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魁智
-
藝次元曼波 HEART to HEART 于魁智X李勝素X王安祈
30年時空映照,25年京劇奇緣(上)
睽違多年,中國國家京劇院於今(2023)年9月再次來台,好戲連台,座無虛席,除精湛的唱腔餘音繞梁外,掌聲不絕,也從觀眾席穿透到整個國家戲劇院。 這一連6場的演出,不僅是COVID-19疫情後首位專案申請通過來台的中國劇團,同時也是中國國家京劇院訪台的30周年。1993年中國國家京劇院首次來台,是兩岸交流後最盛大的一次,從台北國父紀念館演到台中、台南再回到台北社教館,近百人巡迴16場。當時隨團來台的文武老生于魁智以《打金磚》及《文昭關》的精湛演出打響名號。而李勝素原在山西京劇院,1998年在已故劇作家貢敏的慧眼推薦下,首度與于魁智合作演出《野豬林》的林娘子、《四郎探母》的鐵鏡公主,引起台灣戲迷的關注,與于魁智被譽為最佳黃金組合。 30年後,我們在國家戲劇院的觀眾席,在密集演出的縫隙裡,邀請于魁智、李勝素,與王安祈教授聊聊這次來台的感受時空對照,薪火相傳。
-
中國國家京劇院疫後重訪 名家領銜歡慶訪台30周年
今年是中國國家京劇院訪台30周年。成立於1955年的中京院是中國最知名的京劇院團,首任院長即為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
-
戲曲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挑戰改編粵劇經典
在于魁智、李勝素領軍下,中國國家京劇院又將於五月份造訪台灣,這次除了如往年演出多齣骨子老戲,也將帶來三月在香港首演的新編京劇《帝女花》,改編自唐滌生編寫的同名經典粵劇。在香港可謂共同記憶的《帝女花》,以任劍輝、白雪仙的纏綿悱惻濃情深植人心,但偏於陽剛的于、李京劇版也演出不同於粵劇的法度嚴謹、堂皇氣派。
-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中京院《走西口》 晉商故事吸引新世代觀眾
二百人大陣仗 打造新編交響京劇
在國內擁有一票死忠戲迷的中國國家京劇院,這回來台不只演老戲,該團與山西省京劇院聯合演出,由山西省歌舞劇院交響樂團伴奏,去年入選「藝術精品工程」,描述山西晉商創業故事的新編京劇《走西口》,將以兩百人的大陣仗,原汁原味呈現這齣「交響京劇」!
-
戲曲新訊
于魁智領軍 金鑽陣容演名劇
老戲迷最期待的中國京劇院又來了!由大陸頭牌老生于魁智領銜的中京院,幾乎年年來台推出公演,除了戲好,號稱「鑽石級」的堅強卡司也是台灣戲迷買帳的原因,此次來台除老生于魁智、梅派青衣李勝素、程派旦角李海燕、葉派小生江其虎、文丑鄭岩以外,還特地向外借將,外邀北京京劇院著名馬派老生朱強、大連京劇院著名花臉、銅錘架子兩門抱的楊赤、上海京劇院大武生奚中路等大陸各地好角助陣演出。 中京院名角名劇大匯演,將來台演出六天,共推出八場不同戲碼的傳統名劇,包括《狀元印》、《大保國、探皇陵、二進宮》、《鳳還巢》、《文姬歸漢》、《趙氏孤兒》、《八大錘》、《兩將軍》、《打嚴嵩》、《霸王別姬》、《張協狀元》、《野豬林》,其中最受矚目的當屬有八百年歷史,被譽為「中國第一戲」的《張協狀元》。于魁智此番除主演代表作《野豬林》外,並在《大、探、二》中飾演楊波,在《八大錘》斷臂說書一折中飾演王佐之外,另也在《趙氏孤兒》中幫襯演第二男主角趙盾,在《鳳還巢》中飾演洪功。(廖俊逞)
-
戲曲 不讓大陸皮黃成「絕響」 中國京劇院再訪台
「于魁智現象」 票房熱延燒台灣!
去年來台時,原本可能成為「絕響」的中國京劇院,卻在于魁智的魅力下票房起死回生,也讓中京院今年得以再度造訪。當然,于魁智還是頭號王牌!
-
戲曲
舉足重輕的「于魁智現象」
從這次台北公演的盛況來看,于魁智的確有廣大的觀眾緣。不僅在劇場中受到熱烈喝采,即使到各中學去訪問、演講、示範,也飽受歡迎。甚至有熱情的女生大叫「于魁智,我愛你」!更有一位老太太觀眾,心疼他,怕他摔壞了,要他不要再唱《打金磚》。凡此,皆可列為「于魁智現象」,與其他演藝明星受到「粉絲」們的熱愛,正無二致。
-
戲曲 京劇大陸熱不再 中京院訪台告別氣氛濃
當紅老生于魁智領銜 搬演多齣拿手戲
大陸京劇來台榮景不再,老觀眾凋零票房也下跌,專門經紀大陸京劇團來台的傳大藝術就宣告,這檔中國京劇院之後將不再引進京劇演出了。睽違四年再度訪台,中京院打出于魁智這張超級王牌,戲碼紮實,八場戲中由于魁智挑樑演出的戲碼就有六齣。這是京劇目前最「高」行情,票房保證、人氣保證、品質也保證。
-
即將上場
中國京劇院訪台大匯演
中國京劇院二〇〇一年訪台大匯演主要由老生于魁智領軍,演出其拿手的《打金磚》、《楊家將》、《紅鬃烈馬》等戲碼。主要演員還包括程派旦角李海燕、葉派小生江其虎、張威,還有老旦張嵐、文丑鄭岩、花旦管波。此外,為壯大陣容,中京院還向外借將,邀得上海京劇院大武生奚中路、瀋陽京劇院武旦李靜文、北京戰友京劇團青衣張萍以及裘派花臉楊燕毅等共襄盛舉,可說是精銳盡出。
-
回想與回響 Echo
由傳統到創新的步跡足印
這次「中國京劇院」來台演出的戲碼中,《野猪林》、《九江口》和《響馬傳》這三齣是大陸「戲曲改革」政策下的「新編歷史劇」,所謂「歷史劇」,其實指的是和「現代戲」相對的古代戲而言,對台灣觀衆而言,倒正可以藉著這類「老式新戲」來觀察近半世紀戲曲編導手法的變化。
-
回想與回響 Echo
期待跨世紀接班人
面對傳統的困境,觀衆與演員都有責任。演員不入戲,觀衆就不入戲;觀衆不入戲,下次就不走進劇場;觀衆如果容忍、漠視心中的疑問,演員不精進,戲也就不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