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琉森文化藝術中心音樂廳(周凡夫 提供)
特別企畫 Feature 2020-2021新樂季搶先報/國際篇 歐洲音樂節深度觀察

疫下求存創意思考 音樂世界全新挑戰

在疫情橫掃全球下,世界也因之改變!歐洲多個從春夏迄今的音樂節、藝術節,雖然場館被迫關門而取消現場演出,但也延伸出線上演出的特別企畫,讓音樂的力量不受時間、空間的阻隔,透過電腦螢幕穿透各地人心。這也可能成為音樂世界的新常態,而在5G網路世代,線上演出的音樂時延問題解決,全球同步演奏音樂成為可能的情況下,是否亦會產生新的音樂作品與新的美學?看來,這正是今日作曲家的全新挑戰!

在疫情橫掃全球下,世界也因之改變!歐洲多個從春夏迄今的音樂節、藝術節,雖然場館被迫關門而取消現場演出,但也延伸出線上演出的特別企畫,讓音樂的力量不受時間、空間的阻隔,透過電腦螢幕穿透各地人心。這也可能成為音樂世界的新常態,而在5G網路世代,線上演出的音樂時延問題解決,全球同步演奏音樂成為可能的情況下,是否亦會產生新的音樂作品與新的美學?看來,這正是今日作曲家的全新挑戰!

今年一、二月間隨同香港中樂團到歐洲巡演,到訪過六個國家七個場館,其中瑞士的琉森文化藝術中心音樂廳(KKL—Luzern)、德國的波昂劇院(Bonn Theatre),和匈牙利的布達佩斯藝術宮殿(Müpa Budapest),不僅場館吸引人,音效也突出,在隨後的幾個月內都有內容很不錯的音樂節舉行,也就有隨行者起鬨說之後要組團來聽難能可貴的音樂節節目……

無奈此一重訪計畫仍未成「形」,一場全球性的病毒疫情已讓世界各地的音樂廳、歌劇院、劇場、體育館、藝術館、博物館……無法打開大門,人類的社會活動幾乎全都停頓,演藝舞台燈沉音寂。音樂會、音樂節當然都沒有了?答案卻又不全是,但我們何時能去不歐洲聽音樂?卻沒有確切的答案。一場看不見的疫情,改變了人類社會,也包括大家想像不到的,在音樂上的改變,歐洲疫下樂壇上漸漸出現的新常態,甚至對音樂藝術本質亦帶來新的思考。

死而復活的琉森音樂節

KKL是琉森文化及會展中心(Kultur-und Kongresszentrum, Luzerrn)的德文縮寫,瑞士中部旅遊勝地琉森的地標,是有「奧林匹克」稱號的「琉森夏季音樂節」(Lucerne Festival)的主場地。音樂節由指揮大師托斯卡尼尼(Toscanini)於一九三八年創辦。能夠吸引到眾多大師名團歷年來長聚到琉森這座人口有限的小城來的原因,其中一種說法,琉森湖的山光水色充滿音樂精靈,能讓音樂家著迷。音樂廳面向琉森湖岸河口的門外,布置有人工水池,另特意設計了兩條人工水道,自戶外將「湖水」引入大堂,加上由地板至天花的大型落地玻璃窗,將戶外大自然美景藉著水道引入到音樂廳大堂,池水在燈光照射下,確具美感,成為KKL音樂廳的獨特魅力。

今年琉森音樂節自八月十四日至九月十三日舉行,以「樂事」(Joy)為主題,亦以貝多芬音樂作為主打。翻看今年卅多頁的琉森夏季音樂節節目介紹,單是交響樂音樂會便有卅多場,除由夏伊(Riccard Chailly)指揮駐節的琉森節日樂團,其他樂團還有十多個,是一份星光熠熠的指揮大師與樂隊名單,「奧林匹克」音樂節之名,絕無半點虛言! 

然而好事多磨,在疫情下,四月廿九日音樂節的行政與藝術總監海弗里格(M. Haefliger)正式宣布全部節目取消!然而峰迴路轉,六月廿六日,隨著瑞士聯邦政府放寬限制,音樂節宣布「復活」,將在八月十四日至廿三日舉辦為期十天、改以「生活就是活著」(Life is live)為主題的全新音樂節。合計共有九場售票音樂會,一場收費講座論壇,十場免費演出。安排在KKL音樂廳的售票節目,其中五場以貝多芬作品為主,配合貝多芬年的主題。開幕音樂會將由九三歲高齡的指揮家布隆斯泰特(Herbert Blomstedt)指揮琉森節日樂團演奏貝多芬第二及第三交響曲,並與鋼琴家阿格麗希(Martha Argerich)演奏貝多芬第一鋼琴協奏曲。鋼琴家列維特(Igor Levit)則以兩場鋼琴獨奏會演奏貝多芬全套鋼琴奏鳴曲。

此外還有女高音巴托莉(Cecilia Bartoli)演唱韓德爾及巴洛克同期作曲家的精選歌曲,瑞士青年男高音毛羅.彼得(Mauro Peter)演唱舒曼的聲樂套曲。十場免費演出中的七場是街頭快閃式世界音樂表演,另外三場是祖莫(Peter C. Zumthor)使用城內教堂的宏偉大鐘創造的沉浸式聲音演出,觀眾要事前登記。十場音樂廳的節目,只能出售部分座位,同時所有音樂會沒有中場休息,以便「保持社交距離」。

廣告圖片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專欄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