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美國芭蕾舞團

相關文章 8 篇
  • 巴瑞辛尼可夫練舞,總是中規中矩地做完每一套動作,從不炫耀高難度技巧。
    焦點

    米夏飛越的舞蹈之旅

    從古典芭蕾巨星搖身一變成為一名現代舞者,這種改變對許多已然是巨星級舞者而言,似乎不可能發生,但巴瑞辛尼可夫做到了。

    文字|吳素芬
    第98期 / 2001年02月號
  • 馬林斯基劇院基洛夫芭蕾舞團2006年版的《天鵝湖》。
    焦點專題 Focus 延伸聆賞

    經典與變奏—《天鵝湖》的八種版本

    柴科夫斯基的舞劇《天鵝湖》自從一八七一年在莫斯科波修瓦劇院演出,也已經有一百卅多年,但事實上今日演出的版本是奠基於一八九五年,由佩堤帕及伊凡諾夫重新編排舞蹈,在聖彼得堡的馬林斯基(基洛夫)劇院演出的版本。許多知名舞團、頂尖編舞家都曾詮釋過《天鵝湖》,以下就不同舞團門派推薦舞迷們聆賞各詮釋版本,一探芭蕾伶娜/王子的超凡舞技如何締造經典地位。

    文字|田國平
    第219期 / 2011年03月號
  • 印象手記NOTE OF PHOTOGRAPHER

    芭蕾舞者──美國芭蕾舞團

    文字|林鑠齊
    第96期 / 2000年12月號
  • 兼具古典與現代及豐富且多樣化的舞碼,使舞者們視加入美國芭蕾舞團為最佳選擇。
    焦點

    舞上雲端 美國芭蕾舞團首度來台

    與紐約立市芭相較,美國芭蕾舞團雖然沒有風格化舞蹈作為「註冊商標」,卻廣邀世界各地的傑出舞者及編舞家帶來精采的舞碼,兼具古典與現代,豐富且多樣化的舞碼,反映了美國本身多元族群與文化混血的特色。

    文字|魏淑美
    第94期 / 2000年10月號
  • 《舞姬》中的舞者Paloma Herrera。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經典舞劇《舞姬》 東方風情中的三角悲戀

    美國唯一的國家舞團美國芭蕾舞團(American Ballet Theatre,簡稱ABT),暌違台灣十二年後,將再度訪台,以一百卅人的大陣仗,帶來規模宏大、國內尚未曾全本演出的《舞姬》以饗觀眾。這齣由古典芭蕾教父佩堤帕編創十九世紀末的舞劇,結合當時流行的東方風潮,以印度王宮為背景,鋪陳一段三角戀悲劇,不同於公主王子式的童話情節,呈現人性的神秘陰暗。

    文字|鄒欣寧
    第234期 / 2012年06月號
  • ABT版的《唐.吉訶德》強調西班牙風味。
    舞蹈

    名實相符的巨星之夜

    在景氣低迷的這段時間,美國芭蕾舞團世界知名的聲譽,為台灣的表演藝術掀起了漣漪。幾支橫跨不同世代的舞作,展現ABT的多樣面貌,拓展了台灣觀衆欣賞芭蕾的領域。

    文字|吳素芬
    第96期 / 2000年12月號
  • 巴瑞辛尼可夫的現代舞姿。
    表演.映象 STAGE & SCREEN

    巴瑞辛尼可夫之慾望城市

    曾經是美國芭蕾舞團藝術總監、以《飛越蘇聯》一片令世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芭蕾巨星巴瑞辛尼可夫,今年參與了美國知名影集「慾望城市」的演出,擔綱女主角凱莉的新歡。而回顧這位巨星的感情生活,與「慾望城市」相較,竟也不遑多讓。

    文字|田國平
    第140期 / 2004年08月號
  • PAR表演藝術
    達人推薦 本月我想看

    美國芭蕾舞團、做臉不輸—小美容藝術節…

    七月中,是喜好芭蕾的舞迷們捧著大筆銀子得去看的美國芭蕾舞團ABT!這次難得來台,雖然可惜沒有當紅的駐團編舞家Alexei Ratmansky的作品,但在兩廳院坐擁林肯中心大都會歌劇院每年只演出八週的(且常搶不到票)大型古典芭蕾,看著一級的線上舞者在台,再怎麼不捨也值 得! NSO與澳洲跨國製作的《蝴蝶夫人》歌劇,也是一個我想看的典雅經典!在這樣的傳統之外,魏瑛娟想出來的「做臉不輸小美容藝 術節」,勾起了我強烈的好奇!之前看過她一篇談論臉書的文章,亦莊亦諧,辛辣損極!沒想到即採取了行動!這回邀來的都是很有看頭的藝術家:余彥芳是個人色 彩強烈的舞蹈創作者,還有四把椅子劇團《等待窩窩頭之團團圓圓越獄風雲》編導許哲彬、編劇簡莉穎、音樂人蔣韜。其中的簡莉穎,既是高俊耀日前執導的《懶 惰》的編劇,也創作了本次女節的一齣戲,還是藍貝芝先前《無枝Nostalgia》二度呈現:「離家行動計畫」的劇本協力,是廣受邀約的創作人。 為了拓展好奇心,我也推薦看看台北兒童藝術節的國外節目!如果搶得到票的話。我曾在那兒發掘到了一張至今最珍愛的小提琴配樂,是個以色列舞團的原創。由是證明了兒藝節臥虎藏龍,不見得都是「頭腦簡單」的作品呢!

    文字|鄒之牧
    第235期 / 2012年07月號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特別企畫 Feature

    回家的理由

  • 北京

    沉浸式戲劇在主旋律的另一端召喚疫後人心

  • 音樂

    《木蘭》10年 展現「不得不勇敢」的堅韌

  • 特別企畫 Feature

    青年為何出走,藝術何以介入?

    從藝術文化「社區總體營造」到「青年村落文化行動」的地方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