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季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亞洲
且戰且走,滾動中持續發聲
面對變幻莫測的疫情,亞洲各樂團多半採取且戰且走策略,或是採保守操作,僅公布近期音樂會訊息,或雖大膽公布了整年樂季,也時不時隨情勢變動調整。因應國際音樂家到訪的高難度,則增加了本地音樂家的邀請演出,讓年輕一輩上台當主角。線上表演與互動當然也是樂團關注焦點。面對疫情下的「新日常」,如何洞燭先機,將成為樂團下一波的挑戰與機會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法國
解封後的重生 在音樂之中超越無限
在疫情海嘯的衝擊下,法國的音樂家受害慘重,在終於能夠解封表演之時,「活著」,可說是這次新樂季眾音樂人的心聲。雖然因為防疫措施使得觀眾進入音樂廳的挑戰甚多,但各音樂單位仍不放棄希望,在新樂季的規劃上依然用心開拓,「希望觀眾在音樂中再次找回生命」。也製作了多樣的數位服務,如互動式電子樂季網頁、線上音樂主題展覽等等,讓創意帶著樂迷「超越無限」。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德奧
慢慢起身,省思生命找回光明
在走走停停中,音樂界迎來了2021╱2022的新樂季,疫情的挑戰仍然持續,如何在病毒夾縫中求生存,是各個樂團嚴肅思索的課題。在緩慢的步伐中,樂季的主題探索著生存的意義,或回顧過往於戰爭中被遺忘的一代,或透過貝多芬的音樂尋覓自我的價值。晦暗中陸續接任的新音樂總監帶來了未來光明,斯特拉溫斯基、莫里哀、E.T.A.霍夫曼的紀念周年也沒有被遺忘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英美
回歸,或是新的旅程?
在英美樂團行之有年的樂季主題、推廣策劃,以及成熟的社會支持風氣與機制,那些不朽、卓越的美仍舊存在,但卻也加速人們對表現方式的思考,虛擬實境、線上串流與更多的科技考驗著文化單位對技術應用的想像,這恐怕並非單純的載體線上化即可填滿所有要求,在影音品質逐步跟上時,現場感受、社交,以及產製中如何有更新的開發等不足之處,才是真正的課題。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每到夏天我要去_______
夏至之後,台灣氣溫暫時低不下來,記得某日下午的台北竟飆至39.7度,創下百年來紀錄(有點害怕,這個紀錄會不會很快就打破啊!啊啊啊!)。同時,肺炎疫情的降溫,隨著溫度升高(然後居高不下)的是各種「報復性消費/出遊」的人潮,配合振興三倍券、藝FUN券、農遊券、動滋券、浪漫客庄旅遊券等振興政策(也有少數人沒辦法獲得,像是身分證字號末碼為1、2、6者未獲藝FUN券,卻在商業行銷手段下形成另一波「126之亂」),以及行之有年的旅遊補助等方案的彼此加成下,整個東部人滿為患,讓「人」真正變成了「風景」,堵塞的國道五號也被稱為台灣最大的停車場;而澎湖、小琉球、蘭嶼、綠島、龜山島、金門、馬祖等離島也讓暫時無法出國的國人稍微滿足了「偽/未出國」的慾望! 二○二○的夏天,再熱也待不住家裡,總得衝一波吧!最後,搞不清身上的汗水是自己的,還是旁人的。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擠得出有限時間,於是趁著夏日夜晚的微風,衝向兩廳院藝文廣場,迎接「兩廳院夏日爵士戶外派對」也成為不少人的習慣,甚至堪稱國家兩廳院的「音樂祭」(不用衝向哪個海邊或港口)。今年的「兩廳院夏日爵士派對」同樣在音樂廳、實驗劇場等空間有音樂營、演奏會等活動,已邁入第十二年的「兩廳院夏日爵士戶外派對」更是活力滿滿,除來自演出者,如甫入圍金曲獎的靈魂女聲9m88、兩廳院爵士音樂營菁英大樂團、李守信與國會大樂團等,成為粉絲的聽眾們則更是派對本身最強悍無比的生命力。 同時,八月的音樂饗宴不局限於爵士,二○二○╱二一國內外的樂季公布也讓我們的耳朵擁有不同選擇音樂總監呂紹嘉卸任後的國家交響樂團(NSO)、新音樂總監江靖波上任的臺灣國樂團(NCO)、強調大地之聲的臺北市立交響樂團(TSO)等究竟會端出什麼曲目呢?本期雜誌不只讓我們一起環島,也用文字帶大家「出國」,前往歐美等地的樂團捕捉他們的音符。 每到夏天我要去_______,這麼多的選擇,我們是不是要一起去哪呢?
-
特別企畫 Feature
2020-2021新樂季搶先報
突如其來的病毒席捲全球,飛機停飛、辦公居家、街上行人寥寥無幾,更不用說餐廳、戲院、博物館、音樂廳與歌劇院的消費活動了。在防疫的表象下,口罩、隔板,無形中也拉開了人與人的距離。然而,人們的生活畢竟不僅滿足於基本需求,對於精神上的寄託仍然渴望,在無法兩全之下,總有變通管道。 停擺了大半年,二○二○/二一新樂季是有史以來最撲朔迷離的一年,即便規劃、修正、再規劃,仍沒有人對開出來的菜單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但創意總在困頓中爆發,本期特別企畫除了檢視國際知名樂團節目外,更一覽音樂節動態,分析音樂家「不旅行」下的策展方向、並且一窺他們對於防疫所做的科學實驗。當然,不容忽視的,就是台灣得以自由運作的情況下,各樂團又是如何孕育藝術能量?
-
特別企畫 Feature 美國
跨界邀演開發新路線 展現被遺忘的女力之聲
紐約愛樂、舊金山交響都因疫情取消至年底的演出,其餘樂團則還在觀望。適逢二○二○年為憲法第十九條修正案(完整保障了美國女性的投票權)通過一百周年,樂團紛紛以女性作曲家為主題,介紹許多被遺忘、同樣值得被關注的聲音。另外,邀請非典型古典音樂家參與演出的情形也更為普遍,顯示美國樂團開發新路線、新聽眾的企圖不減。
-
特別企畫 Feature 歐洲
穩守經典疫中求變 亮眼明星橫掃各團舞台
馬勒、理查.史特勞斯等後浪漫作品仍是各大樂團新樂季的主力曲目,但指揮新人輩出,洋溢經典新詮的引頸氣象。鋼琴家以伊格爾.列維特(Igor Levit)最為活躍,改變了過去幾年完全由特里福諾夫(Daniil Trifonov)和王羽佳雄霸的態勢,而男中音克利斯欽.葛哈爾(Christian Gerhaher)則是另一位台灣樂迷較不熟悉、但頻頻出現在節目表上的歌手,在新樂季中不可不認識。
-
特別企畫 Feature 歐洲音樂節深度觀察
疫下求存創意思考 音樂世界全新挑戰
在疫情橫掃全球下,世界也因之改變!歐洲多個從春夏迄今的音樂節、藝術節,雖然場館被迫關門而取消現場演出,但也延伸出線上演出的特別企畫,讓音樂的力量不受時間、空間的阻隔,透過電腦螢幕穿透各地人心。這也可能成為音樂世界的新常態,而在5G網路世代,線上演出的音樂時延問題解決,全球同步演奏音樂成為可能的情況下,是否亦會產生新的音樂作品與新的美學?看來,這正是今日作曲家的全新挑戰!
-
特別企畫 Feature 交響樂團節目規劃中的策展思維
當星光不能四處奔馳,讓我們認真聽聽音樂……
當跨越國界因疫情不再順暢便利,各大樂團靠音樂明星吸引樂迷的節目規劃方向也面臨了不得不轉向的時機。跳脫明星光環的樂季策展思維,或可回歸音樂的本質、與當下社會的議題結合,都是與當代觀眾溝通的可能策略,或可讓經典活出嶄新面貌、讓當代作品有機會歷經時間淘洗成為新的經典。
-
特別企畫 Feature 國家交響樂團
傳承發揚相輝映 擘劃樂團新紀元
二○一九╱二○是呂紹嘉擔任NSO音樂總監的最後一個樂季,二○二○下半年起,他轉換身分成為藝術顧問,協助NSO的新樂季規劃。他說自己:「從更客觀的角度來評斷曲目和音樂家,因此今年的曲目少了點主觀意識,但曲目品質不變,而演出水準與精采度亦不變。」NSO的新樂季以「傳承與發揚」為核心,將以「斯特拉溫斯基」、「貝多芬」、「斯拉夫」民族樂派及「國人作品」等四個軸線貫穿,一樣邀請多位明星音樂家與樂團合作,星光熠熠,令人期待。
-
特別企畫 Feature 臺北市立交響樂團
以在地呼喊國際 聆聽這片土地的新聲音
二○二○下半年的新樂季,北市交將以「大地新聲」為主題,尋求與國際級台灣音樂家和其他藝術家共同演出,以大地回應世界、以在地呼喊國際,推出包含音樂劇場、大師系列、名家系列、附設團星光系列和室內沙龍等豐富多樣的演出。開季重頭戲是音樂劇場「燈.影」,新生代指揮家吳曜宇將和北市交合作,首演潘皇龍的管絃交響協奏曲《大燈對》,並邀請丞舞製作團隊一起隨音樂起舞。雖然國際疫情嚴峻,北市交仍將力邀首席指揮殷巴爾大師與長號暨指揮家林柏格來台,一解樂迷之渴。
-
特別企畫 Feature 國立臺灣交響樂團
三大系列澎派展開 水藍掌舵拓展藝術能量
這個新樂季,國臺交將在首席客席指揮水藍的精心安排下,推出「貝多芬系列」、「大師與名作系列」與「大自然系列」三大系列,除了接續上樂季演出貝多芬系列交響曲外,更有兩位駐團藝術家萊納.霍內克與陳毓襄,及令人期待的俄國鋼琴家馬祖耶夫應邀演出。另特地安排與大自然相關的曲目,撫慰疫情中焦慮的人心。
-
特別企畫 Feature 臺北市立國樂團
開拓曲目發展線上演出 為國樂能量創造新生機
北市國在新的樂季中推出八大系列,分別為「名家系列」、「市國之星」、「未來之星」、「閃亮亮」、「誰與爭鋒」、「小而美」、「飛魔力」與「藝享」系列,貫通的核心主軸,團長鄭立彬表示「是如何讓台灣優秀的人才被看見。」透過團隊交流,讓音樂家們有更多被國人認識的機會。也持續深耕經典曲目,同時也將台灣不同樂種作品移植予樂團。北市國也將透過網路的力量,將精采的台灣國樂能量介紹給全世界。
-
特別企畫 Feature 臺灣國樂團
新任總監出線 傳統中創新局
這個新樂季,隨著新任音樂總監江靖波的出線,臺灣國樂團也將迎來新的未來風景。秉持為年輕音樂家搭建展演平台的精神,今年的器樂新秀大賽以「揚琴」為主題,將在八月登場。另外,在展現台灣族群多元風貌上,也將有數場音樂會接續上場。而壓軸的音樂總監專題音樂會也正在規劃中,令樂迷期待能夠從中一探樂團的未來走向。
-
特別企畫 Feature 高雄市交響樂團、高雄市國樂團
當傳統遇見現代 南方熱情不停歇
隨著疫情趨緩,南台灣的音樂熱情也重新加溫,高雄市交響樂團與高雄市國樂團都推出各類型的音樂會以回應樂迷期待。王海玲、朱宗慶打擊樂團、曾宇謙都將各自與KCO、KSO合作特色演出,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藝術總監簡文彬更將首度與KCO合作,帶來多位作曲家為笙與管風琴創作的作品。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貝多芬與新樂季
每年到了這個時候,樂迷們最引頸期盼的,不外乎是全球各大樂團陸續公布的新樂季精采節目了,因為那可是牽動著每一位樂迷一整年的行程。什麼節目不能錯過?什麼時候要買票?然後再掂掂自己的荷包與可能已經用掉一大半的休假,心中還暗自期待著:要是心儀的海外演出,能和以經安排好的出國渡假時程湊在一塊兒,那就太完美啦! 這廂是樂迷們心情,但別以為剛剛燒完腦,排出新樂季的音樂總監和工作人員就可以喘口氣,其實這才是樂團挑戰新年度之始,相信他們也一定也會緊盯全球各大樂團端出什麼菜,企盼自己的團隊的精心安排能脫穎而出,另一方面也要開始加緊練習,讓樂季中的每一場演出都盡善盡美。所以在本月,我們也推出特別企畫「2019-2020新樂季搶先報」,先帶著讀者繞著地球轉一圈,然後再聚焦台灣,一覽全球新樂季,有什麼音樂會不可不聽、有什麼趨勢不可不知、又有哪些樂壇的大事即將到來。 「#貝多芬」無疑是新樂季貼文的熱門首選,樂聖筆下的絕妙天籟,從交響曲、莊嚴的彌撒曲、鋼琴協奏曲、小提琴協奏曲、室內樂本就是世界各大樂團的必備曲目,明年又是貝多芬兩百五十周年誕辰,自然成為焦點所在,從英美、歐陸到台灣NSO的樂季中均可見其蹤。但要如何在百家爭鳴貝多芬的年度中「樂」戰群雄,又能一鳴驚人,的確非易事。好比內文所提及的八月底柏林愛樂的開幕音樂會,佩特連科將親自指揮貝多芬《合唱》交響曲及貝爾格歌劇《露露》選曲,讓莊嚴的《合唱》與放蕩的《露露》連袂同台,可見曲目設計上的大膽與巧思。而慕提領軍的芝加哥交響樂團,也以最完整的曲目紀念貝多芬!當然,樂迷們熟知的音樂家們:齊瑪曼、巴倫波英、波里尼、馬友友、卡瓦科斯無一不在新樂季中為樂聖慶生。 而在樂季轉換間的人事變換,也是牽動樂壇的大事與趨勢觀察的指標。從德奧的四十世代指揮接手、美國舊金山交響樂團總監湯瑪斯的退休,到國內NSO音樂總監呂紹嘉即將卸任、殷巴爾將接任北市交首席指揮等,都是我們關注的焦點。二○一九╱二○樂季是呂紹嘉卸任前的最後一個樂季,精采自是不在話下,這也代表了他對十年工作的總結,但從二○二○年樂季的最後一場音樂會中,上半場演出海頓的《告別》,下半場則是馬勒的第九號交響曲,就可看出他依依的離情。此外,從國內各樂團致力於委託創作、與戲劇(曲)的跨界結合等面向切
-
特別企畫 Feature
2019-2020 新樂季搶先報
跨越二○一九/二○,「整數年」是今年樂季當中最大的亮點,而亮點中的亮點,無非就是「樂聖」貝多芬的兩百五十年誕辰。這位人物不但是音樂界的精神領袖,擁有眾多粉絲的他也是票房的保證,因此世界樂團無不費盡思量,無論樂聖全集或是精選曲目,樂迷全都買單。當然,若要較真,理查.史特勞斯逝世七十周年、巴赫逝世兩百七十年、白遼士逝世一百五十年、魏因貝格誕辰一百周年,都是本樂季大做文章的主題。但最特別的,要算是克拉拉.舒曼的兩百周年誕辰及美國美國憲法修正案第十九條賦予女性選舉權的百年紀念。以男性為主導的古典樂世界出現了美麗花朵,讓交響音符格外芬芳。 交響樂團總監的搬風,是本樂季的第二重點。維也納交響樂團首席指揮約丹明年下半年將正式接掌維也納國家歌劇院;被暱稱為MTT的湯瑪斯擔任舊金山交響樂團總監邁入第廿五年,也是他宣布退休之最後樂季。繼任者、現任愛樂管絃樂團的沙隆年會有什麼改變,也令人好奇。國內兩大樂團也有極大變化,NSO音樂總監呂紹嘉將於本樂季後卸任;北市交則迎來殷巴爾擔任首席指揮。無獨有偶的,呂紹嘉將馬勒作品作為樂團的主打之一;而殷巴爾將以全套馬勒交響曲作為獻禮。至於國臺交,在首席客席指揮水藍的規劃下,不僅貝多芬、馬勒不缺席,更帶來文學與音樂的交響經典。 巧合的是,兩個以「台北市」為名的樂團,也以整數年為題盛大慶祝。北市交五十周年延續榮耀;北市國四十周年則帶著小提琴協奏曲《梁祝》首演六十年及《黃河大合唱》傳唱八十年作為開季節目。臺灣國樂團及高雄市國樂團在專業上增進,更在文化上進行互動、結合、擴展領域至亞洲各地,而高市交在衛武營的推波住攔下,推出的演奏家與曲目也令人刮目相看。 從國際看國內,再從台灣看世界,議題與規劃主軸已無區別,想在樂季的開頭縱覽一整年嗎?完整的整理,請翻下一頁!
-
特別企畫 Feature 英美
全本搬演或搭配呈現 為樂聖慶生各有巧思
樂聖貝多芬的兩百五十周年誕辰,無疑是英美地區這個樂季的策展主軸,平常就是各大團常備曲目的貝多芬,要如何在這個樂季呈現出特色,也讓各團費盡心思。有的就是總監領軍、搬演樂聖全席,有的則精選搭配曲目,啟發樂迷的聆賞思考,也有樂團視若平常,淡然處理,策劃重點反而放在自家大事上。
-
特別企畫 Feature 德奧法
人事搬移新氣象 群雄並起掀風雲
隨著多個交響樂團的人事更迭,新任總監、首席指揮陸續上任,各團的新樂季節目也呈現了不同的企圖心。如新任柏林愛樂首席指揮佩特連科不但排出了馬勒,還擴及與馬勒同時代但樂迷較為陌生的蘇克;萊比錫布商大廈管絃樂團新任首席指揮尼爾森斯則主打「舊、新、少見」的兼容特色,還關注到克拉拉.舒曼的兩百周年誕辰。而適逢貝多芬的廿百五十年誕辰,各式各樣的貝多芬,當然會在各大音樂廳回響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