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票系統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終見曙光!? 以數據凝視表演藝術的回溫
2023年,台灣表演藝術總算完整脫離為期3年的COVID-19疫情,似乎進入了一個蓬勃發展的階段。除了長銷定目劇等持續發展,更出現了如《勸世三姊妹》開售全面秒殺的現象,乃至於臺北市文化局宣布設立「臺北戲劇獎」,似乎呈現了台灣當前表演藝術的「榮景」。但這個感覺,是否真的反映台灣表演藝術的真實情況?或者,反映到什麼程度? 以下僅透過OPENTIX兩廳院文化生活售票系統(以下簡稱系統)之數據,以量化方式更細緻地檢視台灣表演藝術「蓬勃發展」的狀況。必須強調,此數據僅能代表系統內部的銷售狀況,不能直接推論至全台各售票平台,乃至於非售票藝文活動之發展。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疫後時代的藝情解讀
自2020年COVID-19疫情開始蔓延起,全球表演藝術產業皆受到嚴重衝擊,光是美國紐約百老匯在過去3年間因疫情造成的售票損失,估計值便超過30億美元(註1)。台灣亦不例外。以OPENTIX兩廳院文化生活售票系統(以下簡稱系統)之數據為例,2020年與2021年之年度總售票金額約分別為新台幣9.0億元與6.4億元,遠低於2019年之13.6億元。除金額之損失外,疫情亦影響到消費者之消費習慣,如觀眾之購票時間大幅向首演日靠近等(註2)。以上諸點,都使得2020與2021年之數據,與2019年之前數據之間缺乏可比較性。 終於,到了2022年OPENTIX兩廳院文化生活年度數據分析發布的時候,我們看見系統的年度總售票金額回升到11.4億元,似乎隱含著某種疫情之後的表演藝術產業回溫。但是否真能如此解讀?又可以做到何種程度的解讀?本文將以系統今年發表之2022年度數據報告,試圖對以上問題作若干程度的探討。 總體數據的比較 首先是2019年與2022年的總體數據是否能直接比較的問題;畢竟,2019年是全年沒有疫情,但2022年在第二季受到疫情的強烈打擊,其影響甚至延燒到第三季。換言之,若以藝文消費的活躍度來評估,即使情況優於2020年與2021年,但2022年仍不能算是一個完整的銷售年份;拿它直接和2019年這一個完整的銷售年份來比,2022年天生就吃虧了。 但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九十九元的誘惑 水面上與水面下的票務系統
收到北京國家大劇院寄來的「九十九元」優惠購票簡訊,不要以為是詐騙,而是票房冷颼颼加上售票管道混亂的結果。中國正式立案的售票系統至少有十個,但一檔演出的銷售管道可以不是一家獨霸且可分銷。而大陸節目須通過審批才能售票,但制度的不透明及曠日廢時,相當影響節目宣傳行銷的排期,所以檯面下的售票管道也就應運而生
-
專欄 Columns
網路訂票,大家方便
網路本身也是媒體,不像報紙或電視會受到篇幅、時段的限制,因此更有傳播、敎育的功能,有助於表演藝術的推展。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兩廳院五年回顧與前瞻──為者常成,行者常至
民國六十七年,政府毅然撥斥巨資,興建了兩廳院這樣國際一流的表演場所,美侖美奐,至今已名聞遐邇。五千年來,從没有一個朝代建設過這樣宏偉的舞台,也没有一位君王如此關懷國民的文化休閒活動。兩廳院的成立可以説是我們經濟繁榮的指標,政治民主的象徵。五年以來,兩廳院演出節目將近五千場,吸引觀衆人次達二百萬以上。以類型言,則音樂、舞蹈、戲劇、民俗曲藝等等,應有盡有;以時空言,則古今中外,兼容並蓄。 這些成績,並非一蹴即至,而是穩定成長的結果。從一些統計資料,可看出兩廳院及其主管單位漸能掌握表演藝術的實際運作: 一、在場地使用率方面,開幕時經常閒置,最近二年則已經完全飽和,而且供不應求。(見表一) 二、在售票率方面,開幕季的盛況過去以後,四年前售票率降至六成,此後逐漸上升,去年已接近八成。 三、在營運收人方面,三年前僅達七千六百九十一萬七千元,去年已經超過一億兩千萬元。(見表二) 古人説,行遠自邇,登高自卑,五年來,兩廳院的同仁始終不忮不求,從力行中累積經驗,由錯誤裏汲取教訓。前面説過兩廳院史無前例,又兼世界一流,正因爲如此,兩廳院如何營運管理,在我國歷史中無法可循;國外同類同級機構的方法與原則,又往往不合國情。且機構新設,組織架構不全,規章制度欠缺,以致成立五年來,問題層出不窮。兩廳院首長五年三易,正説明了這個機構的動盪與複雜。 回顧兩廳院設立的宗旨,更能體會古人所説創業維艱的深意。這些宗旨要求兩廳院要:扶植國内表演藝術人才及團體,普及表演藝術欣賞人口,進而提升國内表演藝術水準,充實國民文化生活内涵。深一層看,這些宗旨意謂着:我們的表演團體尚待扶植;觀衆人口還未普及;表演水準猶待提升。説得更確切些,我們承認在歷經戰亂變遷之餘,我們在表演文化方面,目前只是一個開發中的國家,在在都需要從根做起。 比較兩廳院五年來的營運情況,我們隨着業務的成長,正面臨着新的挑戰。以前是没有節目,缺少觀衆;現在則是場地不夠,觀衆可以爭取,但看節目如何安排,以及服務品質如何提昇。表演藝術不能脫離生態環境,我們最近一年規劃了以下多種措施,並已次第完成: 一、增加「月節目單」發行量至二十萬份;廣爲傳播兩廳院的節目。 二、提早印製「單場節目單」,使觀衆能有充分的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