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特.布蘭琪
-
紐約
女指揮安索普對電影《塔爾》提出嚴厲批評
上個月底在台上映的《塔爾》(TR)挾著入圍6項奧斯卡及女主角凱特.布蘭琪橫掃各獎(她是唯一有可能阻斷楊紫瓊成為第一位亞裔影后的候選人)的光環而來,算是今年頗具聲量的藝術電影。雖然此片美國票房只有1千萬,算是典型的曲高和寡,但因為故事背景是極少出現在主流電影的古典樂壇,在業界引起陣陣波瀾。或許因愛之深責之切,樂壇不很買單,尤其是美國頭號女指揮安索普(Marin Alsop)「身為女人我生氣。身為指揮家我生氣。身為女同志我生氣」一說,頗引起共鳴。 布蘭琪的角色是柏林愛樂的首位女主指揮(現實裡還未有),可以說是樂壇天后,只是濫用權威,頤指氣使,以黑手段報復敵人,藉權力勒索性與錢,心理也像暴君一樣扭曲,到處都看到對她不利的人和事。 片中惡行確實存在於樂壇,過去幾年的#MeToo 運動揭發了這層黑幕,只是目前所知的加害者幾乎都是男性。導演Todd Field和布蘭琪說此片檢視的不是性別而是權力,但權力不存在於真空,兩端的社經性別身分不同,槓桿的斜度就會不同,電影努力構築現實氛圍,偏偏最重要的主角設定上遠離現實,因為女指揮至今仍屬罕見(1份業界調查說前百名指揮中只有8名女性),頂級樂團領袖則是全無,電影偏偏讓這位頂級女指揮表現最壞的男指揮行徑,又沒去探討性別可能對她行為的影響,難怪讓業界看了不舒服。 其中最不舒服的就是安索普。她可不是普通人,她不僅是數一數二的女指揮,而且Tr這個角色的塑造就從她身上取材不少,她的意見似乎特別有分量。加上她本人的紀錄片《瑪琳艾索普:首席女指揮》(The Conductor)也在去年上映,真的假的銀幕安索普不期而遇(兩片的觀眾應有不少重疊),難怪她擔心《塔爾》會歪曲大家對女指揮的印象。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性別議題方興未艾 英倫劇場女力迸發
自二○一七年#MeToo反性侵與性騷擾行為的議題,從網路上開始廣泛傳播,到發酵衍生出性別平權運動,與現今以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後為代表,所倡導的民粹、保守、倒退的主流價值,形成與之抗衡的力量。這樣的性別平權運動亦會表現在戲劇上頭,因為劇場從來不自絕於外,退縮於舞台空間內自我封閉,反而體現其特殊的表述載體,得以戲劇來反映現實,表達身處於現今的風潮中,自我安身立命的價值與對外在世界的看法。這樣的表現可以從二○一九年一月的英國倫敦劇場,兩位英國目前當紅的女性劇場導演瑪麗安.艾利奧特(Marianne Elliott)的作品Company,與凱蒂.米契爾(Katie Mitchell)執導的When We Have Sufficiently Tortured Each Other,可見一斑。 主角翻轉性別 突顯女性生命抉擇的緊迫 以《戰馬》War Horse一劇聞名的艾利奧特,所導的舞台作品《深夜小狗神秘習題》The Curious Incident of the Dog in the Night-Time,雙獲英國奧立佛獎與美國東尼獎最佳導演,她一直想將美國百老匯重量級詞曲作家史蒂芬.桑坦(Stephen Sondheim),一九七○年根據喬治.佛斯(George Furth)原著創作的音樂劇Company,重新搬上舞台。但苦無機會,一直到她和製作人克里斯.哈波(Chris Harper)合作成立自己的公司,才如願以償。 Company講述在七○年代紐約曼哈坦,一位單身男子Bobby,和他五對已婚夫婦好友之間的互動往來,帶出婚姻、愛情、友情、人生的命題,特別是在Bobby的卅五歲生日,讓他意識到他到底要再如何往前?自己到底身處何方?婚姻會是他最終需要考慮的結果嗎?置放於廿一世紀的現今,艾利奧特勢必要改動原先設定的時代背景、社會景況的變異,沒想到最大的更動,是經製作人哈波的建議,將主角男性的Bobby改為女性的Bobbie。 艾利奧特不希望這樣性別的改動只是為了譁眾取寵,是為了女性而女性,而是真的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影后的堅持
說來奇怪,台灣劇場界找影視明星助陣,第一個考量的點,大半出於宣傳和票房,鮮少是為了作品本身加分,而明星跨足舞台演出,也多屬玩票性質,除少數幾位有亮眼的表現外,其他較難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反觀國外,有許多早已走紅國際影壇、拿遍各大影展獎項的影后們,在電影邀約不斷、可想而知的忙碌行程中,仍不時抽空接演劇場,即使舞台演出的排練時間長,報酬不成比例,她們也不以為意。與其當一個「明星」,她們寧可被稱為「演員」,因為明星會老、會過氣,但演員,是一輩子的事。 例如,曾以電影《莎翁情史》拿下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的茱蒂.丹契,以莎劇演出開展演員生涯,其後跨足電視、電影,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星;電影演出頻繁,劇場始終是她的最愛,年逾八十歲的丹契,雖為視力衰退所苦,近期仍將現身倫敦舞台,演出《冬天的故事》。 影史上第一個拿下柏林、坎城、威尼斯三大影展影后的茱麗葉.畢諾許,不只拍電影專跟國際大導合作,舞台演出也挑導演和劇本。二○○八年,她甚至跨界跳舞,和舞蹈金童阿喀郎搭檔。自稱舞蹈新人的畢諾許,花了半年時間苦練,顯見她挑戰自我的決心。 去年以《藍色茉莉》橫掃各大影展影后寶座的凱特.布蘭琪,和劇場淵源更深。接受過正統舞台訓練,布蘭琪不但活躍於舞台,還跟劇作家丈夫烏普頓(Andrew Upton),連袂擔任雪梨劇團的藝術總監,促成了她和另一位「影后專業戶」伊莎貝拉.雨蓓,聯袂演出尚.惹內的經典劇作《女僕》。兩位外型、氣質各異的女神同台飆戲,堪稱空前的夢幻組合,所到之處無不引起搶票熱潮。 表演深具個人特色,專挑高難度角色的伊莎貝拉.雨蓓,總是吸引來不同風格的導演爭相與之合作,從美國視覺劇場巨擘羅伯.威爾森、法國劇作家雅絲米娜.雷札、波蘭導演瓦里科夫斯基到瑞士名導呂克.邦迪,都曾為她量身設戲。 另一個更極端的例子,則是以《雙面維若妮卡》、《紅色情深》等片走紅影壇的伊蓮.雅各。近年淡出大銀幕、少有影像代表作的她,持續在劇場耕耘戲劇和歌唱,力求從明星回歸為一位真正的演員。雅各與日本青年團導演平田織佐合作的《蛻變人形機器人版》,受邀在今年的臺北藝術節演出,消息一出,票券立刻秒殺完售,幸運的觀眾可望一睹她的迷人丰采。 儘管舞台與影像表演,有著不同的邏輯,然而舞台劇的演出經驗,卻能讓演員對角色的
-
焦點專題 Focus
影后的情人 — 劇場星光燦爛
茱蒂.丹契、茱麗葉.畢諾許、凱特.布蘭琪、伊莎貝拉.雨蓓、伊蓮.雅各 她們,是各大影展的影后常勝軍,電影成就早已備受肯定,為何仍鍾情於劇場? 舞台的紮實訓練與經典文本的搬演,如何讓她們在電影裡的演技更加洗練? 前衛劇場、寫實戲劇、甚或舞蹈,不同風格形式的演出,又如何豐厚她們的藝術生命? 以《雙面維若妮卡》、《紅色情深》等片走紅影壇的伊蓮.雅各,近年少有影像代表作。 淡出大銀幕的她,卻持續在劇場耕耘累積,從明星回歸為一位真正的演員。 在雅各與日本青年團導演平田織佐合作的《蛻變》即將登台之際, 本刊帶讀者走進影后的舞台世界,一探她們的表演軌跡。
-
焦點專題 Focus
凱特.布蘭琪 語言掌握精準 演誰像誰誰都是她
「戲精」可說是凱特.布蘭琪最貼切的封號,每個角色到她手上,當她把她的靈魂(本質)灌注其中,我們就會相信:是的,她就是伊莉莎白一世,就是凱薩琳.赫本,就是巴布.狄倫!從舞台劇科班鍛鍊出來的功力,讓她用心於處理語言的表達,舞台上她以改變聲音的強度、高低和速度來讓她演出的角色更有能量;而這樣的功夫用到電影上,使她的角色更具真實性。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看得見的味道
兩個女人,身在上世紀五○年代,一個是深閨寂寞的闊太,一個是百貨公司的售貨女郎,如果不是小說,誰也不會聯想到這兩種身分的人可以談上戀愛。如果不是拍成電影,又是由被公認值得舉起兩隻大拇指的布蘭琪把卡蘿現身說法,《鹽的代價》將會如鹽被隱藏在大海之中,是味道,能聞到,但是,不會被看見。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原來,我們都寂寞
由知名影星凱特.布蘭琪與其夫婿、劇作家安德魯.烏普頓聯合擔任藝術總監的「雪梨劇場」(Sydney Theatre Company),四月中下旬帶著由布蘭琪主演的製作《大與小》Big and Small巡演到倫敦。布蘭琪演出纖細敏感又寂寞的主角蘿特,在劇情的十個段落中,如同旁觀者一般,觀看社會裡每個人的渺小與憂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