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被认为文风保守的台南,三、四月在「华灯剧场」悄然的展开了「华灯戏剧节」,邀请台北、台南两地小剧场团体举行联展。
华灯95'戏剧节活动:
「那个剧团」演出《暗恋.桃花源》
三月四日 、五日、六日(三场)
「丝瓜棚剧团」演出《不及格的生活》
三月十二日、十三日(三场)
「魅登峰剧团」演出《盐巴与味素》
三月十九日(两场)
「密猎者剧团」演出《X──!》
三月二十五日、二十六日(三场)
「临界点剧象录」演出《莉莉玛莲》、《蝴蝶》
四月一日、二日(三场)
「华灯剧团」演出《lllio Formosa!》(美丽之岛)
四月二十三日(两场)
主办此次联展的「华灯艺术中心」在台南已有十五年历史,早在文化中心未成立、国内视听教育尙未普遍之前,它便经常举办多类艺术视听活动,并推动「艺术电影」欣赏,是早年台南喜爱艺术活动的靑年朋友必去的场所。几年来,中心负责人纪寒竹神父认为,光是坐著隔著银幕欣赏艺术节目,其感动力似嫌不足,便兴起「筹组剧团」的念头,台南的第一个剧团「华灯剧团」便在这种情况下诞生了。
九年来为台南的剧场环境开拓了不少可能性,更做了许多扎根的工作。三年前台南天主教区为鼓励「华灯」的「剧场梦」,把位在台南市中心邻市政府的「圣包你发教堂」拨给华灯使用,该座教堂目前除了给「华灯剧团」做排练外,更重要的目标就是要改制成为「小剧场」,让更多的表演艺术能在「华灯剧场」发生,丰富台南地区的表演空间。
华灯剧场去年添购了一批灯光、音响设备,堪敷小剧场演出所需,华灯多年来期待与更多表演团体交流,开拓台南观众视野的计划,终于在场地设备完成初步建构的情况下可以开始进行了。于是,华灯今年首度策划了「华灯95'戏剧节」,邀请本地及台北小剧场共六个团体参加演出,各团风格迥异,带给台南观众异样的惊喜,很多人是第一次看小剧场的演出,他们对于表演形式可以如此多样,感到十分新鲜有趣。
广邀台南及台北的剧团
「华灯95'戏剧节」台北方面邀请「丝瓜棚演剧社」、「临界点剧象录」及「密猎者剧团」;台南方面则有「那个剧团」、「魅登峰剧团」及「华灯剧团」。碍于经费,多数剧团的作品非首演之作,但透过联展,对地方戏剧发展却能产生莫大意义。
「那个剧团」成立只有三年,是一批年轻有劲的靑年所组成的团体,团长蔡樱茹已在剧场奋斗多年,早期是华灯剧团的团员,后来加入优剧场,奔波数年,再回来台南组了「那个剧团」。他们这两、三年的作品大多以「肢体呈现」为主,这次竟推出表演工作坊的代表作《暗恋.桃花源》做为剧团向前跃进的新尝试,勇气可嘉!他们这次的演出,演员多为生手,演出如此大的剧目是有点吃亏,无论肢体的成熟度、演员的发音,都値得假以时日再磨练。而导演因为经费缘故,精简所有的道具,原是无可厚非,但却也因此将演员所有动作「默剧」化,其必要性値得商榷。《暗恋.桃花源》由于故事精彩,纵然演出上有缺失,其喜剧成份令观众看得欢喜。
「丝瓜棚演剧社」是一个新诞生的团体,其团员王娟、蒋薇华及导演张皓期均是艺术学院第二、三届的学生,其对剧场工作程序的专业态度,深得主办单位华灯艺术中心的佩服。他们在戏剧节演出创团作品《不及格的生活》,是王娟、蒋薇华的即兴创作。全篇如同生活随笔,剧中「生活故事的切片」,有令人沮丧的「不及格」部分,如「逛街经验」得看店员脸色、「搭公车」的种种不悦、「友谊」的诚信度等等;当然也有生命的美好,例如「灯与家的记忆」及演员自身曾演出的独白片段等。虽然这出戏的内容略嫌单薄、松散,但演员强调「唯表演」的剧场理念,将写实主义的「自然演技法」在小剧场呈现,观众在如此近的距离,欣赏到演员如此放松、自如的肢体语汇,均感不可思议。
「魅登峰剧团」是台南文化基金会全力支持的「老人剧团」。这次戏剧节他们再度演出其创团代表作《盐巴与味素》,此剧亦可说是演员生命经验的「切片」。演出主要集中在呈现不同的夫妻关系与个人的童年回忆,虽然通篇结构仍称不上是一出戏,但这批演员站在舞台上,便自有其令人感动的生命力,尤其他们那种非专业演员的呈现方式,另有一番生动自然,总会带给人会心一笑。华灯利用「魅登峰」的演出,特别邀请了许多中年以上的朋友来看戏,他们多半是第一次看戏,面对一群年龄与他们相仿的人站在舞台上谈生活的种种,他们多能感到贴心,当然也恨不得自己的故事也能搬上舞台。
巡回演出团体的「版本问题」値得深思
「密猎者剧团」虽然成军不到一年,但其结合「剧场散兵」的工作方式,倒是能吸引不同人才创作。此次华灯戏剧节他们演出江世芳的作品《X──》,该剧同时为今年皇冠艺术节的演出作品。这出剧如诗意散文般流泻,作曲张惠妮的音乐,更将整出戏带入一种如歌的行板,娓娓道来作者的宿命观,演员的纯熟展演更为演出带来不同的精彩度。整出戏对台南观众来说,是一种艺术形式上的「惊艳」,因此讨论会显得异常的热络。原来这出戏有八名演员,但因为诸多原因,只有四名演员南下演出,所以舞台监督、导演不得不亲自下场。在此我们看到小剧场面对巡回演出的困境,当然同时也反应了南部观众所接受各团体的「巡回演出」,碍于种种因素,是否都能「有幸的」的看到「原版」的诸多问题。
「临界点剧象录」是台湾数一数二的前卫剧场,这次他们来台南首演《玛莉玛莲》及《蝴蝶》。《蝴蝶》基本上是一出舞作(导演在会后讨论中亦有表明),《玛莉玛莲》则是改编自罗兰.巴特《恋人絮语》的作品,两位女演员詹慧玲、韩家瑜爆炸式的演出方式直令观众「震撼」,导演巧妙的运用了许多音乐,呈现其惯有的「诗化风格」,泻洒剧场的红葡萄酒传来阵阵味道,有时不免有「恶心」之感,但倒也佩服导演做出此一举动,同时让「嗅觉」充溢在演出当中。
地主「华灯剧团」在戏剧节推出今年文艺季的参展作品《Illio Formosa!》(美丽之岛)。华灯剧团多年来一在寻找一种接近台湾本土群众的「剧场生命」,虽然开放性的每年给与新人发表其「实验作品」,但其本土性格却仍是外界最为知道的。《Illio Formosa!》(美丽之岛)是将台湾史事结合歌、舞、演剧呈现,剧中一段郑成功与父亲郑芝龙的对谈甚为感人,编剧许瑞芳巧妙的运用郑成功、郑芝龙与当时安平古堡荷兰守军揆一及巴达维亚的关系,写下不同的独白将郑成功到台湾一事淸楚的交代,是为全剧的重点。此剧较以文艺季户外演出(五月十四日、十五日)形式做考量,室内演出便会觉得内容「深度」略显不足,然而对于历史素材本是见人见智,华灯表示此剧的演出,观众的回应的确出现非常两极化的反应。
明年还会有「96'华灯戏剧节」
综观此次华灯首届戏剧节,可以发现演出内容十分迥异,对于观众又带来什么样的刺激?华灯回收的观众问卷显示,观众对于各个剧团的演出都十分的好奇。因每一种不同的展演形式对他们来说都是视野的开拓,其中有多人表示从来没有看过小剧场的戏,对于剧场可以兼容如此不同的样式,感到赞叹,也激起他们对剧场艺术的兴致。当然也有观众看到某类演出感到很「忿恨」,他们觉得内容的歇斯底里及「败德」令他们不悦。无论整个「华灯戏剧节」为观众个人带来什么样的经验,但对于「小剧场」展演尙在萌芽的南部却是一种开始。它让观众看到各种「创作」的可能性,丰富了南部地区观众视野,而每场演出结束的「讨论会」更提供初次接触小剧场演出的观众一个与导演、演员对谈的机会。
虽然票房没能如预期的好,华灯的确也亏损了不少钱,但是初办戏剧节购买六场「套票」的观众就有十六人,剧团中的成员都感到颇为欣慰,至少这批人就是剧场的中坚份子。比较遗憾的是,台南从事表演艺术的人不少(至少舞团林立),但会买票看戏的却不多;正如台南学音乐的人不少,但会去听音乐会的人少之又少。台北小剧场以学生居多,台南则不是,社会靑年反而占了大半,但像「魅登峰」的演出则又涵盖了不少中年人。而华灯的演出则也出现不少中年以上的观众,连里长、邻长也来捧场。华灯希望未来还能为台南的观众举办不同类型的戏剧活动,风格不限标榜「实验剧」的团体。华灯说,在台南能看的戏已经不多,实在没有必要「自限」。
虽然华灯兴致勃勃的表示明年还会继续办「戏剧节」,而听说目前他们已著手在进行年底的「音乐节」。也许,你会问,华灯的经费从哪来?华灯不讳言,在申请经费及募款方面他们的确有待改进,而目前剧场的设备,大多还是华灯剧团团员捐出演出费所「挣」来的。华灯在纪寒竹神父的带领下,有著一批吃苦耐劳的「义工」,华灯笑称他们最大的财富在「人力」,演出当中,负责幕前、幕后大小杂物的全是一批义工。许多人还是长年在剧团活动,尙未累倒的。华灯剧团表示,他们在发展九年后,能再协助神父担负更多「推展」的工作,是他们很乐意完成的。他们期待,有一天喜爱艺术活动的台南人会说,「我住在台南很好,我可以看许多表演」,让大家对身处南部能不再是一个遗憾!
特约撰述|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