計較,不過在生 活上,張贊桃最注重的是「吃」。從特別因採訪而

    文字|林千琪
    第166期 / 2006年10月號
  • PAR表演藝術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劇場、文本、國界與燈

    在台灣的劇場生態中,以寫劇本作為一項工作,投資報酬率極低;作為一項志業,又似乎完全看不到未來。劇本這個既冷門又邊緣的文類,少有人閱讀,其效果往往要到劇場演出才能被看見,自然很難被重視。然而,劇本之所以為劇場之本,在文學傳統和戲劇發展上,卻有其不可或缺的地位。不過國內戲劇教育對於西方劇作的理解和吸收,往往從希臘悲劇、莎劇、易卜生、契訶夫、到貝克特、品特,就停止了。甚至過去四、五十年來,整個西方劇壇有什麼劇作家,關注些什麼,台灣基本上是不了解、也不關心的。從八○年代開始,台灣劇場的演出要不是「棄絕文本」,專注導演美學的開發,要不就是集體即興的「共同創作」,或者編導合一的「原創文本」,少有跟世界劇作對話。 進入二十一世紀,當我們以為全世界已經拋棄文本了,卻發現國際劇壇仍有這麼多的劇作家,前仆後繼地投入劇本生產的行列,而且都這麼的生猛有趣,這麼的有創造力。如果說上個世紀末有一波重形式輕文本的潮流,新的世紀似乎有一股回歸文本的趨勢已經發酵;只是,我們也發現了劇作家、文本和導演之間的關係,正在產生空前的變革:劇作家以語言重返劇場,「新文本」不再主宰劇場的詮釋權,而是換一個角度,提供一個觀點、一個視野、一個場域,與導演共同激盪、創造出一種屬於這個時代的劇場性文本。在本期特別企畫中,我們從「新文本」的角度切入,從德國、法國、英國的劇作家所呈現的劇場觀與世界觀中,反思國內劇場的創作方向。 古典音樂是西方的產物,少有東方音樂家能在歐美樂壇大放異彩,更遑論是帶領一個交響樂團的領導人物──指揮。本期雜誌的封面故事聚焦即將率法國廣播交響樂團來台演出的亞裔指揮家──鄭明勳。自一九八○年代起,鄭明勳即以韓國人的身分,在歐美大型知名樂團擔任音樂總監暨指揮。在接受本刊專訪時,他說:他是一個「人」,然後是音樂家、然後才是韓國人,「音樂深入我心中,它是那麼巨大,大過任一國家。音樂含有強有力的力和美,超越任何國籍。」正所謂「藝術無國界」,鄭明勳就是最好的見證

    文字|黎家齊
    第208期 / 2010年04月號
  • 《光臨時間廊》設計迷宮式的光區,讓光束在劇場空間中玩遊戲。
    台前幕後

    在穿梭的光影中尋找「時間」

    《光臨時間廊》探討人們對時間的概念和意識,是三十舞蹈劇場創立兩年後推出的新作品。這次在黑盒子專業劇場中的嘗試,似乎又標示著三十另一個起跑點的開端。

    文字|謝韻雅
    第88期 / 2000年04月號
  • 雲門舞集技術總監張贊桃
    專題

    單純,其實無比繁複

    雲門舞集從《春之祭禮》到《行草》的多媒體經驗,單從一個幻燈技術更新的過程,約略地看到這十七年來舞台技術部門在器材及經驗上的累進。

    文字|吳碧容
    第110期 / 2002年02月號
  • 舞蹈

    舞活空間的肉身行草

    從書法領略舞蹈,林懷民對身體與空間的虛/實關係之探究,在上半場結尾的男性群舞一幕裡達到高潮。黑底金字的碑文透過投影在舞台上漫天蓋下,佈滿背幕、側翼、地板、以及舞者們赤裸的身體。融入這鋪天蓋地的文字迷陣裡,舞者的軀體彷彿幽靈般,透明而虛無。而擁有實體的反而是那佔滿舞台的黑暗空間。

    文字|陳雅萍
    第110期 / 2002年02月號
  • PAR表演藝術
    舞蹈

    樂與舞的奇妙相遇

    第三段裡隨著鋼琴低音的敲擊音堆而躍起的姿態,簡直是神來之筆,而毫不猶豫直接切入的雙人華爾滋,更是將許尼克在那裡崁入華爾茲音樂的質感與神韻直接無礙的表現出來。舞蹈,雖然在編排上稱不上創新,但是卻讓許尼克的音樂中那獨特的被陰鬱所掩蓋的率直熱情,透過舞姿與舞台上其他的因素,鮮活的瀰漫在整個空間。

    文字|林芳宜
    第122期 / 2003年02月號
  • 秋天一段中,國中年紀的舞者們騎著腳踏車追跑,飛揚的髮絲伴隨洋溢的笑容,開始玩起兩人一繩、兩人三鈴等特技。
    舞蹈 現代舞蹈vs.傳統扯鈴

    《嬉遊舞鈴》開創表演新境

    舞鈴劇場的《嬉遊舞鈴》順利入選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的追求卓越計畫,實現登上國家戲劇院舞台的終極夢想,大聲向觀眾歡呼:「Its my show time!」舞台上,跳躍飛舞的鈴、七彩發光的繩、以及舞者們優美的肢體律動,將徹底顛覆所有人對扯鈴的舊有印象,舞台上還將呈現高度超過十公尺的「超級螞蟻上樹」,肯定讓觀眾看得目瞪口呆。

    文字|鄭淑瑩
    第152期 / 2005年08月號
  • 《水月》的燈光設計較為浪漫,舞台地板的水要避免頂燈反光與倒影,關鍵在於燈光投射的角度。
    異人館

    爲「雲門」變幻「宇宙光」

    燈光是舞台要角,卻不是主角;個性敦厚的他,設計風格一如其人,幾個作品的燈光都秉持輔助舞蹈表演的立場。他不喜歡在台上顯耀自己,卻熱愛燈光設計的舞台表現,隨舞變化「光」景。

    文字|林語倢
    第93期 / 2000年09月號
  • 生病後,認真騎單車健身的張贊桃。
    紀念大師 In Memoriam 謝謝你幫舞台打開燈

    悼資深燈光設計師張贊桃

    雲門舞集資深燈光設計張贊桃,於三月廿五日因淋巴癌辭世,享年五十三歲。一生都在雲門工作的他,為雲門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燈光設計作品,並且屢受國際媒體的肯定。除了工作認真、待人溫暖,更讓人記得的,就是他瞇著眼睛時的笑容。本刊特以此單元,紀念這位為舞台奉獻一生的燈光設計師張贊桃。

    文字|林懷民、王孟超、王世信、李琬玲、周倩漪、廖俊逞
    第208期 / 2010年04月號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舞蹈

    烏克蘭聯合芭蕾舞團首度來台演出《天鵝湖》

  • 書信體

    場面調度I

  • 特別企畫 Feature

    「地方藝術節」潮流來襲,歸返地方與駐紮家鄉的兩種觀看(上)

  • 特別企畫 Feature

    穀稻秋聲富里山谷草地音樂節:在綠地中自在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