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强
爱乐电台资深制作主持人
-
焦点专题 Focus 英国、美国
明星、名牌,在串流时代是否仍是票房保证?
在过去10年,串流影音影响了各类型表演艺术的发展,加上疫情几年的影响,透过网路的串流影音更深入一般大众的生活,这产生了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过去几十年的「录音」、「录影」的「明星」或「大师」,是否还能向过往拥有「影响力」和吸引市场的「消费力」?这个问题,似乎也和过去和即将到来的新乐季,各大乐团新任及即将卸任的首席指挥,有密切的关系。 美国:明星指挥与票房保证,是鱼与熊掌的选择题吗? 过去很少有一位指挥家同时兼任两个美国传统顶尖乐团首席指挥,但是这个纪录被杜达美(Gustavo Dudamel)刷新,他将身兼美国预算最高的洛杉矶爱乐,以及过往名气最大的纽约爱乐首席指挥。不过,诡异的是洛杉矶爱乐只和他续约到2026年,而纽约爱乐的网站,首页仍然高挂现任首席指挥梵志登(Jaap van Zweden),即使纽约爱乐新乐季销售重点有2025年3月和5月杜达美指挥马勒及和钢琴家王羽佳合作,但纽约爱乐官网宁可主打钢琴名家系列(Star Pianists),却没有更积极地宣传杜达美? 同样是美国名门的芝加哥交响,原本首席指挥是82岁的慕提(Riccardo Muti)和即将接任的28岁麦凯莱(Klaus Mkel),在首页并列,这个操作似乎也可以看到不同乐团,对待网路宣传是否足够重视的「态度」。如果请来新任首席指挥是为了票房,那么到底要不要重点宣传? 在美国传统顶尖乐团,其实还有两位原本在商业录音发行被串流逐渐取代之前,就已经力捧出道的明星指挥波士顿交响的尼尔森斯(Andris Nelsons)以及费城管弦乐团的聂泽-瑟金(Yannick Nzet-Sguin),这两位在国际知名度也非同小可,尼尔森斯兼任德国莱比锡布商大厦首席指挥,
-
特别企画 Feature 英美
透过「新世代」开拓未来 为市场绞尽脑汁
疫情过后,一个优秀乐团的未来发展应如何定位? 从20世纪初期美国喊出「五大(Big Five)」的说法,这些乐团透过「声誉」网罗更多优秀人才,并且透过商业录音发行的全球行销,建立国际声望。但在进入21世纪以后,五大的说法不仅早就过时,甚至有更具体的数字分析。2021年一篇根据所有公开的财务公告进行的调查,美国「收入前20的管弦乐团」,颠覆许多人对以往对「知名度」的认知:排名前5依序是洛杉矶爱乐、费城管弦乐团、波士顿交响、旧金山交响和纽约爱乐;「五大」另外两个乐团,芝加哥和克里夫兰依序排在第6和第7。根据这篇报告,第一名的洛杉矶爱乐可运用的预算,是第5名纽约爱乐的两倍。 美国顶尖乐团的定位,也随不同的首席指挥率领,地位有所轮替改变。当年洛杉矶爱乐始终是最愿意延揽相对年轻的首席指挥,祖宾.梅塔(Zubin Mehta)就任时未满27岁,沙隆年(Esa-Pekka Salonen)就任时34岁,如今当红的杜达美(Gustavo Dudamel)不满30岁,加上20年前迪士尼音乐厅开幕,更多元化的演出曲目,包括如今国际不断想复制的成功案例「电影音乐会」也是从洛杉矶开始,洛杉矶爱乐能成为如今北美洲商业市场影响力第一,定位和其他几大乐团不同,自然也有关系。但杜达美将于2026年离开,下一任是谁还未知,另外,任职超过20年,将乐团推升成为目前「全美第一」、「世界前十」的首席执行长查德.史密斯(Chad Smith)也将离职转战波士顿交响,查德曾历任两任首席指挥,从营运长到首席执行长,可以说洛杉矶爱乐近几年最重要的计划,都是在他手上推动,他的离职,包括「迪士尼音乐厅」的建筑设计师法兰克.盖瑞(Frank Gehry)都为此叹惜。 如果洛杉矶爱乐是北美最积极和青年指挥家合作的乐团,在英国则是一个普遍的风气,主要来自的英国国家广播电视公司BBC,长期以来的音乐会转播及透过「新世代(Next Generation)」计划,对观众的潜移默化养成的习
-
特别企画(二) Feature 英国、美国
伯恩斯坦两岸发烧 新生代指挥站稳脚步
今年适逢美国指挥家暨作曲家伯恩斯坦的百年冥诞,身为第一位美国本土出身、但能征服征服欧洲的北美指挥家,大西洋两岸的英美两国,也纷纷为伯恩斯坦端出精采乐季菜色。另一方面,伦敦交响迎回赛门.拉图自是盛事,但谁能继柯林.戴维士爵士之后成为英伦乐坛盟主?而美国乐团中几位新生代指挥也已站稳定位,未来能否突破外在环境困局,值得观察。
-
特别企画 Feature 英国、美国
政经局势诡谲节目保守 老指挥家坐镇安定票房
虽然不少英美乐团有逢五甚至遇百的重要节庆,但在乐季节目上却少见著墨,经济局势未明、预算难估,想必也是重要原因。这个时候,老牌有口碑的老指挥家就是乐团票房的定心丸,而经典曲目或先前热门剧码的演出,就是安全的保障。
-
特别企画(二) Feature 英美
试让古典飞上「云端」 曲目回归亲民
从英美乐团公布的新乐季内容,可以看出各大乐团在追逐新科技上不遗余力,除了用自己的网站销售自己的录音,还要让音乐会更有「看头」!在美国,可看到除了年轻世代指挥愈趋成熟外,成军一百廿五年的芝加哥交响乐团在慕提大师手下,口碑傲视群雄;而在曲目上则采保守路线,亲民的贝多芬一再现身。英国的乐团则是以为莎翁庆祝四百年生辰为主题,在没有太多人事变动下,在积极中求稳定发展。
-
焦点专题 Focus
音乐达人押宝下定,听听他们怎么说!
应本刊之邀,九位音乐达人终于丢出心目中的人选,也告诉我们为何他们作了这样的选择。他们各有不同的思索切入点,甚至提出本次候选名单外的遗珠,也提供读者们参考,自己要如何圈出自己心目中的那一位
-
特别企画(二) Feature 英美
在艺术与票房间找平衡 绞尽脑汁吸引新乐迷
在大师凋零、科技当道的当下,为了吸引新世代听众走入音乐厅,各大乐团都必须克服「如何在艺术与票房间找到平衡」的难题。从英美乐团的新乐季规划看来,透过结合电影的「视觉系音乐会」依旧当红,不管是大师或新生代,明星牌依旧耀眼,但曲目也依旧是贝多芬、德弗札克,最令人眼睛一亮的是百年老店纽约爱乐,「年轻化」的诉求与规划,让人惊叹老招牌的回春魔力。
-
焦点专题 Focus 英美
景气不佳 乐团求「稳」难求「新」
在举世经济景气不佳的氛围中,英美乐团多采保守稳健策略,多以明星牌加持,期待有票房保证。另一方面,加入影像呈现的音乐会形式,也攻占各大音乐厅,成为演出亮点。而在人才方面,前几年崛起的新生代指挥入主大团,已经逐渐站稳脚步,成为老乐团迈入新纪元的主要力量。
-
特别企画 Feature
英美—经济危机乌云罩顶 经典菜单力求心安
金融风暴和欧债问题,对表演艺术有没有影响?英美各大乐团新乐季,可以明显看出来!搬出大家熟悉的莫札特、贝多芬、布拉姆斯、柴科夫斯基、马勒、拉赫玛尼诺夫美国再加上盖希文,英国再加上艾尔嘉,再多邀请几位明星,虽非万灵丹,但至少保心安。而有点历史的乐团则从仓库中掏宝!
-
焦点专题 Focus 英美
美国寻求突破逆境 英国仍靠俄系指挥撑场
美国的经济风暴仍未过去,也让各大乐团莫不费心突破逆境,从新乐季的企画、曲目、演出邀约的音乐家均可见端倪,也有少数玩出新意。英国各大团则仍靠俄系指挥与俄系曲目撑场面,还有永远不败的贝多芬!
-
特别企画 Feature 英国
乐团猛操拼出头 斯拉夫指挥统领英伦天下
英国媒体为管弦乐团成员抱怨「太操」,影响未来发展和音乐会演出品质。首先是英国七月到九月初的超级大拜拜「逍遥音乐节」(BBC PROMS),许多乐团刚结束乐季,马上就要开始和国外乐团「拼场」,紧接著轮到自己乐团新乐季,有的乐团甚至的直接安排国外巡回。不过,光是BBC系统就超过四个乐团,「一级战区」伦敦有大大小小超过六个乐团,竞争如此激烈,如果不在各大音乐节、国外巡回争取曝光机会,不拼怎会赢?
-
特别企画 Feature 美国
保守中寻求突破 新总监上阵万众瞩目
美国五大乐团的新乐季曲目,似乎并没有明显的随著道琼工业指数上涨,而有更大刀阔斧的改变。除了邀请知名演奏家撑场面,并没有明显的突出创意,不过扎实的曲目和演出阵容,应该是在保守中求突破的试探。最值得注意的是芝加哥交响与洛杉矶爱乐的「新人新政」。
-
特别企画 Feature 美国 U.S.A.
指挥更替大势定 贝多芬再度领风骚
美国各大龙头乐团近年吹起首席指挥和艺术总监换人风,不过到现在也差不多大势底定,接下来就看新任指挥如何带领乐团「振兴经济」!今年新乐季中,贝多芬仍是重量级曲目,九首交响曲演透透;被看好实力可挺进「美国五大」的旧金山爱乐,连续三周的「马勒音乐节」可说质美价优;而浦罗柯菲夫《第二号钢琴协奏曲》今年也突然窜红,不知道是否是因为这正是当红大陆年轻演奏家王羽佳的主打曲目。
-
特别企画 Feature 美国
拼票房也拼面子 老指挥仍领风骚
美国众家大乐团,不知是否对美国经济深具危机感,○八/○九乐季节目排出的节目趋于保守,不敢标榜新创作,多以经典曲目搭重量级演出阵容,拼票房也拼面子。两位老指挥马捷尔与杜特华,一个将去职一个接新职,同时在这个乐季引领风骚:前者即将让出纽爱大位,却排出给接棒人吉伯特下马威的节目,好显示他的凛凛威风;后者则是咸鱼翻身,接下费城管弦,重展当年丰采。
-
艺@CD
不同世代的她们 弹奏属于自己的音符
身属不同世代的三位女钢琴家:安洁拉.休威特、英格丽德.弗利特与阿格丽希,分别在影音产品领域,让我们看到她们阶段性目标的成果。
-
焦点专题 Focus 评鉴团说
他们心目中的TOP 3
票选指挥星光帮,本刊特邀张己任、欧头、王世强、李勤一、林采韵、施迪文六位长期观察古典音乐界动向、具有相当音乐专业及指挥家等身分者担任评鉴团成员,依据「台风」、「外型」、「亲和力」、「台湾熟悉度」、「乐曲诠释」、「乐团掌握」、「未来发展潜力」、「整体表现排名」共八个不同项目给分,将结果制图分析,让整体排名以最清晰的方式呈现。在得知结果前,不妨先听听评审团们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