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二岁便于美国印地安那大学音乐系任教的盖瑞.霍夫曼被誉为是罗斯托波维奇的接班人。(牛耳艺术 提供)
焦点 焦点

大提琴的传人

盖瑞.霍夫曼(Gary Hoffman)

盖瑞.霍夫曼在十五岁时就崭露头角,在二十二岁时进入美国印地安那大学音乐系任教,成为该系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教授,他以扎实的技术,对乐曲的诠释深刻独到,加上没有一般年轻演奏家的浮夸,很快地,便成为世界各地乐团、音乐节庆争相邀请的大提琴家。

盖瑞.霍夫曼在十五岁时就崭露头角,在二十二岁时进入美国印地安那大学音乐系任教,成为该系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教授,他以扎实的技术,对乐曲的诠释深刻独到,加上没有一般年轻演奏家的浮夸,很快地,便成为世界各地乐团、音乐节庆争相邀请的大提琴家。

八十五年台北市音乐季

盖瑞.霍夫曼与谜

10月3日

台北国家音乐厅

罗斯托波维奇大赛得主

盖瑞.霍夫曼大提琴独奏会

10月5日

台北国家音乐厅

10月6日

高雄市中正文化中心至德堂

10月9日

台南市立文化中心

第一次接触到盖瑞.霍夫曼这个名字,是多年前笔者仍在欧洲求学时,在一份有关法国Prader卡萨尔斯音乐节的宣传刊物中看到的;当时对这个名字起了相当大的好奇心,因为一般出现在这种知名音乐节中的不是赫赫有名的大演奏家,就是已经教出无数大赛得主的名师,而这个陌生的名字──盖瑞.霍夫曼,究竟是何许人物?

英雄出少年

霍夫曼一九五六年出生于加拿大,年龄上算来是属于继罗斯托波维奇(Rostropovich)、史塔克(Starker)之后较年轻的一辈,霍夫曼家族中有六位偶而会以「霍夫曼室内独奏家」(Hoffman Chamber Soloi sts)之名一同演出的音乐家。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长期耳濡目染使得盖瑞.霍夫曼在十五岁时就崭露头角,在伦敦Wigmore Hall举行公开演出。这种出生于音乐世家,早早就在重要演出场所演出的经历,听来似乎与一般演奏家们无异,但当他以二十二岁之龄进入美国印地安那大学音乐系(Indiana Uni-versity School of Music)任教,成为该系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教授,也因此与最具权威的前辈大师史塔克成为同事之后,就不得不叫人刮目相看了。

然而,真正让霍夫曼在国际乐坛声名大噪的是在一九八六年,他赢得了在巴黎举行的国际罗斯托波维奇大提琴比赛之后。他以扎实的技术,对乐曲的诠释深刻独到,加上没有一般年轻演奏家的浮夸,很快地,便成为世界各地乐团、音乐节庆争相邀请的大提琴家,与他合作过的指挥家包括了李汶(James Levine)、杜特华(Charles Dutoit)、普列文(Andr Previn)及罗斯托波维奇等人,而乐团方面更包括了芝加哥交响乐团、华盛顿国家交响乐团、英国室内乐团、莫斯科室内乐团等国际知名团体。

此次来台,霍夫曼除了将与台北市立交响乐团演出艾尔加(E. Elgar)的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之外,也将与钢琴家辛幸纯合作,分别于台北、高雄、台南举行三场独奏会,演出巴赫的C大调第三号无伴奏大提琴组曲、舒伯特a小调奏鸣曲──《和声琴》,以及葛利格的a小调奏鸣曲。

深具挑战的演出曲目

其中,英国作曲家艾尔加的e小调协奏曲对于所有喜爱大提琴的人来说一定不陌生,一生充满传奇的英国女大提琴家杜普蕾(Jacqueline du Prè,1945〜1987),曾在十七岁时演出这首曲子,使得她自己连同这首协奏曲在一夜之间闻名于世,成为最为人称道、也最脍炙人口的完美组合。而这首属于艾尔加晚期作品(写于一九一九年)的协奏曲,也成为大提琴的经典之作。另外,为管弦乐团而写的变奏曲《谜》则是艾尔加极受欢迎,也经常被演出的作品。还有一首艾尔加早期(一八八八年),在他娶学生爱丽斯为妻之前所写下的一首小品《爱之礼赞》Salut d' amour,这首曲子经常出现于安可曲或婚礼中,许多人可能经常听到它,却不知道它正是出于艾尔加之手。

至于舒伯特的a小调奏鸣曲《和声琴》,它之所以有一个副标题「和声琴」,是因为本来这首曲子并非为大提琴而作,而是写给一个当时刚发明的古怪乐器〝Arpeggione〞(和声琴),这个乐器有六条弦,虽然是拿弓拉奏,却又有几分像吉他。但这个乐器显然并不受欢迎,所以很快地就又消失了,只留下舒伯特这首奏鸣曲,成为唯一一首为这个乐器所写的曲子,后来这首曲子就大多由大提琴来演奏了。不过由于大提琴与和声琴音高上的差异,使得演奏起来难度也变得高了些,再加上舒伯特的曲子往往看似简单,但在音乐的处理上拿揑的要恰到好处,否则太过自由容易显得流气,太过严谨又会失去那种维也纳特有的魅力与风味,所以相当能考验一个大提琴家的实力。

而谈到巴赫的无伴奏组曲,它几乎已是现在大提琴演奏会中出现机率最高的曲目了。但是大家或许不知道,这些组曲(写于一七一七至一七二三年间)其实曾被冷落、遗忘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一直到本世纪初,也就是几乎二百年后,才经由卡萨尔斯(Pablo Casals)偶然间的发现,进而硏究、演出,才让世人重新认识并肯定这些作品的价値。近年来,许多大提琴家更相继推出整套六首的组曲,在连续二场的音乐会中,一气呵成地拉完,令观众听得直呼过瘾。

此次霍夫曼独奏会中所将演奏的最后一首曲子是挪威作曲家葛利格的a小调奏鸣曲,即使大家对它并不熟悉,但是只要知道《皮尔金组曲》,或者写给弦乐团的Aus Holberg's Zeic就不难推想,这将也是一首易入耳,可以靠著椅背,轻松欣赏的作品。

精于古典、勇于创新

虽然这次霍夫曼来台演出的曲目大多是浪漫时期的作品,但其实他擅长的曲目相当宽广,而且对各个时期曲风的表现与诠释都很具说服力,也特别受到各地乐评的肯定。而风格的掌握正是当今年轻一辈演奏在慑人的技巧、夸张的音乐表现中,所最欠缺也最易为人诟病的地方。

以海顿的大提琴协奏曲来说,原本是古典初期的作品,但其中一些较困难或较快的段落,却往往被扭曲成炫耀技巧,制造效果,「丑化了」的展技场,完全失去了该有的优雅与美感。曾有人说过「最好的技巧,其实是完全地融入了音乐之中,所以丝毫不引人注意的」,霍夫曼似乎就已达到了这个境界,乐评说他的海顿协奏曲「……在困难的段落也是那么地从容自在,毫不费力,自始至终有著优美、动人的线条与淸晰的对比……」。而在一场整晚贝多芬的音乐会之后,乐评更是说他「……展现了无限的活力与情绪上的张力,但从不因此牺牲品味,破坏音色的完美……,给予这些曲子最适切的演出……。证明了他是这些奏鸣曲最重要的演奏家……。」

除了从巴赫到古典、浪漫乐派的音乐之外,霍夫曼也致力于当代音乐,如波兰作曲家卢托斯拉夫斯基(Lutoslaws-ky, 1913-)的大提琴协奏曲之演出。这首让人耳目一新的协奏曲以一连串相隔「一秒钟(!)」的「d」这个音展开。而这一串重复的音,不断地又再出现在乐曲中,根据作曲家的说法,它们代表了一种「完全的抽象与空无的状态,」所以必须「以一种完全没有表情(inexpres-sive)的方式来表现。」 而霍夫曼的演出,被乐评家认为是「……有著丰富的内涵,……对乐句的处理都是那样的缜密,而使得每个小节都意义深重……。」

从古典到现代,从独奏到室内乐,霍夫曼除了以演奏家的身分活跃于国际乐坛之外,更竞相被邀请到欧美各地举行讲习会,将他的才华与经验传授给更多更年轻的大提琴家。当他在美国的Aspen、Marlboro、Ravinia,法国的Casals Festival、Evian/Ros-tropovich Festival,义大利的Salvatore Accarde's Settimane Musical……等地方留下足迹的同时,也担负起了承先启后的责任,成为当前几位前辈大师傅尼叶(Founier)、托特里耶(Tortelier)、那瓦拉(Navavra)相继去世,而罗斯托波维奇、史塔克也渐渐减少演出之际,重要的接班人。

 

文字|刘姝嫥  大提琴家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尽在你手广告图片