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魏樂富

相關文章 25 篇
  • 「李斯特鋼琴藝術節」參與演出者大合照。

    李斯特鋼琴藝術節 暢遊李斯特的3D立體音樂世界

    「力晶2022藝文饗宴─李斯特鋼琴藝術節」將在8月8日至16日於台北國家音樂廳及演奏廳盛大登場,以5場主題式音樂會重新編織鋼琴巨擘李斯特的音樂脈絡,展現浪漫時代對「無限」與「自由」渴望的精神,串聯宗教、文學、歌劇、超技、實驗性等全方位作品,由莊文貞、葉政德指揮長榮交響樂團,攜手26位台灣鋼琴藝術家演出2場鋼琴協奏曲、3場鋼琴室內樂、54首精選作品,勾勒李斯特的立體世界。

    文字|張震洲
    2022/07/20
  • 鋼琴家魏樂富(左二)、葉綠娜(左一)共同策畫,帶領學生演出跨度數年的「3B全本系列音樂會」。
    音樂 向巴赫致敬—鋼琴協奏曲之夜

    以巴赫鍵盤曲 演繹世代傳承

    在長笛教育家樊曼儂支持下,鋼琴家魏樂富、葉綠娜策劃了跨度數年的「3B全本系列音樂會」,介紹貝多芬、布拉姆斯與巴赫的鋼琴作品,而浩瀚的巴赫作品無法一次窮盡,繼去年「鋼琴全本作品系列音樂會」,今年再以「鍵盤協奏曲」為主題作為系列音樂會的圓滿終章。魏樂富、葉綠娜與廖皎含率領旗下學生,與音樂好友指揮廖嘉弘等偕同樂團合作,也同時演繹了台灣音樂界的世代傳承。

    文字|李秋玫
    第332期 / 2020年08月號
  • 《鋼琴上的詩人》專輯
    藝@CD

    看似一體,又一體多面

    鋼琴家伉儷魏樂富與葉綠娜是台灣雙鋼琴演奏的先驅,兩人加乘的智慧更在專欄、教學、廣播、策展等方面表露無遺。幾年前魏樂富感於台灣二二八與白色恐怖歷史,令他思及故鄉德國二戰時納粹造成的創傷,於是寫下相關故事,衍伸出音樂演出製作,後再發展出《鋼琴上的詩人》專輯與《暗夜的螃蟹》繪本,多面向的呈現,讓閱聽者立體感受藝術家對歷史的反思。

    文字|李秋玫
    第319期 / 2019年07月號
  • 音樂會將由鋼琴家魏樂富與葉綠娜(圖)領軍演出。
    即將上場 Preview 布拉姆斯全本鋼琴作品音樂會

    穿越時空的溫暖 世代傳承的見證

    今年適逢德國作曲家布拉姆斯逝世一百廿周年,「向布拉姆斯致敬」系列音樂會將演出其一生不同階段的鋼琴作品,回顧布拉姆斯的善良與溫暖;將由鋼琴名家魏樂富與葉綠娜領軍,集合十九位台灣年輕音樂家演出,現場亦將由葉綠娜教授簡介導聆。這不僅是一場場認識與重溫美好藝術的音樂會,一個傳遞善良與人性理想的儀式,更是一幕鋼琴藝術在台灣世代傳承的見證與縮影。

    文字|陳政廷
    第295期 / 2017年07月號
  • PAR表演藝術
    即將上場

    鋼琴狂想劇──《小紅帽與大黑琴》

    國內最負盛名的雙鋼琴搭檔──魏樂富、葉綠娜伉儷,向來以專業的音樂素養及豐富逗趣的演奏方式,來推廣音樂的普及化與藝術性;這次,他們更是突發奇想,推出一部史無前例的「鋼琴狂想劇」──《小紅帽與大黑琴》,由魏樂富參與作曲,根據德國的童話作家貝亞斯坦所作的〈小紅帽與大黑狼〉加以改編,是結合了戲劇、舞蹈、樂器演奏等的多重組合,如史特拉汶斯基所作的〈士兵的故事〉般,在音樂中加入節奏性的說白,描述台灣學琴學生家長的心態。由魏樂富擔任編劇、監製、葉綠娜塡寫中文歌詞,並擔任旁白角色。內容豐富,題材新穎,適合全家一同觀賞,是一份値得期待的兒童節賀禮。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18期 / 1994年04月號
  • 孫越與魏樂富夫婦。
    即將上場

    孫越叔叔說音樂故事之三 動物狂歡節

    繼《胡桃鉗與老鼠王》及《小美人魚》之後,這一次,孫越叔叔特別邀請了聲樂家黃瑞芬、長笛家劉慧謹、鋼琴家魏樂富以及台北獨奏家室內樂團的叔叔阿姨們爲小朋友演出熱鬧滾滾的《動物狂歡節》。 演出的曲目不但適合小孩,也適合所有喜愛音樂的成年人,除了壓軸的法國作曲家聖桑的〈動物狂歡節〉以外,還有舒伯特的〈鱒魚〉以及浦朗克爲兒童而寫的七首歌曲〈短短的吸管〉。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20期 / 1994年06月號
  • 魏樂富與葉綠娜絕佳的默契組合
    即將上場

    高雄市實驗交響樂團

    南台灣獨具風格的高雄市實驗交響樂團將推出《動物狂歡節》和芭蕾舞劇《吉賽兒》兩場音樂會,熱鬧迎接春天。 首場《動物狂歡節》音樂會曲目有比才的卡門組曲、聖桑的動物狂歡節、德弗乍克的第八號交響曲。由蕭邦享擔任指揮,魏樂富及葉綠娜擔任鋼琴獨奏。 在芭蕾舞劇中被奉爲經典中之經典的《吉賽兒》,在國內一直少有機會看到全幕的演出,更遑論與交響樂團搭配演出的方式。十六年前台灣舞者黃紹仁及吳素芬分別擔任男女主角,十六年後高雄市實驗交響樂團特地邀請了中華民國舞蹈協會共同參與,再次詮釋《吉賽兒》風采。 有感於台灣藝術長期偏重台北,主辦單位決定將全本《吉賽兒》在高雄市立文化中心呈現,此乃高市交第一次以大型芭蕾舞劇爲演出內容,同時結合南台灣優秀舞者同台演出,期望觀衆共同參與。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30期 / 1995年04月號
  • 《聖人與罪人》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如歌的行版〉之必要

    當看到病癒後又接受採訪又重回舞台的魏樂富,不僅重拾琴藝還重拾了「魏氏幽默」,我們彷彿豁然開朗,那些《聖人與罪人》專輯中的私密性並不專屬演奏者,而是直接訴諸聽眾的交心話語。那絕不是獵奇的、特技表演的、花錢買票或是衣香鬢影的社交活動,而是當音樂浸泡在生活之中,或許共進晚餐後,也許把酒言歡時,這對夫婦就像是我們熟稔已久的老友,撫琴吟詩,都是獻給了我們這份難得的友情。

    文字|李永忻
    第283期 / 2016年07月號
  • 中秋兒童特別節目
    即將上場

    中秋兒童特別節目「夢幻、樂、舞」

    中秋兒童特別節目「夢幻、樂、舞」結合了音樂、舞蹈及故事,讓觀眾能在豐富而多元化的表演型態中開發不同的音樂聆賞經驗。演出者爲「鋼琴劇場」成員,其中鋼琴部分由國內夫妻檔音樂家葉綠娜和魏樂富擔綱。此外,演出中貫穿全場說故事的靈魂人物則特別邀請國內廣播界主持人,曾與國內樂團合作不少節目的賀立時來擔任。此次演出曲目,包括有浦浪克的《四手聯彈奏鳴曲》、拉威爾的《鵝媽媽組曲》,內容有:睡美人的巴望組曲、拇指仙童、美女與野獸及神仙花園等,相信能帶給小朋友一個非常「卡通」的夜。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57期 / 1997年09月號
  • PAR表演藝術
    即將上場

    魏樂富鋼琴獨奏會

    魏樂富曾跟隨俄籍鋼琴家艾羅諾夫、美國鋼琴家葛拉夫曼、法國作曲家拉威爾嫡傳弟子培烈姆特及德國名師凱默林等國際名家硏習琴藝,並曾受敎於兩位美國現代音樂作曲大師:約翰凱吉(John Cage)及艾里奧.卡特(Elliot Carter);魏樂富亦先後巡迴歐美及亞洲、南非各地演出;曾與莫斯科愛樂交響樂團、俄羅斯史維德洛夫斯克愛樂交響樂團、瑞士洛桑室內樂團、加拿大加爾各里愛樂交響樂團、台北市立交響樂團等樂團搭檔演出。除此外,也經常做室內樂及現代音樂之首演。此次音樂會將呈現的曲目包括有:史卡拉第的二首奏鳴曲、貝多芬降A大調奏鳴曲、韋伯的邀舞、蕭邦四首練習曲、降b小調奏鳴曲以及浦羅柯菲夫瞬間的幻影、魔鬼的誘惑等多首名曲。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62期 / 1998年02月號
  • 魏樂富與葉綠娜
    即將上場

    魏樂富 葉綠娜雙鋼琴二十週年音樂會

    雙雙攜手於音樂舞台上達二十年的鋼琴家魏樂富與葉綠娜,將舉辦一場慶祝雙鋼琴演奏二十週年音樂會。 魏樂富與葉綠娜對音樂的表現,並不限於演奏會,二人更以「夫寫妻譯」的特殊風格,寫了《冷笑的鋼琴》、《怎樣暗算鋼琴家》、《台北沙拉》等書;出版了《靑春舞曲》、《幻境》、《戲舞》、《展覽會之畫》等音樂專輯。近年來,策畫製作了一系列《孫叔叔說音樂故事》、《小紅帽與大黑琴》、《夢幻.樂、舞》等鋼琴音樂劇,融入音樂、文學、戲劇。這次他們推出的曲目爲:李斯特的《前奏曲》、蕭邦的《輪旋曲》、盧托司拉夫斯基《帕葛尼尼主題變奏曲》等。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79期 / 1999年07月號
  • PAR表演藝術
    封面人物 People

    痞子、舵手與天真的探索者

    舞台下的他常常穿得一身黑,平頭短鬚造型看來很酷,其實「痞」味十足,不但會講冷笑話,還會模仿阿扁總統說話口吻。 但搞笑的他也擅長經營,把知名難馴的NSO帶得生氣勃勃,排出一場場精采的主題音樂會。

    文字|林采韻、楊忠衡
    第143期 / 2004年11月號
  • PAR表演藝術
    封面人物 People 認真的「導航者」

    指揮棒下,經略音樂沃土

    簡文彬認為,本土創作與觀眾間的互動障礙,錯也許並不在作曲家和觀眾,而在於表演界沒有提供足夠的環境和條件。是否果真如此,當然有賴長時間實踐和試驗,但簡文彬義無反顧地投入這個冒險,因為他認為無論如何,嚴峻的現代環境中,停步不前終是死路一條。

    文字|林采韻、楊忠衡、盧家珍
    第143期 / 2004年11月號
  • 鋼琴家魏樂富、葉綠娜
    音樂新訊

    讓作曲家反覆思慮的熾熱情愛

    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劇《胡桃鉗》,被寫成管絃樂組曲,再由羅馬尼亞鋼琴家艾可諾姆(Economu)改編成為他自己和女鋼琴家阿格麗希彈奏的雙鋼琴版本,曲折的過程,展現了藝術家對童話世界與純真愛情的嚮往。 布拉姆斯根據德國詩人道默(Daumer)所作之詩,寫出了《新愛之歌》,圓舞曲風格的愛情詩歌,道出作曲家內心深藏的熱烈情感。 李斯特根據莫札特歌劇《唐璜》選曲所改編的雙鋼琴《幻想曲》,將歌劇中的序曲及兩首著名的旋律《我們手拉手到那邊去》及《飲酒歌》重新組合,以最燦爛多彩的炫技,表現出花花公子「唐璜」的多面性。 這些作曲家們對音樂裡「愛情」、「親情」的反覆思慮,將一一展現在「聖誕情話愛之歌」音樂會中,經由舞蹈、歌唱、影像演奏等媒介,傳達給聽眾。 「聖誕情話愛之歌」將邀請曾任布達佩斯國家劇院的舞者莊士賢、男低音廖聰文、女中音楊艾琳、在台北愛樂電台擔任主持人的女高音黃瑞芬(Zoe),加上魏樂富、葉綠娜的雙鋼琴共同演出,在聖誕夜,將短暫、熱烈永恆的愛情,長亙的親情與純真柔美自然之愛,融合成為一場多彩多姿的連綿情話。(廖俊逞)

    文字|廖俊逞
    第156期 / 2005年12月號
  • 魏樂富與葉綠娜
    藝次元曼波 HEART to HEART

    交手卅五年 鋼琴上的雙人世界

    每當談起魏樂富、葉綠娜這對鋼琴夫妻檔,總讓人想起海涅的詩《北國之松》,和詩人筆下那在白雪皚皚的北國孤挺的一棵松,愛戀想望著熱帶南島上的一株棕櫚!魏樂富來自德國,一個與台灣風格迥異的國度,嚴謹、守時、一板一眼、條理分明,是甚麼樣的吸引力讓他遠渡重洋而來,與他口中那位隨性、不拘小節、想到什麼做什麼的妻子葉綠娜攜手走過了卅多個寒暑?! 音樂以外,魏樂富還有很多興趣:文學、繪畫、珍玩收藏,這些興趣也自然而然成為葉綠娜樂此不疲的愛好。比起談論自己時的言簡意賅,葉綠娜對夫婿魏樂富的一切更顯滔滔不絕。訪談的前一晚,兩夫妻才心血來潮,錄製舒曼的《敘事詩》作品122到深夜兩點,由魏樂富以德文朗誦敘事詩《荒野的男孩》(詩/黑伯爾 Friedrich Hebbel),葉綠娜鋼琴伴奏(音樂/舒曼),一個美麗的夫唱婦隨畫面,於焉在眼前開展。

    文字|邱秀穎
    第258期 / 2014年06月號
  • PAR表演藝術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什麼?!你們現在才拜年!」

    是的,因為編輯部的全體同仁在今年初就下定決心,為了讓農曆年後的三月號如期地送到各位讀者的手上,所以本刊在春節前夕就要完成。在連續結稿兩期的 壓力之下,想當然爾的就將拜年這檔子事拋到九霄雲外,幸好在抽空去吃尾牙的時候,突然想起這「時差」,所以趕緊在本期雜誌中跟大家拜個晚年,還好尚未過初 十五,這「年」拜的應該還不算太晚,請大家見諒。 其實今年的春節來得特別晚、但也似乎特別長,想必會打亂了大家的生理時鐘,不知喜愛表演藝術的您,是否已經恢復了平日的作息,回到正常的作息生活了呢?記得在每年的除夕前,身為雜誌的苦命編輯總是生不如死,希望「年」晚點來。今年雖然如了願,但是那放假前的痛苦,似乎沒有減輕,大家依舊是望著滿桌子的咖啡、濃茶、雞精和黑眼圈的同事,在分秒必爭的壓力下,枯坐失神、面面相覷,像是等待 年獸特赦的死刑犯,等待它的來臨。(沒錯,其實在我寫這篇稿子的現在,就是這番模樣)所以事實告訴我們,有些東西還是得不到的最美,如願,卻不一定是最 好的下場。 雖然話說本期雜誌結稿時間緊迫,可是內容卻是依舊精采非凡。除了我們邀請到音樂界知名的神仙眷侶葉綠娜、魏樂富兩位老師加入 專欄之列、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的「新藝見」加入劇評的陣容外,還有獨家專訪即將來台的日本當代戲劇大師鈴木忠志,並為讀者深入解析他的創作,一探在他壓抑的華麗下半身技法下所爆發出的「動物性能源」。此外,我們也將帶讀者看看王復蓉、陶大偉與陶喆,這三位在不同的創作世界,卻各領風騷的一家人,他們的 相處之道與共同激發出來的火花。當然,藝活誌也要應個早春的景,邀請到三位藝術家為您解說他們的「穿新衣、帶新帽」的搭配秘訣。 最後在拜晚年的同時我也要提醒您,看看以下的徵件訊息。不知您還記不記得在一月號時我請大家玩的「第一次」的練習?千萬不要放過這個好機會,趕緊來信報名。

    文字|黎家齊
    第171期 / 2007年03月號
  • 朱宗慶打擊樂團春季巡演,找了多位管絃樂音樂家助陣演出。
    即將上場 Preview

    管絃好友來合奏 打得心花怒放

    「打擊樂與他的好朋友們」是以打擊樂為主,邀請多位音樂家如王世榮、徐家駒、陳威稜、葉綠娜與魏樂富、劉慧謹、蘇顯達等一同演出;樂器不僅囊括西洋樂器的低音管、單簧管、鋼琴、長笛、小提琴,更有琵琶的傳統音色融入打擊群,表現手法及音色拓展更多元、更寬廣。

    文字|李秋玫
    第183期 / 2008年03月號
  • 鋼琴家魏樂富將在黑盒子實驗劇場獨奏,以重現作曲家的優雅品味。
    音樂 在黑盒子裡 與樂迷促膝談「音」

    魏樂富鋼琴獨奏 重現作曲家的細膩優雅

    聚光燈下的演奏者形單影隻,陰暗的四週佈滿瞪大的眼睛,延伸而上的樓層高不可攀,角落裡的人望著台上的黑白遙不可及。 在樂器領域中,除了鋼琴,沒有其他樂器能夠提供如此豐富的和聲和多變的表現力。尤其在經過外型的擴大和機械功能的改變之後,技巧和彈性變得更加精巧與寬廣。一般獨奏樂器少有獨自一人演完整場音樂會,但鋼琴獨奏會卻俯拾皆是而不令人生厭,也就不足為奇。然而隨著舞台的擴張、音效的精進,為了將音符清楚傳遞千人座位的每隻耳朵,演奏家無不使出混身解數,卯足全力來擴張音量、強力揮灑,殊不知在浮誇矯飾下,早已扼殺內蘊,盡失細緻本質。 演奏與聆賞之間的拋接,是超越言語的親暱對話,聽眾所給予的回應,往往是演奏者深刻的力量。而音樂家擷取生活中的自然情感而創作的樂曲,終究要回歸於自然的再現與詮釋。造就不少音樂人才,在台灣負有盛名的鋼琴家魏樂富,為重現作曲家的優雅品味,捨棄了音樂廳的大排場。於獨奏會舉辦的同時,也帶領著大家作深刻的反思。在實驗劇場中讓聽眾們享受舒伯特、拉威爾、德布西、舒曼以及布拉姆斯抒情且浪漫的情懷,且用鋼琴的樂音,與樂迷們促膝長談。

    文字|李秋玫
    第180期 / 2007年12月號
  • 諸大明
    即將上場 Preview 魏樂富、葉綠娜、諸大明 重砲出擊

    四架鋼琴同台 驚艷「琴聲魅影」

    「2008台灣國際鋼琴藝術節」中,原將打頭陣的鋼琴家傅聰手疾復發取消演出,消息一傳來,國內引頸期盼的樂迷們無不惋惜喟嘆。然而,頂尖的好手齊聚一堂,魏樂富、葉綠娜、諸大明這三位在台灣堪稱重量級鋼琴家,協同新生代最具潛力的才子嚴俊傑聯手演出,精采內容絕對再度引燃聽眾們的期盼! 才剛發行鋼琴專輯的魏樂富,近年相當熱中於鋼琴曲的改編,本次也將不例外地演奏幾首改編樂曲,包括李斯特的〈愛之夢幻想曲〉、德布西的〈戲〉以及蓋希文的〈前奏曲〉。此外還有魏樂富自己所創作的〈宓多里華爾滋舞曲〉,與日籍小提琴家宓多里有什麼關聯呢?原來幫宓多里彈伴奏的鋼琴家曾是魏樂富老師的學生。「以前連Do Re Me都不會彈,現在居然是宓多里的伴奏!」於是這首曲子的主題便重複著Do Re Me,以及代表宓多里的音符Me Do Re#! 經典的曲目還有巴赫、莫札特、貝多芬與拉赫曼尼諾夫,更有少見作曲家康格羅的〈莫札特畫像〉。四手聯彈、雙鋼琴之外,最令人期待的是巴赫改編韋瓦第《四季》的〈A小調四部鋼琴協奏曲〉「四部鋼琴,八手聯彈」,再加上一個絃樂團,要怎麼玩?怎麼擺?四人怎麼協調、如何展現實在令人驚艷連連!

    文字|李秋玫
    第190期 / 2008年10月號
  • 傅聰
    焦點專題 Focus

    大師傅聰揭幕 鋼琴熱力南北延燒!

    擁有「樂器之王」美譽的鋼琴,一直以來都是最受人們喜愛並且普及率最高的一項樂器。就在國內的國際台北蕭邦鋼琴大賽進入倒數階段之際,緊接著的又是一場不能錯過的鋼琴盛會。從十月中旬開始到十一月底,為期七週的「二○○八台灣國際鋼琴藝術節」,共邀集德國、烏克蘭、美國、俄羅斯及海外優秀華人輪番獻藝。

    文字|李秋玫
    第189期 / 2008年09月號
12下一頁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音樂

    以為遺忘的事物,耳朵會替你記得

    自由擊《20伍零》
  • 特別企畫 Feature

    「地方藝術節」潮流來襲,歸返地方與駐紮家鄉的兩種觀看(上)

  • 戲劇

    劇場散步筆記:迷走在現場的觀察絮語

  • 戲劇(曲)

    2023臺灣戲曲藝術節 時空英雄結伴前行、豪傑聚首芝山論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