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朱勝麗

相關文章 7 篇
  • 朱勝麗以花衫行當去貼近王后的氣質,充分表現隱藏在王后驕傲底下的情慾流動。
    戲曲 國光劇團與新加坡湘靈音樂社聯手

    《費特兒》 慾望共生的感官主題樂園

    跨界腳步不停歇,國光劇院繼去年與能劇合作的《繡襦夢》後,今年則與新加坡湘靈音樂社合作,搬演以希臘神話故事為底的《費特兒》,由擅長解構戲曲表演的戴君芳擔任導演,國光當家花旦朱勝麗主演。演出形式結合了京劇、南管、現代舞,在表現理性與慾望牴觸的道德考驗中,牽引出個人情慾與群體生存的衝突與糾葛。

    文字|游富凱
    第315期 / 2019年03月號
  • 《京豔一夏》是國光劇團今夏的戲曲饗宴。
    即將上場

    國光劇團京豔一夏

    台北市戲劇季壓軸好戲,由國立國光劇團《京豔一夏》熱鬧登場。《京豔一夏》囊括多齣精彩大戲,包括《陶三春》、《瑜亮鬥智》、《旦角藝術大展》等三齣。今年六月國光劇團即將成團一年,此時推出《京豔一夏》公演,展現國光劇團一年來努力的成績。 《陶三春》一劇是大陸著名劇作家吳祖光之作,民國七十八年海光劇團首度搬演,造成轟動。 十六日的《旦角藝術大展》,國光劇團的精英旦角齊出,共推出〈癡夢〉、〈賣水〉、〈捨子〉、〈活捉〉、〈捧印〉五齣折子戲,依序由李光玉、朱勝麗、陳美蘭、吳海倫、魏海敏主演,除表現不同門派〈梅、尙、程、荀〉的旦角表演風韻及唱腔外,亦邀請了海內外五把名琴爲演出伴奏。其中沈揚爲江蘇省京劇院國家二級琴師,本次應大專院校國劇競賽邀請,來台示範;李超爲中國京劇院國家一級琴師,以往常爲大陸名旦杜近芳伴奏。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44期 / 1996年06月號
  • 《天下第一家》中,乾隆(中,唐文華飾)與紀曉嵐、劉羅鍋一路相伴江南遊,對話詼諧。
    即將上場 Preview 重現軍中競賽戲

    《天下第一家》 笑談乾隆軼聞趣事

    國光劇團即將演出的《天下第一家》,即是二十年前軍中劇團「競賽戲」時期,劇作家貢敏為「海光國劇隊」所寫,藉乾隆的軼聞趣事,倡導族群融合。藝術總監王安祈強調,別以為軍中競賽戲就很樣板,貢敏的本子重人性,「因為是積善之家才有資格被封天下第一家」,是「政治上的領導對文化最真誠的禮敬」。

    文字|廖俊逞
    第189期 / 2008年09月號
  • 《三個人兒兩盞燈》以後宮三名各懷情事的青春宮女為主軸,交錯對應出寂寞主題。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後宮女子的孤寂與哀愁

    《三個人兒兩盞燈》以陳美蘭、朱勝麗和王耀星演出禁錮後宮,三名各懷情事的青春宮女為主軸,交錯對應出寂寞主題,加上多情天子盛鑑,及收到征衣塞外戰士戴立吾和孫元城。男女情愫不說,女人堆裡暗暗流動的曖昧情誼,更是考驗傳統京劇的道德尺度。

    文字|廖俊逞
    第147期 / 2005年03月號
  • 排練手記

    四小名旦陳永玲開班授藝

    一大早,台北的雨點蓋不住口唸的鑼鼓聲,匡才匡才遠遠的傳出敎室。 國光劇團的朱勝麗正隨老師苦練著《穆桂英掛帥》,這位舉手投足皆有扎實基礎的硬裡子演員,硬是倒空自己重新學習。而讓朱勝麗甘心情願倒空自己的老師,正是以大陸傑出人士身份來台傳藝的陳永玲。 早年隨梅蘭芳習藝,十三歲已經走紅大江南北,人稱中國四小名旦的陳永玲對梅先生的表演藝術有極深刻的體會。因此在唱唸做打中,都透露著梅派獨特的身段美感。 而老師見學生勤奮,更是傾囊相授,七十歲的年紀仍然整套身段的示範,一次又一次修正著肢體細節,讓人看了都不禁感動! 當筆者結束採訪走出室外時,仍能聽見陳永玲一字一句的敎唱在雨聲中傳來。 文字|薛湧 攝影文字工作者

    文字|薛湧
    第70期 / 1998年10月號
  • 《雪弟恨》
    戲曲

    新舊並進,永保津津有味

    國光的歲末公演,從舞台、表演程式、文武場等都儘可能保留傳統,而在敘事節奏上加以緊湊化,這是對京劇藝術嚴謹的堅持,值得肯定。

    文字|邱婷
    第134期 / 2004年02月號
  • 與傳統版本相較,《王有道休妻》最大顛覆與實驗之處在於將孟月華的內心掙扎予以形象化,由陳美蘭和朱勝麗兩位演員同台同飾一角。
    戲曲

    休妻羞妻‧休戚與共莫相欺

    國立國光劇團以「京劇小劇場」為號召,強調京劇現代化實驗與顛覆精神,由藝術總監王安祈根據傳統京劇《御碑亭》的情節為藍本,新編為《王有道休妻》,在滿場觀眾的期待下登場。 突破行當形象,著墨人物性格描寫 該劇演出形式並未過度偏離京劇表演規範,新編聲腔時而溫婉動人,時而鏗鏘有力,就聽覺而言,依然「京味」十足。表演程式擷取京劇的身段原則,根據情節發展與人物心理重新組合,適度彰顯了京劇傳統身段的美感,但在腳色行當上,則能突破老生、青衣的固定形象而著墨於人物內在性格的描寫。 例如:王有道老生形象的道貌岸然卻身陷男性封建思想的迂腐可笑、孟月華青衣端莊嫻淑且仍保有慾望波動的真情刻畫,御碑亭丑扮但冷靜旁觀地看盡人間風華,都是新編版本具備「嘲弄」的重要現代感表現。而盛鑑、陳美蘭與謝冠生三位年輕演員的表現相當亮眼,適切地切割出生、旦、丑不同的角色形象,都是令人激賞之處。 與傳統版本相較,最大顛覆與實驗之處在於將孟月華的內心掙扎予以形象化,由陳美蘭和朱勝麗兩位演員同台同飾一角,隨著劇情的發展,代表理性禮教的陳美蘭,與代表感性慾望的朱勝麗之間的兩極對比逐漸模糊,在編導相互合作下,企圖將孟月華「精神出軌」的微妙情愫更加立體化。 但是,姑且不論前兩場朱勝麗彷彿現代舞的動作表演,如幽靈般出現在上舞台簾幕後的尷尬突兀,僅就表演本身而言,如此兩人同飾一角的處理,明顯削弱了單一演員千迴百轉心理流動的表演可能性,唱詞和說白雖然保有含蓄美感的想像空間,但是女性主題的「重探」反而失之過白,失去了女性意識控訴的力道與深度,倘若能夠運用王有道與孟月華的夫妻情感基礎作為解套的技巧,當能化解說理過白的迷障。 「御碑亭」擬人扮丑角,輕快且意味深長 另一個與傳統版本不同卻相當成功之處,在於「御碑亭」這座彈指間看盡人間悲歡喜樂的亭子,以擬人化的丑角形象出現在舞台上,對比於孟月華的角色創作包袱,御碑亭顯得活潑輕快且意味深長,時而評論說理,時而嘻笑戲謔,穿梭在戲劇情境的現實與想像之間。其作為旁觀者的身分,代表著創作者對戲劇人物的疼惜,更替代了觀眾對劇中角色投注了關懷,若說實驗,御碑亭顯然更加收穫了實驗的成果;甚至,御碑亭與孟月華若有似無的對話,實

    文字|王友輝
    第137期 / 2004年05月號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戲劇

    FOCASA馬戲藝術節 建立台灣全新品牌

  • 攝影手札

    時間地敘積

  • 藝號人物 People

    陳靈 專注的人生、多變的音樂

  • 戲劇

    牽亡歌在勸世中的兩個奇效

    評躍演音樂劇《勸世三姊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