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跨界劇場

相關文章 4 篇
  • 《假冒的女園丁》中,阿爾敏達 (右二) 與三位年輕人演了一齣打果汁的短劇。
    特別企畫 Feature

    異藝,異議,意義

    異藝的跨界,一直是近年來歌劇現場演出中重要的熱點項目,但是在跨界的時候,這些異藝不見得都能融合,也常常造成摩擦,引來「異議」。由於每次的異藝跨界演出或多或少都帶有實驗性,讓我們藉著藉由兩齣柏林邦立歌劇院的製作《假冒的女園丁》與《唐懷瑟》,來看歌劇分別與戲劇、舞蹈「交流」所產生的異議與意義。

    文字|沈雕龍
    第267期 / 2015年03月號
  • 《騷》中,爵士樂演奏家將現場演出。
    焦點專題 Focus

    赤子心海納百川 「騷」動中出入自得

    書法藝術家董陽孜,近年來以她的字與各個領域跨界交流,除了獨立的靜態展示、衍生的文創商品,更與其他藝術家合作發展創作是當代美術館中的展覽,也是演唱會、音樂會的展現,更在劇場舞台上與表演者共舞跨界不斷的董陽孜,是不自我局限的藝術家,更以「讓現代人認識書法藝術」為志,在不逾矩之齡,持續揮毫「騷」動藝海!

    文字|孫得欽
    第253期 / 2014年01月號
  • 董陽孜
    焦點專題 Focus 專訪書法藝術家

    董陽孜:創作必須要對得起自己,要「誠」

    她寫巨大無比、超越常規的字,她的作品散見城市角落、書輯、唱片封面、劇場視覺,甚至,近年來,音樂會上也可見其恣意揮灑的筆墨,讓數位科技與傳統新潮卻並行不悖地相容。她是董陽孜。 「我不是書法家,我是現代藝術家。」年逾七十,她如此大氣且中氣十足地宣稱著。確實,董陽孜有著藝術家不受框限的自在從容,跨界是她要讓「書法被看見」的蓄意為之,卻又讓多種元素對話地如此自然而然。本刊則藉著董陽孜首次擔任主導的跨界劇場作品《騷》即將演出,進行專訪,讓讀者一同走過她的跨界旅程。

    文字|張慧慧
    第253期 / 2014年01月號
  • Baboo與吳季璁合作的《不在,致蘇菲.卡爾》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現象觀察6:視覺藝術人才帶來劇場新向度

    材質轉換劇場空間 編創突破混種定義

    這一年的劇場,清楚地看到視覺藝術人才的投入,所打造出來的風景變化。吳季璁、周東彥、李銘宸等人,透過材質與身體、空間的思索,物件的重新定義,向感知提問、尋找新的觀看與敘事。有趣的是,這些作品大多散發一種荒涼況味,無論視覺上再如何鮮豔、擁擠,骨子裡似乎都有失落世代於內在追尋的鄉愁。

    文字|周伶芝
    第253期 / 2014年01月號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