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三個人兒兩盞燈

相關文章 9 篇
  • PAR表演藝術
    達人推薦

    鴻鴻:雖被歸為舞蹈,聲動劇場的音樂更吸引人

    本月份有兩齣歌舞劇值得一探。新編戲曲《三個人兒兩盞燈》以深宮閨愁的抒情詩篇,發展出當下熱門的女性情誼主題。國光的新生代紮實演員,加上導演李小平的風格調度,劇力可期。加拿大製的音樂劇《鐘樓怪人》的CD和DVD早已在台上市。舞台並不繁複,卻憑著一首比一首動聽的歌曲,及深具當代意識的詞意,讓通常不買音樂劇的帳的法國觀眾心悅誠服。觀眾若只熟悉小說或迪士尼卡通,應會有不少驚喜。 聲動劇場的《天亮之前》雖被歸為舞蹈或肢體劇場,其實音樂才是他們最迷人的地方。各種古怪的樂器加上原始風味的吟唱,非常適合紅樓劇場的溫暖氣氛,讓人看完不掏腰包買他們的新專輯也難。這次演出加入了更多不同元素,很吸引人。 另外我想推薦兩個「2團」。雲門2團招收到多數新生代的傑出舞者,恐怕會讓其他年輕舞團妒羨不已。去年的《春鬥》十分細膩而精采,布拉瑞揚尤其具有世界級大將之風。今年當然更令人期待啦!優劇場團員自力創作的《U2觀點》,呈現和其他小劇場相當不同的能量和質地。想嘗試實驗作品的觀眾,應是不錯的選擇。

    文字|鴻鴻
    第147期 / 2005年03月號
  • PAR表演藝術
    達人推薦

    楊忠衡:台灣樂壇兩大才子指揮馬勒,萬不能錯過!

    台灣樂壇兩大才子指揮NSO的馬勒,是萬不能錯過的節目。呂紹嘉具有一種宛如解謎般的剖析力,加上操縱裕如的鋪陳手法,由他詮釋極度深沈的馬勒第九,無疑是百年難逢的天作之合。簡文彬隨後指揮未完成的馬勒第十,恰是極好的對照組,搭配新秀林玟君的帕格尼尼一號小提琴協奏曲,亦有聽頭。 銅管五重奏由最豪爽的五種樂器組成,又發源在粗獷的北美,無疑是近代最陽光的音樂表演。加拿大銅管五重奏又以百變面孔和詼諧搞笑、精緻緊密的合奏贏得舉世喜愛,此次帶來古典和爵士曲目,建議「年後緊張症候群」的上班族欣賞。另一個已經紅火的跨界巨星陳美,不必我多介紹。在此帶上一筆是因為,這類演奏家中,她是少數鎮得住樂評人的練家子,又有天生舞台表演才華,紅得合乎天理。 雖然只有一水之隔,法式和英式音樂劇氣質極大不同。總的來說,法國人的想像力稍微比英國人脫框,浪漫的民族性使音樂顯得更華麗而濃豔,更接近從戲劇衍生的「幻想曲」。無論如何,我認為本劇是音樂劇迷不容錯過的法系代表作。最後,國光劇團創新之作《三個人兒兩盞燈》、雲門重演《紅樓夢》也會是我的必賞節目。

    文字|楊忠衡
    第147期 / 2005年03月號
  • 《黃虎印》書影
    藝視窗 News

    第四屆「台新藝術獎」入圍名單公布

    近幾年來頗受藝術界矚目的「台新藝術獎」,近日揭曉第四屆的入圍名單。台灣各地共七十位媒體及文化工作者,參與了這次台新藝術獎的提名及評選工作。 他們從全國超過一千檔次的展覽及演出中,經由實地觀賞、評議分析和集體的討論,審慎推舉出了入圍的「表演藝術TOP 9」及「視覺藝術TOP 5」。 「表演藝術TOP 9」入圍名單如下:戲劇類有《如夢之夢》、《浮沈烏托邦》、《戀人絮語》、《曹七巧》;舞蹈類有《三探東風》、《狂草》;音樂類《自西徂東》;戲曲類有《大宰門》、《三個人兒兩盞燈》。 「第四屆台新藝術獎入圍特展」,將於四月九日起,於今年初啟用的台新金控藝文中心展出;而國內外專家合組成的決審團,也將於四月中旬陸續抵台展開決審工作。(田國平) 歌仔戲編劇施如芳,劇本《黃虎印》未演先出版 由 玉山社出版的《黃虎印》,是台灣有史以來第一部尚未首演即透過商業管道出版流通的歌仔戲新編劇本。作者施如芳為近年來最受矚目的歌仔戲編劇,她和唐美雲歌 仔戲團合作的《無情遊》、《人間盜》及《梨園天神桂郎君》,連著三年應邀在國家戲劇院發表首演,不耽溺於傳統的創新企圖頗獲肯定。《黃虎印》歌仔戲劇本 取材自現任考試院長姚嘉文的同名小說,以馬關割台為背景,描述台灣民主國成立前後一對青年男女的生命轉折,從民主國國印在日軍佔台後下落不明的歷史縫隙 裡,寫出一段小人物受時代洗禮時所展現的昂揚精神。(廖俊逞) 驫舞劇場 親手打造排練場 由 陳武康等五個自台灣藝術大學畢業的大男生創立的「驫舞劇場」,最近親手打造了一個一百二十坪、讓所有劇場工作者稱羨不已的排練場。旅居美國、現任編舞家 Eliot Feld排練助理的陳武康說,回想創團作排練時,四處奔波尋覓排練場相當辛苦,便夢想能有一個專屬於自己的排練場;去年在板橋近郊工廠區租下一間鐵皮屋倉 庫,這個築夢計畫於焉成真。為了省錢,團長蘇威嘉號召學弟妹,捲起衣袖,當起水泥工和木工,一磚一木,四個月打造出他們心中的「舞蹈夢工廠」。驫舞劇場今 年新作,預定於九月在實驗劇場演出,將演出Eliot Feld等編舞家的作品。(廖俊逞)

    文字|廖俊逞
    第159期 / 2006年03月號
  • 陳勝國與趙雪君。
    藝次元曼波 HEART to HEART

    戲棚下 跨世代編劇的狂想對話 歌仔戲鬼才陳勝國vs.京劇美少女趙雪君

    一個是長在戲棚下的歌仔戲說戲人,一個是學院派出身的京劇編劇,陳勝國和趙雪君第一次見面,兩個不習慣站在幕前的戲曲編劇,彼此都有些生澀靦腆。 陳勝國是明華園當家編劇,歷經歌仔戲內台的風光鼎盛以及外台的浮沉滄桑,從早期的成名作《濟公活佛》、《紅塵菩提》,到去年底在國家劇院上演的《王子復仇記》,他的筆總能迎合時代的趨勢,以推陳出新的劇情和令人嘆為觀止的視覺效果,抓住觀眾的脾胃。成就明華園這個歷久不衰的歌仔戲王國,能編善導的他堪稱是幕後重要的推手之一。 趙雪君則是六年級的新新人類,長得像漫畫少女的她自小酷愛歷史、章回小說,在詩詞軼典裡流連忘返,台大戲研所課堂上寫的劇本《三個人兒兩盞燈》,竟讓在戲曲現代化扮演重要推手的教授王安祈「淚濕青衫袖」,看到京劇年輕化的無限可能。 陳勝國沒看過趙雪君的作品,初聽她口述剛完成的亂倫版《白蛇傳》,大有相見恨晚之感。趙雪君被陳勝國的《韓湘子》深深打動,好奇天命之年的他竟能如此超脫。於是,在南台灣冬日艷陽曝曬的廟口戲棚上,嘈嘈切切的鑼鼓樂聲震天價響裡,我們瞥見了兩個年紀相差二十歲以上的跨世代創作者,對彼此的相知相惜。

    文字|廖俊逞、鄭雅蓮、林育恩
    第158期 / 2006年02月號
  • PAR表演藝術
    藝視窗 News

    「第四屆台新藝術獎」,雲門舞集《狂草》掄元

    「第四屆台新藝術獎」於四月十六日揭曉,「年度表演藝術獎」由雲門舞集《狂草》獲得,這是雲門二度獲獎。去年大獎得主,劇作家紀蔚然正是由林懷民揭 曉得獎及頒發獎座,今年兩人角色互換,成為頒獎典禮上有趣的巧合。「評審團特別獎」則頒給國光劇團《三個人兒兩盞燈》,肯定新編京劇的成績。 本 屆表演藝術的決審委員包括:決審團主席,台大外文系暨戲劇系教授彭鏡禧,雪梨藝術節藝術總監暨營運執行長符格斯‧林漢(Fergus Linehan),香港藝術發展局藝術支援委員會主席張秉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副教授葉綠娜,以及觀察團代表,戲曲專科學校講師陳正熙等五人。(廖 俊逞) 美國普立茲獎「戲劇獎」從缺 美國普立茲獎上月頒發,備受矚目的「戲劇獎」竟然從缺,創下一九七七年來的頭一遭。 評 審委員會透露,「戲劇獎」最後有三部作品進入決選,分別是亞當‧雷普的《紅燈之冬》,講的是兩個好朋友和他們在阿姆斯特丹遇到的一個雛妓的關係;克里斯多 福‧杜朗的《威索斯朋小姐》,描述自殺的女子一再還魂的超現實想像;以及羅琳‧瓊斯的《珍妮周的智慧設計》,講的是一個聰明但古怪的年輕女子製造一個機器 人的故事。 以專業新聞類獎項著稱的美國「普立茲獎」每年固定於四月頒發,除了新聞獎項之外,它的小說、非小說、戲劇等獎項也在近幾年吸引國內許多出版社的注意,翻譯普立茲獎的得獎作品在台灣有逐漸增多的趨勢。(鄭淑瑩) 「許常惠音樂創作獎」徵件 為鼓勵全球作曲家,運用東方傳統文化元素,創作具有民族音樂風格之樂曲,國立傳統藝術中心開辦「許常惠音樂創作獎」,即日起至十月二日止徵件。徵選作品分 為「民族器樂類」、「東方元素類」、「聲樂類」三類項,首獎新台幣三十萬元,不限年齡與國籍。「民族器樂類」規定「作品以台灣地區通用之民族樂器為主」, 為台灣找尋新演奏樂曲的意味濃厚;「東方元素類」創作內涵必需至少包含一項來自東方的傳統元素,強調以有別於西方曲式、語彙進行創作;「聲樂類」的徵曲同 樣強調東方文化的精神與特色,較為突破的是演唱方式與唱詞語文,均不設限。洽詢:(02)2341-1200轉205(廖俊逞)<p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161期 / 2006年05月號
  • 湯濰瑄
    特別企畫 Feature

    新生代如是說--湯濰瑄、蘇匯宇、趙雪君、蔣韜、鄭智文、吳定謙

    湯濰瑄 廿九歲,一九七六年生,北藝大科技藝術研究所學生,泰順街唱團編導,擅長跨領域創作。 大學話劇社指導老師是編舞家伍國柱,受其影響頗深。二○○○年以作品《AM9:60》入選牯嶺街小劇場「放風藝術節」初顯頭角,讓劇場導演鴻鴻大力讚賞。平常喜歡讀生硬的哲學,喜歡丹麥名導拉斯‧馮‧堤爾的電影(特別是他的《厄夜變奏曲》)。曾任鴻鴻電影《空中花園》美術設計,於台北電影節獲獎。指導教授袁廣鳴認為,她是視覺藝術難得一見的優秀創作者。 近期作品《盜火計畫》/2004年華山藝文特區, 1.為什麼選擇以劇場作為創作媒介? 大學時參加戲劇社,還蠻喜歡看演員在排戲過程中暴露自己、為了模仿而做出的行為改變等,也因為喜歡,所以「劇場」這個媒介引發我後來的創作想法,但選擇劇場最重要的原因,是「劇場」的邏輯本身,這包括其中的組合元素。 嚴格來說,劇場不劇場,對我的創作並非是唯一的方式,所有的藝術形式都有它可到與不可到之處,如果概念需要,也會有「非劇場一下不可」的時候。 2.你理想中的劇場生涯藍圖? 有個可以提供創作者跟表演者進駐的表演場地,要很大! 有用不完的資金和可以達到的技術,成立一個基金會,資助有心創作的朋友免於生活的恐懼。 3.這個世代創作者的優勢和劣勢? 處在資訊發達的年代,新世代創作者佔有選擇資訊種類閱讀的優勢,相對之下要做出特出的東西會困難很多。 一個新世代創作者可能還是有很古典的思維模式,這跟年輕與否並無直接關聯,我覺得要看創作者本身在觀照自己和時代的過程中有什麼交集,當他們對自己有不同的理解時,會是他們佔優勢的關鍵。 <s

    文字|廖俊逞、湯濰瑄
    第146期 / 2005年02月號
  • 《三個人兒兩盞燈》以後宮三名各懷情事的青春宮女為主軸,交錯對應出寂寞主題。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後宮女子的孤寂與哀愁 《三個人兒兩盞燈》刻畫女性的幽微內在

    《三個人兒兩盞燈》以陳美蘭、朱勝麗和王耀星演出禁錮後宮,三名各懷情事的青春宮女為主軸,交錯對應出寂寞主題,加上多情天子盛鑑,及收到征衣塞外戰士戴立吾和孫元城。男女情愫不說,女人堆裡暗暗流動的曖昧情誼,更是考驗傳統京劇的道德尺度。

    文字|廖俊逞
    第147期 / 2005年03月號
  • 編劇不把劇情停格在說理敘事的篇幅與節奏裡,也不停留在內心情感的描述裡太久,這樣的節奏讓人讀出了劇作家的年輕心性。
    戲曲

    一齣無邊浪漫的意象京劇

    《三個人兒兩盞燈》絕對是網路虛擬世代養成的新一代語言寫手寫出的新風格之作,那重重疊疊畫面、快速短暫的對話情節,受電影、網路、新世代小說影響之深,已是「戲曲之外」的另一個故事了。

    文字|紀慧玲、彭聖祥
    第149期 / 2005年05月號
  • PAR表演藝術
    戲曲

    如何才能「人間情根仔細栽」?

    演員表現精采,水準整齊,舞台極富詩意,水墨和窗框,就像這整齣戲,給人餘味不盡。

    文字|張嘉容
    第149期 / 2005年05月號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