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奇怪,台灣劇場界找影視明星助陣,第一個考量的點,大半出於宣傳和票房,鮮少是為了作品本身加分,而明星跨足舞台演出,也多屬玩票性質,除少數幾位有亮眼的表現外,其他較難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反觀國外,有許多早已走紅國際影壇、拿遍各大影展獎項的影后們,在電影邀約不斷、可想而知的忙碌行程中,仍不時抽空接演劇場,即使舞台演出的排練時間長,報酬不成比例,她們也不以為意。與其當一個「明星」,她們寧可被稱為「演員」,因為明星會老、會過氣,但演員,是一輩子的事。
例如,曾以電影《莎翁情史》拿下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的茱蒂.丹契,以莎劇演出開展演員生涯,其後跨足電視、電影,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星;電影演出頻繁,劇場始終是她的最愛,年逾八十歲的丹契,雖為視力衰退所苦,近期仍將現身倫敦舞台,演出《冬天的故事》。
影史上第一個拿下柏林、坎城、威尼斯三大影展影后的茱麗葉.畢諾許,不只拍電影專跟國際大導合作,舞台演出也挑導演和劇本。二○○八年,她甚至跨界跳舞,和舞蹈金童阿喀郎搭檔。自稱舞蹈新人的畢諾許,花了半年時間苦練,顯見她挑戰自我的決心。
去年以《藍色茉莉》橫掃各大影展影后寶座的凱特.布蘭琪,和劇場淵源更深。接受過正統舞台訓練,布蘭琪不但活躍於舞台,還跟劇作家丈夫烏普頓(Andrew Upton),連袂擔任雪梨劇團的藝術總監,促成了她和另一位「影后專業戶」伊莎貝拉.雨蓓,聯袂演出尚.惹內的經典劇作《女僕》。兩位外型、氣質各異的女神同台飆戲,堪稱空前的夢幻組合,所到之處無不引起搶票熱潮。
表演深具個人特色,專挑高難度角色的伊莎貝拉.雨蓓,總是吸引來不同風格的導演爭相與之合作,從美國視覺劇場巨擘羅伯.威爾森、法國劇作家雅絲米娜.雷札、波蘭導演瓦里科夫斯基到瑞士名導呂克.邦迪,都曾為她量身設戲。
另一個更極端的例子,則是以《雙面維若妮卡》、《紅色情深》等片走紅影壇的伊蓮.雅各。近年淡出大銀幕、少有影像代表作的她,持續在劇場耕耘戲劇和歌唱,力求從明星回歸為一位真正的演員。雅各與日本青年團導演平田織佐合作的《蛻變—人形機器人版》,受邀在今年的臺北藝術節演出,消息一出,票券立刻秒殺完售,幸運的觀眾可望一睹她的迷人丰采。
儘管舞台與影像表演,有著不同的邏輯,然而舞台劇的演出經驗,卻能讓演員對角色的理解與掌握度更高,為電影的表現加分,正如凱特.布蘭琪所說:「你會習慣於敘述整個故事,並且努力做到如何讓每個片刻都配合在一起。」也正因為影后的「堅持」,我們可以在劇場裡,近距離欣賞她們的精采,在電影裡,看見她們更純熟、洗練的演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