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舞台(富灿霞 提供)
日本舞 亚洲民族舞蹈系列2日本舞

从精制歌舞伎到沿街舞丰年

一探日本民族舞、民间舞蹈风情

日本舞蹈拥有强烈的民族特性。学习「日本舞踊」必须先学会穿练习衣,即日本人夏天穿的「浴衣」(Yukata),而且也需学习其日常生活礼仪。本文介绍的「棒缚」、及「风盆」便是例证。

日本舞蹈拥有强烈的民族特性。学习「日本舞踊」必须先学会穿练习衣,即日本人夏天穿的「浴衣」(Yukata),而且也需学习其日常生活礼仪。本文介绍的「棒缚」、及「风盆」便是例证。

舞与踊及日本舞踊

几年前日本的歌舞伎演员坂东玉三郞在台演出的日本舞蹈轰动一时,其极为含蓄内蕴却特殊动人的表现、华丽的衣裳、幽幻的舞台令人难以忘怀。透过坂东玉三郞的演出,日本舞蹈的特殊表现形式,想必引起习舞者的兴趣。

日本的舞蹈(注1),从字面上来说自古以来分为舞与踊。「舞」(Mai)是由日语的回转运动之发音「回る」(Mawaru)转变而来,一般主要以水平回旋的动作为多,即使有上下的运动也很少有突发性的跳跃动作,带有较强的宗教意味以及给人比较安定、典雅、庄严的感觉,以讲究含蓄内蕴的抽象化感情表现为主。「踊」(Odori)相当于中文的「蹈」字,现在与「舞」成对语,有些日本的学者认为「踊」的解释应该是和「舞」字的回旋动作相对称,是以「上下跳跃的动作为主」,但这个解释并不完全。和「舞」相比,「踊」的动作比较自由活泼具写实性,大多是生活中喜怒哀乐的感情。在日本历史上,古时期到中世时期(大约八到十七世纪)一般生活中将舞蹈称为「舞」,中世末期以后称为「踊」,也就是说能剧盛行时期日本人称舞蹈为「舞」,「歌舞伎踊」(Kabukiodori,现在的歌舞伎剧形成以前的舞蹈形态)出现以后称舞蹈为「踊」的意思。

舞与踊二字一同使用,是在近代由于西洋舞蹈传入日本,为翻译西文〝Dance〞一词在明治时期以后才出现的新名词。「舞踊」二字的连用只限于专有名词,例如日本舞踊、西洋舞踊、中国舞踊、宫廷舞踊、民族舞踊……。「日本舞踊」(Nihon Buyo)(注2)一词,如上述所说当初是因为接触到由外国传入的西洋舞踊(西洋人的舞蹈),才意识到日本本国的舞蹈为区别日本舞踊所产生的名词,而现在一般通称的日本舞踊简称「日舞」则是指比较专业化的日本民族舞,例如:歌舞伎舞踊、藤间流、花柳流、井上流等流派的日本舞踊。由此可知时下日本舞踊的意义范围与当初的时代意义有所差异。

舞与踊或舞踊的分辨虽然不是绝对的淸楚划分,不过至今仍旧无意识地被使用,也就是说日本的舞蹈名称或舞蹈,虽然不是非常明显,不过有许多仍旧沿袭传统称为XX舞、或XX踊,如仕舞、上方舞、狮子舞、盆踊、阿波踊等等。上列被使用「舞」字的例子中,「仕舞」是能剧学习的基本舞蹈;「上方舞」是指京都、大阪一带的日本舞踊,与江户地区的舞蹈样式不同,其表现多取自能剧中「舞」的宗教性,具安定、典雅、庄严的特色而被区别;换句话说上方舞比较接近「舞」的抽象性表现样式,江户地区的舞蹈比较接近「踊」的日常生活表现样式。「狮子舞」则被认为是宗教性舞蹈所以称之为「舞」。「盆踊」是各地方民间舞蹈的总称,「阿波踊」则是四国德岛县的民间舞,也是盆踊中极为有名的一种。

日本古典艺能中的舞蹈

我们知道艺术是泛指美术、建筑、音乐、舞蹈等人类精神的产物,其表现方法,主题可以是各式各样。在日文中除了艺术一语之外,还有「艺能」一称。古来「艺」是指拥有将自己内心的感情透过身体表现出来的特殊才能。经过舞蹈、乐器歌谣或戏剧等严格训练,将自己内心的感情以其特殊的才能透过身体表现出来的人叫做「艺人」,很接近中文的「演艺人员」。「艺能」则是前人留下来的艺、或是地方留传下来的身体精神产物。将艺能一语翻译成中文的「表演艺术」虽然语义上已相当接近了,但内涵上还稍微有点差距。如以上所说,日本人称古典传统的身体艺术为「古典艺能」,具体的有能、狂言、歌舞伎、文乐(傀偶剧)、传统歌谣等。

古典艺能的传承者,除了乐器歌谣的一部分艺人以外,没有不会跳舞的。古典艺能传承者都必须从学跳舞入门,例如:能剧演员是由「仕舞」开始学起;狂言也是和能剧一样从「舞」开始;歌舞伎演员更是讲究,大多数的演员都是自满六岁那一年的六月六日当天开始学习日本舞踊。不仅如此,纵观日本古典艺能中所穿挿的舞蹈有一个共通的特征,那就是古典艺能中所出现的舞蹈表现,一开始并不是为了表演舞蹈而编舞,而是因为符合剧情中角色的感情高涨到必须以舞蹈来表现心境,而且往往在戏剧结束之前的最高潮以整段舞蹈作为收场。因此可说,日本古典艺能对舞蹈的诠释是:一般人的行动并不会像舞蹈一般夸张,舞蹈是因为人的感情处于某种兴奋的状态下,或是抑制不住高涨的情感才会产生的行动。所以在日本传统的古典艺能或甚至地方的民间祭典都缺少不了舞蹈。

学习日本的舞蹈

日本的舞蹈拥有它的民族特性和基本形式,但学习日本的舞蹈却和学习其他舞蹈不太一样。通常在学习任何舞蹈,大都是从基本动作开始,而无论是学习日本舞踊或是盆踊,都是用记忆一支支舞的方式积蓄经验。除了属于日本舞踊中的「新舞踊」,古典日本舞踊或民间的盆踊都脱离不了使用三味线乐器的音乐及附带歌词的歌谣。有些人说日本的舞蹈都是帮三味线音乐及歌谣配舞,但自古以来其真正的内涵是音乐、歌谣与舞蹈同台演出;原来各自独立的「艺」同在一起演出,音乐、歌谣与舞蹈各个都是要角。

学习「日本舞踊」必须先学会穿练习衣──日本人夏天穿的「浴衣」(Yu-kata),而且通常也伴随著学习日常生活礼仪。日本舞踊像中国舞蹈一样多彩多姿,不仅仅是舞码内容变化多端,舞蹈的表现手法也都各分流派。目前日本舞踊的流派不胜枚举,少说也有一七〇多种,比较有名的有藤间流、花柳流、若柳流、西川流、坂东流、志贺山流、井上流、楳茂都流等等,其中井上流和楳茂都流是上述「上方舞」中的大流派。

「盆踊」则除了在民间祭典时期亲自到当地去学以外,各地方人士都为了普及鄕土民间舞蹈的盆踊,在当地设立民间祭典或盆踊的保存委员会,并且在大多数都市中设有保存会的分部,以宣传推广各地方的风土民情。

坂东玉三郞来台跳过的〈鹭娘〉、〈杨贵妃〉等大多是以表现女性美、女性的情感为主的舞码,欣赏过他舞蹈的人,必对其美丽的舞台印象深刻。而至于比较平民生活化、带有浓厚的幽默性风情的日本舞踊有「棒缚」(Bosibari),以及靠近日本海富山县八尾町著名的「风盆」(Kazenobon)。

歌舞伎舞踊「棒缚」

歌舞伎舞踊的分类在众多的硏究者中,有不同的分类法。「棒缚」是从同名狂言剧衍生而来,所以在众说纷云中基本上都把它分为「松羽目物」(「物」字相当于「类」的意思)。松羽目物取自能或狂言的剧目内容,改编为歌舞伎的剧目或歌舞伎舞踊的舞码,并且舞台装置也模倣能舞台的特殊背景──由桧木隔钉而成的天幕,画有老松为背景,左边挂有由专人在演员出入场时以棒子将五色的「扬幕」上下举放,右边有像茶道中进入茶房小门的「臆病口」。

「棒缚」的故事内容是:经常外出的主人雇了二个酷爱喝酒的佣人,每次出门回家总发现酒窖里的好酒被二人偷喝,非常不甘心。于是主人将二人的手绑住使他们开不了酒窖的门。没想到这二个乐观的佣人仍将酒窖的门打开,高兴地一边喝酒一边吟诗起舞,乐而忘己。就在这时主人回来,惊评地发现二人不但已经喝得有点酩酊,还公然大声的吟诗起舞。主人非常生气,在追打二人之中结束整场的故事。

故事内容和狂言一模一样,不同的是狂言是「科白剧」,以台词为中心的戏剧,以故事及模倣动作为主,舞蹈占的比例较少。而被舞蹈化了的歌舞伎舞踊的棒缚,除了狂言的台词外,又加了许多三味线音乐以及歌谣,在舞蹈动作上也加了武术中的棒术动作以强调其趣味性。舞台服装以接近狂言的舞台服装为主。

民间舞蹈「风盆」

八尾町是位于富山县中央靠近南方山地的村落。古来以产蚕丝、丝线,日本传统「和纸」为中心。八尾町的民间盆踊「风盆」的流传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日本古来相传一年之中的第二百一十天为农家的厄日,以西历来算这第二百一十天正好是九月一日,也就是稻作在正要收成的季节里,很容易受到台风等大自然的灾害,使得一年的辛劳都白费。为祈祷每年稻作的丰收,选定这个传说中的厄日祭祀大自然,取名为「风盆」(注3)。

风盆是在每年的九月一、二、三日由全村落大大小小的村民,连续三天昼夜不停地在街头载歌载舞,主要以晚间的街头歌舞为重头戏,或在大广场上围成圆圈而舞,或是顺著街一路舞下去。风盆是由「男踊り」(男子舞)、「四季踊り」(四季舞)及「丰年踊り」(丰年舞)三种舞蹈构成。像上述所说一般在街头歌舞的是比较简单的丰年舞,新编比较复杂的男子舞和四季舞则大多是用以表演观赏。许多地方盆踊的旋律都是热闹活泼的民谣音乐加上热血沸腾的动作,大部分是轻松活跃的舞蹈为多。

风盆与其他盆踊最大的不同是其民谣乐器中使用中国乐器南胡的演奏,整个旋律显得幽怨雅致,所以其舞蹈也就跟著民谣的旋律一样缓慢优雅,如此的音乐再加上夜晚星空下的街头舞蹈真是令人心旷神怡。风盆的服装基本上和其他地方盆踊的服装一样穿「浴衣」,脚穿日本式白色袜子「足袋」和「草履」,头上载手编的草帽。由于在舞蹈时,头上载著草帽而且是覆面而载,只有在某些舞蹈的瞬间才会让别人看到舞者的脸。

五花八门的日本舞蹈中,「棒缚」及盆踊「风盆」仅是其中的一二种而已。日本传统和服的样式不可否认的给身体很多束缚,但实际上日本舞蹈的动作比想像中的还大,反而因为和服的限制而在舞台上的表现需要更夸张。

注解:

注1:为防止语言上的混淆不淸,在本文中「日本的舞蹈」、「日本舞蹈」是泛指日本所有的舞蹈,包括日本舞踊和盆踊等。

注2:「日本舞踊」是指日本民族舞,翻译成中文,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日本舞。

注3:整个民间祭典称为「风盆」。在风盆这个祭典中主要以八尾町民谣「越中おわら节」(Etchuowarabusi)为中心,配以南胡、三味线等乐器而舞,所以一般当地人或比较淸楚的人称八尾町的舞蹈为「越中おわら」较少称为风盆。称它为风盆并无讹误,而是使读者易于了解,故本文只用风盆一词。

 

文字|富灿霞  日本国立御茶水女子大学博士班比较艺术论舞蹈学专攻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夏佑体验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